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差异.方法:将66例住院患者按脑CT检查结果分为两组:A组33例,为对照组,年龄51岁~69岁;B组33例,为高龄老年组,年龄70岁~86岁,对比两组在血脂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龄老年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及TG/HDL-C比值均降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组患者中,血脂各项指标均减低,以TG和TG/HDL-C比值的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9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显示TC,TG,HDL,LP(a),ApoA,ApoB各项在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BV,PV,PAgt分别与TC,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变化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环节,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点 ,现将我院自 1993年以来经CT证实的 84例腔隙性脑梗死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68例 ,女性 16例 ,年龄 52岁~80岁 ,平均年龄 63.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 72例 ,糖尿病史 8例 ,其中 18例有脑梗死史 ,TIA发作史 2 6例。1.2 临床表现 就诊时血压增高者 76例 (BP2 4~ 2 6 12 .5~ 15.5kPa) ,正常 8例。症状与体征 :头昏 18例 ,肢体无力 76例 ,肢体麻木 32例 ,肢体震颤 6例 ,意识清晰、轻度瘫各 4 2例 ,言语不清 2 8例 ,构音障碍 8例 ,进食咳呛 16例 ,伴面瘫 4 4例 ,伴舌瘫 32例 ,肌…  相似文献   

4.
84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陈旭  鲁晓华  刘兰英  杨雅松 《西部医学》2012,24(2):319-320,32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异同性。方法将15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腔隙性脑梗死与非腔隙性脑梗死两组,应用卡方检验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①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病人与腔隙性脑梗死相比,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33)。②有心房纤颤的脑梗死病人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P=0.002)。结论为了避免分类偏倚,在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非腔隙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时,不采用TOAST分类法。  相似文献   

6.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0.5毫米~20毫米,其中以1毫米~4毫米者最为多见,病变数目呈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映迟钝等症状。该病的诊断主要靠CT检查。广泛性、多灶性的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脑力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院2001年~2006年间医院统计报表…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范围为 0 .2~ 1.5cm居于脑深部的梗死 ,Fisher认为腔隙的最大限度为 1.5~ 2 .0cm。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 ,发现它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作者收集了 5 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资料 ,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 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为 3 4~ 84岁 ,其中 5 5岁以下 9例 ,5 5~ 70岁 3 3例 ,70~ 84岁 8例。高血压病 3 3例 ,糖尿病 9例 ,高血脂 19例 ,缺血性心脏病 8例 ,心律失常 2例。1.2 临床体征 构音不良 -手笨拙综合征 13例。感觉运动性障碍 12例 ,无面瘫型单…  相似文献   

8.
杨艳丽 《黑龙江医学》2001,25(7):486-487
目的 观察、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方法 对经CT诊断的 12 4例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内囊、放射冠、侧脑室外侧 ,且纯运动或并感觉障碍的梗死面积较大 ;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 ,男性高于女性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粘度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有 :5 0岁以上年龄人群 (其中 ,男性 >女性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脂代谢异常及高血粘度。要达到预防腔隙性脑梗死 ,首先要控制上述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特点及CT、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500例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发病机制、CT和MRI的影像特点及转归的综合分析。结果:明确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为其主要危险因素,CT、MRI大大提高其检出率,MRI为其主要检查方法。结论:正确认识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腔隙性脑梗死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而脂代谢异常及血尿酸(uricacid,UA)增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响,目前报道意见并不一致,特别在高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中脂代谢异常及血尿酸增高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为了探讨高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与血脂及血尿酸的关系,本研究对≥80岁老年和〈80岁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报道36例慢性酒精中毒,CT扫描发现:30例脑萎缩(83.3%),13例脑梗塞(36.1%),说明慢性酒精中毒在脑萎缩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慢性酒精中毒者易发生缺血性脑梗塞。要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节制长期大量饮酒是极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说明了无症状性脑梗塞的病灶大小、分布、特点及CT表现。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差异蛋白,从分子水平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蛋白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取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用三氯乙酸(TCA)沉淀后,加入裂解液使蛋白质裂解,离心后取上清液上样,行双向电泳(2-DE),染色脱色后,分析所得蛋白质点。结果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2-DE图谱上均可得到近200个蛋白质点,其中6个蛋白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增加,3个蛋白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减少,11个蛋白质点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特有。结论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的2-DE图谱存在明显差别,此发现可为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脑缺血灶和脑梗死的CT及MRI相关图像的区别及关系,寻找能够有效协助诊断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资料.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初诊为脑缺血或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共显示病灶总数为131个,诊断115例脑梗死,71例有脑软化,59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共显示病灶数为305个,MRI诊断163例脑梗死,其中97例有脑软化,114例有脑缺血灶;11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对于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是CT的2.33倍,MRI检出率为93.6%,CT检出率为66.1%,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而且对颅内缺血灶有极高的诊断价值.缺血灶CT影像显示不佳,MRI可清楚显像;梗死灶CT、MRI均能成功显像,MRI能清楚显示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豫 《中外医疗》2014,(16):60-61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在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该院收治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CT检查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CT征象是早期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临床重视CT影像早期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代谢异常对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HCY及血脂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CHOL、TG以及HD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HCY、LDL水平分别为(11.38±6.46)和(3.6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4.54)和(3.08±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易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HCY及LDL升高是导致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做好相关检测,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血浆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和5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TH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血浆T3/FT3含量测定(1.18±0.41)/nmol/L/(2.90±1.12)pmol/L、(1.04±0.39)nmol/L/(2.83±1.36)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8±0.51)nmo/L,P<0.01/(6.37±1.31),P<0.001;死亡组T3/FT3水平与非死亡组T3/FT3水平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TH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监测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血浆TH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斑块性质及类型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为脑梗死防治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对55例临床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MDCT)血管成像,获取相关的数据,利用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形态改变及粥样斑块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斑块在急性脑梗死和陈旧脑梗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急性脑梗死中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稳定性斑块。结论MDCT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准确定性及分类评价,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ACI患者和 35例健康对照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ACI患者RBC -C3bRR和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RBC -ICR和LPO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红细胞LPO与RBC -C3bRR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 75 7,P <0 .0 1)而与RBC -ICR呈显著正相关 (r=0 .4 385 ,P <0 .0 1)。结论 AC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害对红细胞C3b受体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