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用药物及可能接触眼睛的受试物均应考虑进行眼刺激试验。Draize试验一直是公认的测定急性眼刺激性的国际标准,但随着"3R"原则的实施,体外替代方法逐渐成为眼刺激性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多种体外替代方法得到了欧洲化学品局(European Chemical Agency, ECH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认可,其中有5种替代试验得到了OECD的认可,分别是牛角膜不透明度和渗透性试验,离体鸡眼试验、短时暴露试验、重组人角膜上皮模型试验试验以及荧光素渗漏试验。在使用体外替代方法时,由于单一的方法不能蕴含所有的观察终点,所以应根据每种替代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组合以覆盖整个分层测试策略。相信随着体外替代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希望在未来能够完全替代体内试验。本文就眼刺激评价的体外替代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进行眼刺激替代试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国际上对眼刺激替代试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对离体器官、鸡胚体外循环和细胞毒性及蛋白质变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应用,其目的是探讨体外替代方法与传统眼刺激试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替代试验的可行性。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香薷精油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皮肤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香薷精油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皮肤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双倍稀释法对香薷精油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对健康豚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实验。结果:香薷精油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乳酸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的抑菌效果尤为显著。25%和50%的香薷精油外用对豚鼠皮肤无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结论:香薷精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α—溴代肉桂醛的皮肤毒性和诱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真观  崔萃英 《毒理学杂志》1993,7(3):162-163,148
α-溴代肉桂醛(α-Bromocinnamaldehyde)是七十年代初开发的防霉新品。至今已有多种以它为主药复配而成的防霉防蛀剂先后上市,试图取代传统产品——萘丸。但在使用过程中,曾有皮肤损害发生。为了评价其使用安全性,我们对α-溴代肉桂醛及市售某制剂进行了皮肤毒性和诱变性测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实验动物3R原则的兴起,动物替代实验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国产化妆品的开发和国际标准接轨,中国加快了替代实验方法在化妆品安全性检验中的应用.针对化妆品对皮肤可能造成的刺激性、致敏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本文分别对化妆品皮肤毒理学检验中的替代实验方法及毒理学终点相应的整合测试评估方法(IATA)进行概...  相似文献   

7.
复方祛白喷雾剂的皮肤毒性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宗保 《中国药业》2014,(18):24-26
目的 研究复方祛白喷雾剂的皮肤毒性和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家兔急性皮肤毒性试验、豚鼠皮肤过敏试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复方祛白喷雾剂经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结果 复方祛白喷雾剂对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反应,但给药48 h后该刺激性反应消失。结论 复方祛白喷雾剂无明显急性皮肤毒性,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瑞霞  林海霞  汤纳平  马璟 《中国新药杂志》2012,(13):1494-1497,1506
超敏反应是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超敏反应(Ⅰ,Ⅳ型)临床前评价方法多为整体动物实验方法,基于动物福利和3R原则的考虑,以及体外替代方法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建立了数种药物致敏性评价的体外替代方法,包括根据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用实验室易获得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系如RBL-2H3和KU812研究药物的Ⅰ型超敏反应,另外鉴于树突状细胞在Ⅳ型超敏反应中抗原呈递作用,用THP-1细胞构建的h-CLAT试验体系和LC-SA试验体系在皮肤致敏性的评价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合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对超敏反应的体外替代方法进行了综合论述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并总结医疗器械中增塑剂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列举常用医疗器械中增塑剂的种类,简要说明塑料医用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搜集并整理已有的增塑剂毒性的研究资料,以归纳医疗器械中最常用的增塑剂对人体的潜在风险,最后对增塑剂安全性评价策略进行总结。结果塑料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加入的增塑剂,如DEHP存在潜在风险并会产生以生殖毒性和肝毒性为主的不良反应。对塑料医疗器械的风险评估主要对医疗器械中增塑剂的释放量和摄入量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论医疗增塑剂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的讨论对医用增塑剂的风险评估及今后发展新型增塑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而多数中药,即使是毒性中药,在应用于人体之前并未进行严格的生殖毒性评价。随着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全力推进,中药生殖毒性应得到充分重视。体外替代试验是生殖毒性常规评价试验的一种补充,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能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减少研发费用,缩短研发时间,并预警早期毒性。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大鼠胚胎细胞微团培养和全胚胎培养试验为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验证并推荐的方法,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模型是近年来研究并验证的替代试验。近年来,上述试验陆续有在中药生殖毒性研究中应用的报道。根据中药的特点,采用系列替代模型组合策略能更准确预测受试中药的毒性。替代试验优势明显,而中药生殖毒性的评价又需要快捷有效的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替代试验将在中药生殖毒性评价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青年肥胖者与正常人胰腺脂肪替代的CT特征 ,定性定量评价胰腺脂肪替代 (fatreplacement)的程度。方法  68例青年肥胖者和 60例体重正常者行胰腺CT扫描 ,测量胰腺头、颈、体、尾部大小 ,并从以上四个部位半定量评价其脂肪替代程度。结果 肥胖组各部位胰腺体组织显著少于正常组 (P <0 .0 0 1) ,而且四个部位胰腺脂肪替代程度比正常组明显高 (P <0 .0 0 1)。结论 青年肥胖者胰腺腺体组织显著减少 ,常见胰腺脂肪组织替代。  相似文献   

