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5例行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完整切除治疗的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0.4±18.6)min;术中出血平均(50.6±19.4)mL;术后多功能监护24~72 h;术后引流量平均(90.9±32.6)mL;无术后活动性出血需2次手术者,引流管均在术后48 h内拔出;未因疼痛而用镇痛药者;伤口Ⅰ/甲级愈合;术后发生危象21例,危象发生率为4.3%(21/485),其中18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全组失访6例,其余病例随访6~82个月,无胸骨畸形愈合,完全缓解率46.8%(227/485)、部分缓解率40.9%(198/485),本组总有效率为87.6%(425/485).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后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胸骨横断第二肋间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365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胸骨横断第二肋间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方法:胸骨横断第二肋间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MG365例,总结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70. 4±18. 6)min,术中出血(60. 6±21. 4)ml,术后多功能监护 24~72h。术后引流(90. 9±32. 6)ml。48h内均拔引流管,未因疼痛而用镇痛药者。无术后活动性出血需 2次手术者。伤口Ⅰ /甲级愈合。术后发生危象 36例,其中 28例治愈, 5例自动出院, 3例死亡。随访 1~7个月,无胸骨畸形愈合。结论:上述术式疗效好,创伤小,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对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总结。方法:3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经前胸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口服皮质类固醇、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肌无力症状,处理并发症;术中彻底清扫胸腺及前纵隔脂肪;术后继续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329例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36例发生术后危象,其中治愈28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规范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保证MG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配合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8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方法和配合要点。结果186例重症肌无力均采用胸骨横断第2肋问切口切除胸腺并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配合科学的围术期管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胸骨横断第2肋间切口切除胸腺并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创伤小、切口小、美观且有利于维持术后胸廓稳定性,配合科学的围术期管理和巡回、器械护士的熟练配合,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胸腺肿瘤及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接受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经肋间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术中麻醉意外情况出现,剑突下组无中转开胸,肋间组中转开胸1例。剑突下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及胸管留置时间,与肋间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剑突下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肋间组,分别为(4.22±1.99)d和(7.44±2.12)d,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剑突下组术后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肋间组,分别为(2.52±0.85),(1.74±0.81),(1.33±0.73)分和(3.74±1.97),(2.63±1.80),(2.00±1.57)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剑突下组围术期并发症低于肋间组,分别为7.4%和18.5%,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胸腺肿瘤和MG较为完美的手术方法,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CI)异丙酚+硬膜外阻滞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靶控输注组(T组)10例MG患者T5-6硬膜外阻滞后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3μg/ml为血浆靶浓度持续异丙酚输注;对照组(C组)25例,硬膜外阻滞后咪唑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或异丙酚、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N2O和安氟醚维持全麻。于术前(t1)、插管后1 min(t2)、劈开胸骨(t3)、胸腺切除(t4)、缝皮(t5)时测定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的变化和T组术中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TOF);记录术毕清醒睁眼和拔管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两组HR、MAP、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TOF比率(T4/T1)为0.15-0.45;T、C组术毕清醒时间分别为(8.2±1.3)min和(9.6±2.1)min(P〉0.05);拔管时间T组为(36.4±5.8)min,C组为(42.7±6.2)min(P〈0.05);C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3例,死亡1例,肺不张1例,肺炎2例,气管切开3例,T组未发生上述并发症。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维持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MG手术,麻醉平稳,术后呼吸影响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肇林 《微创医学》2009,4(5):507-508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25例比较,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C组手术时间为(40.2&#177;16.6)min,对照组为(52.4&#177;18.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术中出血(50.3&#177;11.2)mL,OC组(150.3&#177;2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指标比较,MC组均显著优于OC组(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后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CTX)NN~球蛋白联合免疫治疗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危象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具有高危因素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并随机分成A(联合免疫治疗)和B(对照)两组,观察两组术后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危象发生率(6.7%)明显少于B组的危象发生率(26.7%)(P〈0.05)。发生危象的患者中A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为(6.25±6.28)d,B组平均为(24.20±26.38)d.A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3.25±2.35)d,B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9.87±6.56)d,A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者(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的联合免疫疫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危象的发生率和缩短危象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郝亚南  孔岩  刁珊珊 《浙江医学》2017,39(18):1567-1569
目的探讨胸腺瘤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腺瘤切除术的468例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胸腺瘤病理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MG和术后肌无力危象的相关性。结果468例胸腺瘤患者伴MG发生率为33.3%;胸腺瘤病理分型为A+AB、B1、B2、B3和C型分别195、86、84、88和15例。胸腺瘤病理分型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13,P<0.05),与伴发MG明显相关(P<0.01)。156例胸腺瘤伴发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25.6%,其中A+AB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型(包括B1、B2和B3型)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明显高于A+AB型。结论胸腺瘤病理分型与年龄、MG、术后肌无力危象存在相关性,在提示MG、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横断胸骨切除胸腺治疗11例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胸腺切除术传统采用纵劈胸骨切口,以便彻底清除胸腺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横断胸骨的小切口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科1998年对1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横断胸骨切口行胸腺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对象和方法对象11例患者,男性4例(36.4%),女性7例(...  相似文献   

11.
