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鼓气耳镜检查可判断鼓膜的活动度,鼓膜活动受限见之于浆液性中耳炎、鼓膜及中耳慢性疾患。耳镜顶端与外耳道之间务必完全密接,这样操作对幼小、爱动的儿童来说会感到不舒服。作者介绍取化验用橡胶管一段(3/8英寸),套入耳镜上段,耳镜尖端露出1/8英寸,检查时既不阻断视野,也能避免镜尖接触外耳道较敏感部分。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6岁.于1996年9月14日因幻听,将扫帚上竹签折断后塞入双耳中,当即双耳出血不止,听力减退,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发病后两天,出现右眼闭不拢,口角歪斜.五日后,双耳流脓,量多粘稠,有臭味.既往患精神分裂症十年余,否认有化脓性中耳炎史.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大量脓液,粘稠,呈黄绿色.吸净脓液后从右外耳道内取出长1cm直径为0.2cm竹签7根,左外耳道内取出相同竹签4根.左外耳道无明显破溃,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鼓室有脓液,左中耳腔粘膜完整.右侧外环道后壁皮肤破损,右侧中耳腔内取出长约0.5cm,直径0.2cm竹签3根及一端插入中耳腔内而另一端留于外耳道的竹签2根,长约0.7cm,  相似文献   

3.
镫骨切除的并发症,在耳科文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和讨论,迄未有并发浆液性中耳炎的报道。作者们在近3年来施行186次镫骨切除术中,有3例并发本病。患者术前除传音性聋外,均未有过其他耳病史;咽鼓管通畅,鼓膜及鼓室粘膜正常。术式均取外耳道后壁进路,在切除底板后以静脉瓣覆盖,用Robinson活塞修复。术后气骨导差距消失,听力明显提高。但患者分别于术后6周、2月、3月半后并发浆液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切开插入通气管后,2例治愈。1例因通气管反  相似文献   

4.
流感并发中耳炎时,鼓膜有水泡,特别是血性水泡,且常并发感音性耳聋。有人虽然推测其病因可能为病毒所致,但未获证实。作者对此种患者血清中的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进行了研究,报告2例如下:2例患者均女性。例1,22岁,为双耳患病,例2,15岁,为右耳患病。耳病发生前均有流感或感冒症状。主要症状为耳剧痛、溢液、听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耳道胆脂瘤(EACC)侵蚀乳突并不常见,典型的EACC表现为慢性钝性耳痛及耳溢臭脓,未侵蚀内耳者则无眩晕耳鸣及平衡失调。该作者报告了3例EACC侵蚀乳突的病例。例1:43岁女性,检查见胆脂瘤侵蚀左外耳道后壁进入乳突。听力检查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CT证实耳道后壁与乳突腔瘘。例2:70岁女性,检查见左外耳道内有穿过后壁进入乳突形成瘘管的角蛋白碎屑,鼓膜正常。CT证实左乳突腔内有巨大胆脂瘤和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管。例3:51岁女性,检查发现右外耳道内充满胆脂瘤,耳道后壁鼓膜旁被侵蚀,有瘘口通乳突。CT证实右外耳道内异常软组织达鼓膜表…  相似文献   

6.
茎突截短术治愈他觉性耳鸣三例王世泰白春江李玉香例1女,36岁。右耳鸣三个月余,为持续性吹风样,夜间加剧,耳鸣与脉搏一致。发病前有感冒史。曾先后应用卡马西平、针刺及局部封闭疗效不明显。检查:全身未见异常,双外耳道及鼓膜正常,纯音测听双耳气、骨导曲线均在...  相似文献   

7.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传统方法多采用咽鼓管吹张、导管通气或鼓膜穿刺、鼓室T型管置管等,其疗效评价不一。为探索治疗的新方法,1996年5月~1997年8月我科应用鼻窦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26例,经6~18个月临床观察,疗效肯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26例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18~74岁。左耳55例,右耳45例,双耳26例。病史5个月~15年,以耳内阻塞、听力下降、自听增强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低调性耳鸣和耳内水泡音。检查示鼓膜混浊、外凸或内陷,锤骨短突突出,光锥变形、缩短或消失。其中65例有鼓室积液,6例鼓室…  相似文献   

