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通过娴熟精湛的技术完成护理任务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并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了解小儿及其家属的  相似文献   

5.
6.
7.
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护理体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护理人员的语言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正确运用语言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正视疾病,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王竹 《家庭护士》2007,5(3):38-38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强调人文,重视心护理,心理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做好儿科护理工作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院儿科十分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现把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在住院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静芬 《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602-603
  相似文献   

10.
11.
12.
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言语非常敏感,护士应善于针对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类型的语言安慰病人,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加相互信任感,质疑解难。本文结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护理实践,笔者体会到护患之间的沟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变化.沟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交流,护士的语言,不仅能“治病”,也能“致病”,所以一定要重视语言在治疗护理中的作用;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也称“无声语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非语言交流与住院婴幼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重视。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却往往忽略了心理护理。笔在长期儿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对婴儿运用非语言交流可以较好地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现就与婴幼儿非语言交流形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语言护理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及类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正确运用语言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同时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正视疾病,正确认识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如何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娴熟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并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才能把儿科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首先我们要了解小儿及其家属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反应,这对患儿疾病的治愈及身心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儿童心理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绪情感表露直接、单纯,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儿童难以发挥在疾病中主观能力作用。因此,儿科患者心理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郑秀莲 《当代护士》2006,(11):54-55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因年龄、疾病、个体差异等因素,在住院期间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如苦闹不止、拒绝吃药及打针、不配合治疗等,给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也影响了疾病的康复[1]。为此,我科通过实施患儿心理护理,解决了患儿心理上各种障碍,调整了患儿的心理适应,使患儿顺利接受治疗,对患儿的身心康复起了重要作用。1住院婴儿的心理护理1.1婴儿心理特点婴儿出生后,母亲对其逐步了解,以满足婴儿的需要,而婴儿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被母亲所了解,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生后半年内住院的婴儿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婴儿和母亲正在开始建立信任感的过程被中断,同时在感知觉、动作、情绪、注意和记忆等神经心理发育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婴儿在生后下半年,能确切认识自己的母亲,并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开始认生。患儿住院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出分离性焦虑,如哭叫,用眼睛寻找母亲,避开和拒绝生人。住院时间长了,可表现为不活泼、抑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2]。1.2护理措施1.2.1婴儿期主要通过婴儿的感知反应了解病情及不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婴儿和母亲正在...  相似文献   

19.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从整体护理概念出发,不再是单纯的护理技术操作,而是集小儿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独子家庭的普遍,语言在儿科的心理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儿科护士的角色恰似直接护理者,患儿和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20.
田雪娥  左秀红 《护理研究》2005,19(6):1077-1077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神态、行为的表现,说服和影响患儿,使其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从而逐渐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恰当应用护理语言是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消除患儿紧张,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