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他     
051672艾滋病病毒-1母婴传播及阻断措施的研究进展/马桂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7)·—627~629母婴传播是儿童和婴儿HIV-1感染的主要方式,占儿童和婴儿HIV感染者的90%以上。近年来,关于HIV-1母婴传播的方式、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近5年来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最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相似文献   

3.
张秋月  郭娜  昊昊  粟斌  张彤 《北京医学》2018,(4):349-351,354
AIDS是感染HIV而引发的疾病.HIV-1感染后导致免疫系统的严重损害,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最终导致死亡.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HIV感染者约有3 670万人(3 080万~4 290万)[1].经阴道及经直肠黏膜的性传播途径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黏膜免疫通过诱导黏膜和局部淋巴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在阻止HIV-1的感染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蒋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251-251
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10%,其中半数是由母婴垂直传播,采取有效的免疫措施就可降低HBV婴儿感染率。笔者通过6年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结论是乙肝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孕妇及婴儿进行母婴联合免疫可降低HBV婴儿感染。  相似文献   

5.
HAART阻断HI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俊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09,31(9):1254-1255
目的观察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39例HIV感染的孕妇,在孕13~38周前给予HAART,如CD4^+T淋巴细胞〈200/mm^3的孕妇在孕早期也尽早用药,孕前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孕期则继续正在使用的方案,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婴儿出生后给予联合抗病毒药物预防。婴儿出生后4—6周和4月龄分别进行HIV-1 DNA检测,12~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判断婴儿的HIV感染情况。结果随访至2009年6月,39例婴儿年满12~18月龄,HIV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其中13例婴儿12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26例婴儿18月龄检测HIV抗体结果阴性);有24例(61.54%)婴儿进行HIV-1 DNA检测,其中有22例检测结果二次阴性,有2例检测结果一次阴性一次阳性,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均阴性。现阶段HIV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HIV感染的孕妇孕期应用HAART是安全可行的。结合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可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孕产妇HAART治疗对母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春莲 《广西医学》2011,33(11):1432-1434
目的观察HIV感染孕妇分娩方式对母婴HIV传播率的影响。方法对129例HIV感染孕妇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婴儿均人工喂养,观察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术对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129例孕妇共分娩129名婴儿,满18个月后对婴儿进行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IV感染孕妇孕期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避免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人类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PCR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117份、122份、25份妊娠妇女及其新生儿或流产物的HCMV-IgM抗体、mRNA及DNA。HCMV-IgM抗体或HCMV-mRNA阳性的孕妇为HCMV活动性感染组,HCMV-DNA阳性的孕妇为HCMV非性感染组。新生儿脐血,生后1周内子尿、唾液HCMV阳性,或流产物阳性者为HCMV宫内感染。结果:活动性感染孕妇组垂直传播率为80.00%,非活动性感染孕妇组垂直传播率为17.4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性感染孕妇垂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RR=19.00。结论:HCMV活动性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密切相关,将HCMV-DNA检测与mRNA及血清IgM检测 合是对妊娠HCMV感染与垂直传播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发现HIV-1几年后,HIV-2已出现在其家族的阴影中。尽管这两种病毒最终均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并引起AIDS,但HIV-1传播迅速,导致病人很快死亡。最近的一篇报道为研制AIDS疫苗带来一线希望。研究人员认为,由HIV-2感染触发的免疫反应能抵制以后更致命的HIV-1感染。研究人员对塞内加尔达克尔的妓女进行长达9年  相似文献   

9.
对158例HBV感染孕妇及经免疫新生儿作0~6个月的血清学检测,证明HBV母婴传播以水平传播为主。显示HBeAg阳性组传播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针血清疫苗6月时的表面抗体生成率43.7%,提示疫苗的免疫源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孟萍 《肝博士》2014,(4):26-27
正世界上约1%~8%的孕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其中,3%~10%的孕妇会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新生儿。大多数孕妇感染HCV后无症状,或者伴随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厌食),感染不易被发现,只在孕检时才发现自己感染HCV。母婴传播是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除了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外,孕妇患有丙肝还会对胎儿造成其他影响。那么,孕妇感染HCV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慢性HBV携带者超过1.2亿,其中大多数为母婴传播所致。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我院于2001年1月开始对HBsAg( )孕妇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1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接种预防HBV母婴传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进而导致CD4+T细胞数目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阻断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可能是减缓AIDS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TLR)与HIV感染后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密切相关。同时,TLR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抗微生物的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调节特异性免疫。本文综述了TLR与HIV-1的关系,以给HIV-1治疗及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将产前检查有慢性HBV感染孕妇50例及所生新生儿54名(4例双胞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晚期及产后4周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并随访至出生后1年。结果:HBV感染孕妇在分娩前,治疗组HBV-DNA载量Lo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7.7±4.6∶2.7±1.2,P〈0.05)。婴儿出生后1年,治疗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及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36%,P〈0.05;4%∶20%,P〈0.05)。结论:对于HBV感染的孕妇,在孕晚期口服替比夫定能够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有效预防婴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14.
乙肝感染呈世界性分布,20亿人口曾感染。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有1亿多人呈慢性感染,且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其中与母婴传播关系很大。因此,5年来我门诊采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孕妇产后婴儿的双重免疫阻断。其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及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48例孕妇宫颈分泌物及37例CT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咽部分泌物进行CT定量检测。 结果 有CT感染的孕妇PROM率为67.6%(25/37),无CT感染的孕妇PROM为8.1%(17/211),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有CT感染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宫内CT感染者明显高于无CT感染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两者相比差异亦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孕妇PROM的发生率以及CT感染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与宫颈CT浓度有关。 结论 孕妇宫颈CT感染是发生PROM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重要原因,且PROM的发生及母婴垂直传播率的高低与孕妇宫颈CT病原体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我市一女童的血清中检测出HIV-1抗体,这是我市发现首例经母婴传播途径而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为了解其感染来源背景,我们对该女童及其父母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首先引起固有免疫系统的强烈激活,随后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病毒感染不同模型和疫苗的研究均进一步显示早期固有免疫应答的质量与随后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有紧密联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在激活免疫系统方面没有差异,现有研究已经证明,在急性HIV-1感染中固有免疫系统成分的激活先于适应性B细胞和T细胞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2~2005年共收治了5例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我们采取免疫干预,母婴阻断药物的应用及产后阻断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几率,取得了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从2002~2005年,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5例,年龄20~30岁,平均25岁。其中2例孕37 4周入院,2例孕38 2周,1例孕39 3周入院,均采用母婴阻断药物治疗,选择分娩方式和产后阻断等方法,无一例新生儿发生感染。通过筛查及早发现HIV感染孕妇,对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目前无任何产前诊断方法可预知胎儿最终是否感染HIV,但已知…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主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免疫系统,导致感染者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受损、免疫功能缺陷等神经病理性改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病毒蛋白对于病毒的病理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HIV-1的感染机制、HIV-1病毒蛋白及其对细胞膜通道的调制作用,以期为治疗AIDS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娩期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实施产前检测咨询、母婴药物阻断、分娩方式选择、产后人工喂养等阻断处理。结果:1例HIV阳性孕妇终止妊娠、5例孕妇及新生儿接受药物阻断治疗、7例采取人工喂养,剖宫产手术7例、阴道分娩4例。结论:正确规范实施HIV母婴阻断措施,可降低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