8.
急性大疱性鼓膜炎是致病体引起的鼓膜急性原发性炎症。本文综述本病的历史、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认为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明确,致病体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剧痛、鼓膜、外耳道表面大疱是本病的特征;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和传导性聋;治疗可采取洁耳、全身抗菌、抗病毒、滴耳剂、镇痛等疗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1岁,系公务员。2006年12月,以双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30余年,左侧耳颞部痛1个月入住我科。耳内镜检查见:双耳鼓膜大穿孔,左侧鼓室可见脓性分泌物及少许肉芽组织,右侧鼓室可见肉芽组织,听力学检查:双耳混合性聋(图1),颈部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2.5岁.因听力下降3个多月于1993年7月10日来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同样病家族史.2岁时可喊“爸爸”、“妈妈”等词.3个多月前因感冒后患“肺炎”,在本村卫生室肌注青、链霉素5天(剂量不详)后,发现患儿对周围强声反应迟钝,且发音愈来愈不清晰.查体见双侧外耳道及鼓膜正常.声导纳检查,双耳鼓室图均为A型,峰压点左0 daPa,右5 daPa.静态声顺左  相似文献   

11.
肉芽性鼓膜炎是人们很少认识的一种鼓膜疾病,在文献中亦多不被注意,临床上常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相混淆,以致严重地影响着对其处理。本病的致病因素还不清楚,它同化脓性中耳炎无关,与胆脂瘤、鼓室硬化症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等亦无联系;它虽可累及外耳道深部皮肤,但又不是任何类型如细菌性、霉菌性、病毒性或反应性外耳道炎的一部分或为其后发病,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变态反应等亦无关。男女发病数相等;通常在健康青、中年人中发生,多为一耳发病,但双耳罹患亦非少见。本病呈慢性过程,炎症限于鼓膜鳞状上皮层,上皮为增生的肉芽组织所代替。开始呈局限性斑  相似文献   

12.
外耳道良性坏死性骨炎为原因不明的少见疾病,其特点为外耳道深处底部溃疡,其下方的骨质坏死。文中报告一例71岁男性患者,右耳溢液4个月而就诊。轻微耳痛但无眩晕或听力减退,过去无任何类型耳病史,自称常用火柴棒清洁右耳。检查见右外耳道壁轻度发红,底部一大凹陷,鼓膜正常;双耳电测听纯音听阈均在正常范围内;颞骨体层摄片示右外耳道底部形成一大充盈缺损;生化及血清学检查可排除糖尿病和梅毒。在局麻下于右外耳道底部取活检示鳞状上皮并有慢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因双耳内疼痛3d于2006年3月21日就诊。诉双耳内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以右耳为著,伴耳鸣,不伴听力下降。查体:神志清,双外耳道内有少许耵聍潴留,清除后见外耳道充血肿胀,鼓膜标志清,乳突区无压痛。纯音测听示右耳平均听阈15dBHL,左耳20dBHL;声导抗测试双鼓室曲线图呈A型;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示、波Ⅰ至波Ⅶ的潜伏期、振幅、波间期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21例4~12岁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术中所见。手术方法:10例病变局限并能配合的儿童采用门诊清除病变;11例全麻下手术。结果21例均以患耳疼痛、流脓或有血性渗液就诊。检查发现外耳道流脓或血性渗液17例;有黄白色发亮或灰白色团块状物12例;外耳道肿胀8例;有肉芽5例;CT检查21例均见外耳道软组织样影,12例外耳道内段扩大;外耳道骨质呈锯齿状破坏7例;鼓室盾板破坏4例;鼓膜內移8例;侵入上鼓室3例,乳突腔1例。术中见13例外耳道骨部皮肤不同程度缺损;10例鼓膜后上部上皮受损;2例鼓膜紧张部穿孔;3例鼓膜松弛部穿孔。21例均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常侵犯外耳道皮肤、鼓膜、骨质及中耳,甚至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多在耳痛或感染时发现,应早期发现并及时彻底清除病变,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男,54岁,于30余年前因感冒出现右耳流脓1月余,应用双氧水、滴耳液药物治疗后,流脓停止.1年后至今持续出现右耳耳鸣,持续性"嗞嗞"声,伴进行性听力下降.因自觉右耳听力很差,于2011年8月12日收入东营鸿港医院. 1.2检查询诊获知其无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痛等症状,另无耳聋家族史、药物中毒史、噪声接触史.体检示双耳耳郭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右耳鼓膜松弛部穿孔愈合,有鼓膜再生,鼓膜紧张部边缘有钙化斑,表面清洁,无脓性分泌物,左耳外耳道及鼓膜正常.闭目直立试验(+),面部表情自然,双眼眼睑闭合紧密,无口角歪斜,无鼓腮漏气.  相似文献   

