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腹股沟疝手术及胆囊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高风险因素进行目标性监测,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评价其对降低这两类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统计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腹股沟疝手术及胆囊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列出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督查表,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督促手术相关人员落实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鼓励病人参与感染预防和控制,对监测目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腹股沟疝手术共279例,胆囊手术共306例,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4%和1.0%。结论通过对腹股沟疝手术及胆囊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相关人员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执行的依从性,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手术相关操作,手术患者能较好地参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管理,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用超声引导完成较困难的官腔手术,并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景手术成功率98.58%,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完成官腔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畸形子宫的官腔手术,充分体现了超声引导下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手术分级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中国病案》2011,12(6):23-25
按照《天津市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分析手术编码与手术分级的差异,以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字典库为依据,由13个手术科室对3000余条手术名称,按照手术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进行甲、乙、丙、丁四级分级,融入ICD-9-CM-3数据库,促进医院手术的开展,提升了医疗水平,规范了医师对病案中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的规范书写,实现了手术分级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4.
张佳璐  赵惠敏  邹莹 《吉林医学》2007,28(4):560-560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眼科手术已经进入显微手术时代.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不但使医生能够看清手术部位的精细结构,还可以进行凭肉眼无法完成的各种显微手术,大大拓展了手术治疗范围,提高了手术精密度和病人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桂文  陈青红  刘静 《吉林医学》2012,33(8):1674-167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应对措施使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范化执行,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方法: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一位手术患者都按照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且确保了手术顺利进行。结论:通过实施核查流程,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制订手术准入标准实行手术分级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外科手术是高风险、高技术、由群体实施的治疗项目。手术准入内容包括了手术人员组成,手术环境要求,手术室设施配置,手术责任分配,手术项目的确立等。本文归集了上述要素并提出了手术准入的标准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阚成国 《黑龙江医学》2004,28(6):452-452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普查报告,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约占5 9 1 % ,其中绝大多数需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中所采用的手术器械均简单,操作单一,如手术拉勾就是其中之一。肛肠手术拉勾是肛门直肠手术常用的手术器械,为助手双手操作,牵拉肛管直肠,在手术中即影响术者视野,同时也失去助手在术中的协同作用,影响了手术质量,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创伤。我科于2 0 0 1~2 0 0 3年间应用多功能肛肠检测治疗仪于肛肠科手术中,避免了上述缺点,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人员。该治疗仪为自动牵拉肛门直肠,固定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与手术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后让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手术以及对手术病人身体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调查478例住院手术病人,根据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沟通交流。结果478例手术病人均坦然面对事实,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对疾病的预后充满信心,促进了术后早日康复,得到了患者的好评,也提高了护理整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有脊柱、关节、肝胆、神经、胃肠等19个手术科室,年手术量达到15000台,而手术室有护士40名,手术间17个,其中洁净手术间4个,普通手术间13个。由于我院加强了对手术室质量管理,给手术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减少了手术费用,确保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韩玉丽 《甘肃医药》2012,(9):712-713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效果。对1500例手术患者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相关内容,由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进行一一核查。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诸多错误的出现,防止了手术差错的发生,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流动医院的白内障复明手术给无数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白内障手术医师。在实施复明手术的过程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探索了2种新的白内障手术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手术培训效果。通过2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受训眼科医师的白内障手术独立完成率,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廖敏学  彭勇 《西部医学》2018,30(7):1073-1078
机器人手术系统因其精准、微创的特点而广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手术机器人的历史, 较全面介绍了手术机器人系统2015年以来在肝胆胰外科方面的应用, 对机器人手术与传统及腹腔镜手术进行了比较, 客观评价了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及不足, 并对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郝德芬 《中外医疗》2014,(11):144+146-144,146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收集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共387例,在手术前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皮肤胃肠道准备护理和手术前器械准备,手术中进行麻醉护理,密切配合手术护理,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患者系统的护理,不仅有效缩短了手术的时间,且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状况,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意外状况,全部顺利的度过了手术期,手术以后的伤口共11例,感染率是2.8%,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充分的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准备,密切的配合手术做好护理工作,严格的使用消毒灭菌确保剖宫产手术和护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莹婷 《求医问药》2011,9(6):123+119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安全核查流程及效果。方法:通过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三方合作落实核查措施,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对患者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100%。结论:手术团队细化并合作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内容,有效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增强了手术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动态状况下在普通手术间和洁净手术间矿山急救手术空气菌落及洁净手术间择期手术空气菌落的变化,以观察矿山急救手术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分别对普通手术间、洁净手术间病人入室前、术中60min手术间空气进行采样.结果 矿山急救手术在普通手术间做预处理再进入净化间手术与净化间择期手术术中60min菌落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矿山急救手术前预处理再进入洁净手术间手术,可有效减少空气菌落含量,保证了手术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卫生学标准,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开胸手术并发症高,本文对老年人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随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联合多学科治疗方法及胸部外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年龄不应为手术禁忌症,手术仍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模式使符合手术要求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24小时之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方法根据我科室收治疾病情况主要选择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开展日间手术治疗模式。随机选择3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患者采用日间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非日间手术治疗。结果日间手术的开展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并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选择日间手术治疗模式优于非日间手术治疗模式,日间手术的开展加快了患者入出院的周转,缓解了病房床位紧张情况,降低了病房平均住院日同时得到患者认可并优化了诊疗模式。因此,日间手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但与此同时也对医疗及护理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患者安全核查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术核查执行中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和手术器械等信息进行核查。比较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前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核查患者的执行率。结果: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后手术核查执行率为100%,应用前为44%~100%,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手术患者核查表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核查执行率与准确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帮助其解决手术遇到的各种疑虑,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让患者以一颗健康的心迎接手术,并提高了其手术的依从性,我院手术室从2005年1月起开展了“人性化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此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患者的好评,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1手术前一天访视1.1心理护理:手术前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有资料表明患者对手术后恢复的情况、手术的过程及时间、切口疼痛、手术不成功须再次手术、手术并发症等对手术相关内容的了解需求十分迫切[1]。为此术前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手术安全检测的应用是为了加强手术过程的质量管理,消除隐患,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安全监测表进行检测手术安全.结果:加强了手术团队精神,降低了手术意外风险.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手术安全监测,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