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开塞露灌肠解除经导管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24 h内尿潴留,为患者排大便的同时自行排尿,及时解决和处理尿潴留的问题。方法对44例经导管肺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排尿,观察组常规诱导排尿的同时加用开塞露20 ml灌肠解除尿潴留,比较两组患者解除尿潴留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解除尿潴留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开塞露灌肠促使患者术后尿潴留在排大便的同时自行排尿,可有效解除尿潴留的护理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免除了患者需导尿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12例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的感染机会。方法:采用开塞露40ml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行塞肛挤压法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12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了开塞露保留灌肠11例均1次性排尿,另1例行2次塞肛法后收到满意效果。结论:使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开塞露灌肠法解除和促使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在排大便的同时自行排尿,及时解决和处理尿液潴留的护理问题,解除和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膀胱炎。方法:对70例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病人,经用膀胱区热敷、听流水音、按摩膀胱区及对病情许可的病人协助坐起排尿等方法处理后,仍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不包括直肠、肛管手术及瘫痪病人),采用开塞露灌肠法解除了尿潴留的问题。结果:采用开塞露灌肠法,促使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在排大便同时自行排尿,解决了尿液潴留的护理问题,减轻了术后尿潴留病人.的痛苦,预防膀胱炎的发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2月在本科分娩后并发产后尿潴留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尿潴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063,P〈0.05)。观察组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明显,能有效为尿潴留患者解除痛苦,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可以对产后4h不排尿者给预防性治疗,从而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小儿包皮环切术后所致尿潴留的效果.[方法]72例小儿全身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后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开塞露纳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方法诱导病人排尿,通过比较病人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72.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能有效诱导排尿,解除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应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将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尿潴留的处理流程:采用诱导排尿术,无效患者采用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以上措施无效患者,予重新留置尿管;观察组在运用诱导排尿术无效后,加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处理,以上措施无效患者,予重新留置尿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的例数,及拔除尿管后12 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的例数.结果 两组尿潴留患者经诱导排尿术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12 h实施各组尿潴留处理流程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柱手术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患者应用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联合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26例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观察组给予开塞露肛注诱导排尿,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塞露诱导排尿解除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疗效显著,且简单易行、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和下腹部按摩对解除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按尿潴留发生的先后顺序随机将104例肛肠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施行穴位加下腹部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诱导排尿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自行排尿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行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和下腹部按摩能有效解除肛肠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9.
井小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74-4074
目的探讨开塞露灌肠法在高频电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84例结肠息肉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6支一次性灌肠。对照组应用常规的0.9%生理盐水200 ml清洁灌肠。结果 42例患儿采用开塞露灌肠,清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清洁灌肠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开塞露灌肠法是儿童结肠息肉电切前的一种安全可靠、经济迅速,患儿及家长乐于接受的肠道清洁方法,是肠镜下高频电治疗息肉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便秘时间长短对开塞露使用方法的影响。方法:200例脑血管疾病便秘者,便秘≤3d 100例,〉3 d 60例,〉5 d 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开塞露肛塞组)和对照组(开塞露灌肠组)各50例、30例、20例。结果:便秘≤3 d,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别;便秘〉3 d,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别。便秘〉5 d,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别。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便秘时间长短选择合适的开塞露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