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2岁。主诉上腹部包块一月余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史。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可触及包块,右锁骨中线下13cm,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肝区叩痛阳性,脾未触及。B超示肝前叶及右后叶有3枚占位,最大为5×9cm,最小为2.2×3cm,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呈蜂窝状;肝内数个液性暗区,最大为3.2×3cm,最小为0.5×0.6cm。提示:肝血管瘤,肝囊肿。CT见肝右前叶为12.6×13.0cm巨大肿块,边界清,其内密度不均,增强后无强化,肝前叶及右后叶可见3枚低密度影,最大为5×9cm,最小为2.2×3cm,边界清,增强后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扫…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0岁,藏族,农民,因右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并疼痛一月余,于1995年11月30日入院。查体:患者呈慢性病容,生命体征正常。肝上界第六肋间、腹部初诊较硬,右上胶压痛,左上腹深压痛,右中上腹可触及8×5cm横形包块,表面光滑,触痛明显。临床诊断;右上腹包块待查。实验室检查:蛋白白球比例倒置。血尿常规、血白分、生化、AKP、AFP均正常。EKG正常。第一次B超检查:肝脏明显肿大,右叶见一巨大低回声实质包块,直径约14.ocm,包膜回声较细且不甚完整,周围可见受压的正常肝组织。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B超诊断:肝右叶实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6岁。以右下腹痛10天为主诉入院。9天前出现右下腹痛,呈阵发性胀痛,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及腹泻。体检:T36.8℃,P72次/分。BP20/14.5kPa。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右下腹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反跳痛(+),触及一包块约4×5cm,固定、有压痛、质实,肝脾未及。肠鸣音5次/分,音调不亢。WBC10.8×10~9/L,中性0.77,淋巴0.22,嗜酸0.01。B超检查右下腹探及一不均匀回声团块,5.1×4.6cm大小,卵巢及附件因膀胱无尿无法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阑尾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以肝癌收入院.患者右上腹不适4个月,近1个月加重,体重减轻明显,查体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较硬且不活动.实验室检查:AFP>400ng,余指标正常.使用美国 Apogee CX200型多功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B 超发现:肝右叶内径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可见约9.1cm×10.6cm×10.8cm 肿物,其内光点分布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无回声间隔呈网状,无回声区的后方无增强效应,加大增益可见细光点回声,肿物后方略衰减,周边见低回声暗带.CDFI_2肿物内部呈星点状血流,旁见血管伸入肿物内,内径0.4cm,呈动脉频谱,最大血流速度0.63m/s.肝门结构不清,肝动脉内0.4cm,  相似文献   

