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无偿献血呼唤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推进,昆山市的采血模式已经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单位集中采集发展到街头流动采血车的公民自愿献血,提前实现100%自愿无偿献血目标。血站属于特殊性医疗行业,如何保证本地区临床医疗急救用血。留住既往的献血者并发展潜在的献血者,除了应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血站自身的服务水平。多年来,本站在如何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人性化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是我院的服务宗旨,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式下,它是立院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关心、理解、照顾病人是护理的核心理念与中心任务,要帮助病人达到身体、心理、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我院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注重人性化服务等措施改善了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在服务优势的构建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提升了医院形象。1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首先是转变了过去的“以医护为尊”,改为“以病人为尊”。在制定制度规范时,首先考虑是否方便病人,是否为了提高护理效果,让病人舒适… 相似文献
5.
门诊注射室开展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转变护理观念、改善就医环境、规范护士行为、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人性化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吉幸双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6):1494-1495
护理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并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借助各种资源向护理需求者提供各种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护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员的康复和医院的声誉。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贡献,就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换药室护士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满意度也得到不断提升。现将实践中的具体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推出“完善人性化服务,提升护理质量”的活动,以规范护理服务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距,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推出“完善人性化服务,提升护理质量”的活动,以规范护理服务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护患关系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距,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的目标,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献血护理是血站采供血工作的源头,也是血站的重点工作之一。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唯一合法血液来源。201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年版)》[1],将于2012年6月1日施行,并取代原有的《中国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在全院开展伏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实施排班方式改进、强化落实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同时开展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病人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护理表格和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 人性化服务的提出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则集中体现在护士对患者的价值 ,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患者的权利和需求 ,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这主要通过护理的内外和软硬环境所需要的人性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德来体现 ,这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 ,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 ,人道主义护理服务的行为规范。这与我们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讲 :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 ,是整…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服务行为是发挥护士与病人沟通关系上的最高层次,增进亲人意识,尽管护士与病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如果护士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在进行操作时就会想是为亲人做治疗,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程度,护理时对自己技能要求会更高,把换位思考应用到护患交流中,以心换心,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更容易化解护患间的隔阂与矛盾,消除了护理交流中的障碍,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护患氛围。 相似文献
15.
单淑贤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0):1365-136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为门诊患者在其来医院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提供到位的人性化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医院人性化服务就是为患者提供一切合理所需的服务,目的是为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了新型医患关系的基本特征,也契合了人文精神的宗旨,符合创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需求。现将我们在实施门诊人性化护理服务中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展整体护理查房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方法在全院10个病区中开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查房。结果整体护理查房提高了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持续提高,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护理安全,使在职培训更具实效性。结论开展整体护理查房能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我院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方法通过对就医环境和程序、护理治疗、生活护理人性化服务的实施,采用护理质量考评问卷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我院2007年、2008年出院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94.30%上升为97.10%,对健康教育、排忧解难、生活照顾、护患关系的满意度由93.80%上升为98.00%。护理质量考评问卷综合评价优质由92.00%上升为96.00%。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和医院的声誉,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实施人性化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颖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9):817-818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行为;在用人上要重其长,使之各尽其用,人人参与管理,激励主人翁意识。结果护士工作热情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包括护士素质培训、优化人力资源、改进分工方式、夯实基础护理、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支持系统、注重细节服务等.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至96%,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6%上升至91%,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由90%上升至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李小英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52-53
护理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并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借助各种资源向护理需求者提供各种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护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员的康复和医院的声誉。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贡献,就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