16.
电视机爆炸致爆震性聋一例张文东,吴书楼,孙刚患者,男,45岁,1993年4月21日上午11时,因电视机遭雷击发生爆炸,患者立刻感到双耳阻塞,耳鸣,头胀,听不到任何声音并伴头昏。急诊入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差,双例外耳道通畅,无分泌物,鼓膜完整,微充血...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患者,女,30岁。因右耳听力下降4年多,流脓4个月,口角歪斜伴头痛、眩晕2个月,于2002年6月27日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节无肿大,心、肺、腹部无异常,血常规、心电图无异常。专科检查:双耳廓正常,右外耳道顶后壁塌陷,外耳道狭窄,有脓性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无法窥视鼓膜;左外耳道及鼓膜正常。  相似文献   

18.
外耳边前壁缺损罕见,而失去骨完整的额下颌关节可能导致关节囊脱人外耳道。原因有关节炎症、外伤或手术后等。报道1例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右耳乳穷根治术后、流脓停止,而听力差,要求改善听力。检查右耳道闭锁,皮肤清洁、干燥而光滑,听力检查左耳明显感育性聋,骨导掩蔽后平均听力30dB,有耳平均听阈35dB,气骨导差30dB,右耳颧骨CT,有一软组织于鼓膜外侧阻塞在外耳道,做外耳道狭窄切除术。术后3个月气骨导差消失。二月后因感冒右耳流浓,且因外耳道前壁被腐蚀,发生下颌关节炎,致疼痛、张口困难等,伴下须关节评入外耳道,…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2岁。5天前围观村民用土制猎枪杀狗,枪响后,突觉右耳烧灼疼痛,听力下降,有鲜血流出。经当地医院压迫外耳道血止,但听力一直无改善,于1990年12月25日到我院就诊。检查:右耳廓完整,右外耳道前壁中段血痂附着,皮下淤血。鼓膜表面干、湿性血块密布,标志不清。仔细清理外耳道中、内段及鼓膜表面的凝血块后,发现右外耳道中段前  相似文献   

20.
一例4岁女患儿因左颌下区复发性脓肿就诊,曾4次切开引流。检查:颌下腺前方皮肤有多个疤痕及凹陷小瘘口,左鼓膜表面自脐部向外耳道底有皱褶状上皮蹼,腮腺们诊无异常,CT和MRI示左腿腺深叶包块。诊断:第一鳃裂窦。全麻下手术发现瘘道与面神经深面的囊肿相连,并向上与外环道软骨部连接,全部切除后顺利愈合。病理报告为由鳞状上皮覆盖的窦道及囊肿。第一鳃裂囊肿及窦道罕见,鼓膜蹼可见于50%这类患者中(Poncet,1967),其基底达外耳道瘘口处,内邻鼓膜紧张部,上达鼓膜脐,呈三角形膜性皱褶。在英文文献中该文乃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