5.
阿苯达唑致脱发、血液系统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男,17岁,藏族。主因消瘦1个半月,黄染18d,于2002年3月21日住院。患者1993年曾行肝包囊虫摘除术。入院诊断:①双肺Ⅱ型结核;②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③药物性肝炎;④肝包囊虫钙化。入院时血常规:WBC 10.2×10~9·L~(-1),N 0.89,Hb145g·L~(-1),RBC 4.05×10~(12)·L~(-1),PLT 185×10~9·L~(-1)。B超:肝回声增粗、增强,血管走向不清,肝右叶下段可见8×7.7cm强回声团块,边缘清。提示:①肝硬化;②肝右叶包囊虫钙化。患者入院后行抗痨、保肝、退黄、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4月10日复查B超提示:肝右叶下段可见8.1×7.4cm钙化灶回声,其间可见6.1×4.0cm液性回声,考虑肝包囊虫病复发。4月12日行抗包虫治疗,予以阿苯达唑(肠虫清),按20mg·kg~(-1)·d~(-1),总剂量为20mg×45kg=900mg,分2次口服。4月26日复查B超提示:肝右叶下段无回声区扩大,为6.8×4.6cm。于4月27日开始加大肠虫清剂量,40mg·kg~(-1)·d~(-1),总计量为1800mg,分2次口服。加量后1周,患者逐渐出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6岁。以腹部渐进性肿胀、膨隆2~3年,加剧一年伴气促为主诉求诊。体检:面色萎黄、神倦、消瘦。BP16.5/10kPa。巩膜无黄染,颈部及锁骨上下窝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膨隆。腹璧静脉轻度曲张,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右上腹触及约13×17cm、左上腹触及约8×12cm、右下腹触及13×13cm的大肿块,质硬、表面尚光滑、境界清楚、移动性差、独叩痛不明显。拟诊腹部转移性肿瘤。B超检查所见:肝脏上界在右V肋间,于右肋下可探及13×18cm,肝包膜欠清晰,肝内回声分布极不均匀,管道走向紊乱,内见回声分布不均,形态不规则的斑点、片状、圆形或椭圆形强光团,后伴有声影,大者5.5×5.4cm,于右肝肿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几年收治3例巨大肝血管瘤,报告2例如下。例1,女性,47岁。以右上腹肿物并逐渐增大、胀痛、消瘦、食欲减退入院。体检:T37℃,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偏外扪及16×14cm肿物,表面光滑,质软轻压痛。B超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AFP<25mg/ml。肝功能正常。术中见位于肝右前后叶下段14×14×12cm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性,18岁,因右侧腹部包块3月余,近来自觉似有“增大”而就诊。体检:右上腹可触及5×5cm大小的包块质韧,无压疼,不活动。尿常规(-)。B超检查:探及右肾上极有5×5.8cm低回声团块,提示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X线检查:低张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未显影,左肾轮廓显示不清。右肾显影良好,右肾轮廓轻度增大,肾盂旋转不良,肾盂在前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6岁。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4天加重1天伴低热入院。既往有右上腹包块3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饱满,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不肿大,肝区叩痛,莫菲氏征(+)。血检 Hb9.5g/dl,WBC16000/mm~3,N79%,L21%。尿检未见异常。肝功:II4u,TTT4.6u,TFT(+),GPT372u。血浆总蛋白7.8g/dl,A/G 为4.6/3.2。上消化道造影:胃窦区被一肿物向左上方推移,粘膜、蠕动正常;食管、胃底体、十二指肠未见异常。B 超:右上腹探及9.7×8.2×8.4cm 肿物回声,壁较厚,内呈无声暗区,并可见条状光带突向内部,胆总管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3岁,0.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并牵涉到右肩,伴恶心食欲下降,但消瘦不明显。该患呈慢性病容,触诊肝右助下约5.0cm,边缘锐,表面光滑,压痛(+),曾在外院疑诊为“肝包虫”。1987—02—23门诊以“肝脓肿”收入院。门诊B超所见:肝切面内径增大,肝右叶形态明显失常。肝被膜光整,肝内光点弥漫性增多,分布不均匀,肝右叶内可见一个约12×11.6cm的混合回声区,其内高低回声不均匀似蜂窝状,周边呈带状回声增强,此区管道走行不清。B超诊断,肝内实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8岁.无痛性血尿4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浅表淋巴结不大;X线无特殊;B超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28×10 6/L.膀胱镜下取活检:诊断嗜酸性膀胱炎.手术见膀胱右侧壁肌层有一4cm×4cm大小硬性包块,切除包块送病检.  相似文献   

12.
我院收治1例带蒂肝细胞癌,现介绍如下。患者男,47岁。因右上腹部肿块半个月,伴腹部闷痛、腹胀入院。体检:右上腹局限性膨隆,可触及一10×10cm肿物,质中、边钝,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性差,与肝脏似无关,表面未闻及血管杂音。粪隐血(-)。B超:肝脏大小和形态正常,无明显占位性病变;右上腹探及-13.2×12.3cm的回声不均肿块,境界清晰,肿块上界靠近肝下缘,交界处有少量气体间隔。B超意见:右上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胰头部巨大血管瘤?。胃肠钡餐示。胃向前上移位,胃窦部、大弯侧弧形压迫  相似文献   

13.
典型肝脓肿在 CT平扫示低密度占位 ,其中心区域 CT值略高于水而低于正常肝组织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病灶边缘多不清楚。增强扫描 :肝脓肿周围往往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但脓肿早期或蜂窝组炎阶段 ,脓肿未液化或小部分液化 ,其密度近似组织而高于水 ,很容易和种瘤占位混淆。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  例 1,女性 ,4 3岁 ,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右上腹经常隐痛 ,无肝炎病史。近 3天发热、右上腹疼痛就诊。 B超检查 :肝右叶见 3× 3cm大小低密度区 ,未见明显边界。临床检查 :肝区扣击痛 ,皮肤、巩膜无黄染 ,体温 38.5℃…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0岁,寒战、持续高热10余天,伴右上腹胀疼纳差,曾在外院反复就诊,应用抗生素,症状无改善,经门诊以胆系感染收治入院。急性痛苦病容,右下胸部肋间饱满轻度肿、压痛(+),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腹部稍膨隆,右上腹饱满、深压痛,肝区叩痛(++),肝上界锁中线4肋间,胸透:右胸腔少量积液,右膈肌升高,活动受限。B 超:肝右叶顶部约9.4×10cm 大小低回声实质光团。临床诊断:细菌性肝右叶脓肿。于入院第二天急诊手术,经腹部外引流,显露并剪除十二肋,沿腹部外向膈顶分离,  相似文献   