12.
吴燕  卫辰  王丽婵  晁哲  马霄 《中国药事》2023,(9):1047-1053
目的:用一种组分百日咳疫苗残留毒性的体外替代检测方法,更稳定和客观地评价疫苗成品的生产一致性。方法:验证直接定性法和间接定量法2种中华仓鼠卵巢细胞簇集试验方法,分别对6个国内外厂家的10种组分百日咳疫苗产品毒性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并使用百日咳毒素参考品将体外法与小鼠组胺致敏试验进行桥接和初步评价。结果:体外定量试验的灵敏度为0.0026±0.0003 IU·mL-1,几何变异系数为13%,体外定性试验的灵敏度为0.0067±0.0016 IU·mL-1,几何变异系数为24%,组胺致敏试验的灵敏度为3.3 IU·mL-1;所有样品的体外定性结果均为阴性,小鼠组胺致敏试验结果均合格,体外定量结果与小鼠组胺致敏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37,P<0.05)。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使用 CHO细胞簇集试验方法检测百日咳疫苗成品,并进行了初步评价。该方法灵敏度高于小鼠组胺致敏试验,可应用于百日咳疫苗毒性及毒性逆转检测。该方法需要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和数据积累,以达到完全替代动物实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药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学的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药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学的标准化问题李家泰(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100034)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评价不仅和有效性评价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在实施临床试验规范(GCP)过程中,要求执行赫尔辛基宣言,保护受试者的权益被提到了突出重要的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荧光染色技术替代中国药典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国内外相关法规的要求,以纯化水为对象,开展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等参数的验证研究,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参数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替代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定量限和范围相较于药典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替代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线性及耐用性。结论:本研究为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提供实际案例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已高度系统化和标准化,但标准毒理学模型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考虑采用其他动物模型进行安全性评价。该文从科学理论、数据需求以及临床需要方面阐述了采用疾病模型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同时从药品监管机构的认识角度探讨了使用疾病模型动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可行性、不足之处,为了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药物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降低临床应用于患者的风险(患者获益),降低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制药企业获益),研究者应该高度重视疾病模型动物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春娟  张波 《中国药房》2021,(11):1403-1408
目的:为中药桔梗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分子鉴别等方面对桔梗的真伪进行鉴别;并从化学成分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对其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桔梗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较为广泛,形成了多元化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体系.理化鉴别在桔梗的单味药及复方中的鉴...  相似文献   

17.
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方法(Ⅲ)--药物不良事件的因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断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因果关系过程就是因果评价.因果评价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仅是对患者安全用药的有力保护,而且也是对有限药物资源的维护,因果评价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全面内省法、联合评价法和贝叶斯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善加利用,有助于解决药物不良事件因果评价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毒理学替代方法及其在新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药物安全性是决定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近年随着实验动物使用的4Rs(减少、替代、优化和可靠)原则的倡导与实施,整体动物试验面临严重挑战。毒理学替代法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进行实验,其范围包括用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或计算机等方法取代整体动物实验,以低等动物取代高等级动物等。替代方法中采用离体细胞和培养的组织,完全脱离了整体稳态和内分泌调控,在投药的准确性和结果定量上均显示出其优越性。但其方法的建立和认可过程精细繁杂,近年国际上虽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真正成熟的替代方法并不多。本研究对目前毒理学替代方法进行概述,并应用毒理学替代方法对DCK系列化合物的早期毒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其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的筛选与检测。方法DCK(3′,4′-di-9-o-(-)-camphanoyl-( )-cis-khellactone,DCK)系列化合物是本所研发的一类具有三环香豆素骨架结构,起源于天然植物产物suksdorfin,能有效抑制HIV-1型病毒DNA-DNA双链的合成,且与其他药物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对耐药性病毒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次研究采用MTT法观察化合物对CHL细胞的毒性作用,并利用细胞毒性IC50值对急性毒性LD50值进行预测;上下法检测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Ames波动试验、体外微核试验及胚胎中脑和肢芽细胞微团法检测其遗传毒性和致畸性。结果DCK(554、426、2016)系列化合物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0.43、0.49和0.18mg/ml。急性毒性LD50的预测值分别为2093.6、2041.2和1316.4mg/kg。对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实测值均大于2000mg/kg。提示体外细胞毒性数据对化学物质的体内急性毒性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无论有无S9的代谢活化,3种新化学物质均未显示出遗传毒性。体外致畸性研究显示,3种化合物中,仅2016化合物能严重抑制胚胎中脑和肢芽细胞的分化,存在潜在的致畸性。对DCK系列化合物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426毒性较低且对HIV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结论毒理学替代法从不同的毒性终点对新化学实体进行比较和筛选,在药物早期毒性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毒性数据对化学物质的体内急性毒性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9.
新药研制安全性评价中毒理病理学检验存在的问题(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寅增 《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09-910
毒理病理学检验是通过研究实验动物在给予外界因素后所引起的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差异,来阐明外界因素所引起形态变化差异的剂量-效应关系.其目的是确定损伤的靶器官、靶部位,形态变化的性质、特点、程度及其变化过程和转归,分析致损机制,为毒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检验依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同时,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可使用的验证以及广泛使用的有关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就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验证的概念、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物标志物验证的要求、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已验证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验证的过程以及未来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