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osty,THA)临床疗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髋关节前外侧小切口THA(微创组)10例和常规后外侧THA(常规组)1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评价等。结果微创组优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常规组优2例,良3例,中3例,差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切口长度[(315.5&#177;223.1)ml、(259.5&#177;170.1)ml、(88.5&#177;13.2)ml、(9.9&#177;0.4)cm]与常规组[(520.5&#177;219.7)ml、(517.9&#177;212.7)ml、(359.1&#177;31.5)ml、(15.8&#177;2.1)cm]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MA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共83例,VATS组共42例,VAMT组共4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为78.8&#177;6.1min、术后胸腔引流量87.5&#177;26.3ml,住院时间5.4&#177;0.7天、吗啡总用量11.2&#177;2.1mg。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VAMT组手术时间为45.8&#177;5.6min、术后胸腔引流量141.8&#177;68.2ml,住院时间6.1&#177;1.2天、吗啡总用量18.1&#177;3.4mg。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吗啡总用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个月VATS组38例患者返回工作,VAMT组为25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VATS组1例复发。VAMT组2例复发,两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都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优点,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应选择全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胸腔镜入路和胸骨正中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MG),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腺瘤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2组,其中,行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22例,行胸骨正中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28例,2组患者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结果VATS组无围术期肌无力危象发生,胸骨劈开组中2例发生围术期肌无力危象,2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均较开胸组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并MG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采用“J”型胸骨上段小切口切除胸腺。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J”型胸骨上段小切口具有切口小,视野充分,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8±14.8)岁,前纵隔肿瘤直径为(2.8±1.7)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行纵行单切口(长度约4 cm),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因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而依靠呼吸机维持1周外,无其他显著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9±0.8)h;术中失血量为10~4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7.5±68.7)mL,手术当日引流量为50~650 mL,平均引流量为(237.4±176.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9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1±2.9)d。术后病理诊断为A型、B2型、B3型胸腺瘤各1例,AB型胸腺瘤5例,胸腺鳞癌1例,胸腺增生6例,胸腺囊肿16例,单纯胸腺及脂肪6例,支气管囊肿1例。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8±2.2、1.5±1.4、0.8±0.6。结论 对于早期胸腺瘤、其他良性前纵隔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能有效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6.
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力  杨双强 《重庆医学》2008,37(13):1447-1449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6月至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路径及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21例,发生率36.2%。术后死亡5例。术后随访47例,肌无力症状消失19例,缓解15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13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置胃管,术中经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组织,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合理、及时使用胆碱酶抑制剂及激素,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及治疗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术,观察开关胸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皮肤切口长度平均5.6±2.4cm。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比较开关胸时间(31±5min vs 45±8min)短(〈0.05)。没有发生与小切口相关的并发症。3例(12%)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8例(72%)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例(16%)患者症状轻度缓解。结论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微创,存留体内钢丝少,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美观,有利于维持术后胸廓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胸骨下段小切口且不横断胸骨,施行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6月施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且不横断胸骨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共9例(含1例杂交手术)。男8例,女1例;年龄48~91岁,平均(66.8±13.51)岁;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中2例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均采用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于前降支。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并发症,术后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为1个月~3年,心绞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  不横断胸骨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围术期合并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腹壁横行小切口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207例子宫肌瘤(大如12~16周,平均11&#177;2周),卵巢囊肿及其他妇科疾病,行下腹壁横行小切口切除子宫及附件或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剥除。对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207例经下腹壁横行小切口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为55&#177;30分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77;2天,术后随访2~48个月,均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此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轻,恢复快,不拆线,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MPCNL)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我院使用艾科凯能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80例300侧的临床资料。结石直径2cm-5cm。平均〈2.8&#177;O.6)cm,分析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时间、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艾科凯能L钬激光治疗300侧患肾。碎石取石时间为35--180min。平均(103&#177;10)min,1次治疗结石取净率为85%(255/300),2次治疗后结石总取净率92%(276/300)。尿液转清平均时间为(40&#177;5)h,10例输血患者,无集合系统穿孔及输尿管狭窄并发症,14例术后发生高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9/300)。3例残石接受药物或ESWL治疗,结石全部成功排出。同期治疗肾盂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艾科凯能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