15.
患者李××,男 36岁,汉族,干部。 患者以上腹部不适隐痛三月余入院,自诉三月前开始,右上腹部隐痛,不发烧,皮肤固膜无黄染。B超肝脏探测发现,肝右后叶可见一4.5×3.9cm的梢强网状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胆囊正常。CT检查结果为“肝右叶血管瘤”。其它系统检查均阴性。 患者于1991年5月15日上午行右肝内后方血管瘤区域无水酒精注射术,术中出血较多,术后顺利恢复。但半月后患者感右上腹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向右侧背心放射,未感恶心,无呕吐征,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急诊B超探查,发现胆囊9×  相似文献   

16.
沈绍阳 《淮海医药》1998,16(2):F003-F003
患者,男,28岁。因发现有上腹肿块伴疼痛3年,于1992年11月10日入院。该肿块于右季助部,约6cm×5cm×4cm大小,活动度不佳,压痛(+)。疼痛呈不规则钝痛,不向其它部位放射,入院后B超检查,示右季助下距腹壁23~35mm处有一32mm×58mm×79mm低回声包块,外形尚规则,边界清晰。该壁回声稍增强,与肝脏无关。提示右上腹均质性肿块(来自升结肠)。X线钡剂灌肠示:①结肠无器质性病变。②腹部包块与肠腔无关。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肿块无缩小。住院后第3周在连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上腹肿块探查术。术中在腹膜外未发现肿块,仅发现右11肋尖外翻,致腹部肌肉向外凸起。遂将右1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3岁,因左上腹疼痛4天于1989—12—06入院.查:患者重病容,左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白细胞2.87×10~9/L,分叶0.84,体温39.5℃脉搏108次/分,血压14.7/9.3kPa.B 超检查见肝脏增大,左、右叶内分别有圆形低回声暗区,边界不光滑与肝界限不清,内部回声不均,有光点及无回声液性暗区,大小分别为8.2cm×6.9cm 和7.2cm×7.0cm,后方圆声增强.B 超诊断:多发性肝脓肿.用日本 AlokassD—630型超声似,引导行肝穿刺.常规消毒局麻后将穿剌针沿穿刺点刺入皮肤,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应用扇扫探头于距穿刺刺点1.0cm 处,以无菌生理盐水做籍  相似文献   

18.
肝腺瘤,国内报道最大为3kg,我院近遇1例重达4.5kg,颇为罕见,特报导如下: 患者陈××,女,21岁,未婚;因右上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1983年9月20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上腹隐痛,逐渐隆起,可扪及一包块;伴食欲下降,消瘦,疲倦乏力,月经不规则。无发热及黄疸史;大小便正常。拟诊肝癌收住院。检查:T37.2℃P100次/,R20次,BP110/70,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明显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10cm,右肋下可触及一包块,约14×18cm,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结节,轻压痛,随呼吸上下略移动,左右无活动,肝区未闻  相似文献   

19.
杨华  李泉 《贵州医药》2003,27(8):681-681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右下腹包块 5年 ,进行性增大 ,伴腹痛腹胀 1 0天 ,来我院诊治。查体 :生命征平稳 ,贫血貌 ,全身皮肤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 (- )。全腹稍隆起 ,无压痛肌卫 ,无胃肠蠕动波 ,肝、胆、脾未扪及肿大。右下腹局限隆起 ,扪及一包块约 2 0cm× 1 5cm ,表面光滑 ,质硬 ,无压痛 ,不活动。右侧阴囊内未扪及睾丸 ,左侧睾丸正常大小。B超检查 :于右下腹探及一实性椭圆形包块约 1 5 5cm× 1 0cm× 8cm ,边界较清 ,较规则 ,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 ,内部回声欠均匀 ,周边回声较低 ,内部呈不均匀的中等密集点状回声 ,其内可见强…  相似文献   

20.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4岁。 2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 ,大小约为 0 6cm× 0 6cm ,未做处理。既往有慢性乙性肝炎病史 10年 ,糖尿病病史 2年。入院前 2月反复右上腹疼痛 ,可向右背部放射 ,B超提示 :第一肝门区多发性实质性包块 ,胆囊增大 ,胆囊后壁实质性强回声光团 (多考虑息肉 ) ,以右肝占位病变收住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无黄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Murphy征 (一 ) ,肝区轻叩痛 ,移动性浊音 (一 )。入院后MRI +MRCP示 :肝右叶前下部有 8cm× 6cm× 6cm不规则形占位病变 ,与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