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姜良铎教授运用柴胡剂治疗肾系内伤基础上外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39例经姜良铎教授门诊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组,按照1∶1配比,选取在性别、年龄、肾功能方面均能与治疗组匹配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均服用姜良铎教授以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加减的中药汤剂,并适当应用抗菌素及中成药;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抗菌素及中成药,采用慢性肾脏病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外感发病72h之内至患者外感痊愈之日的中医症状积分值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患者外感病病程、用药情况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应用姜良铎教授所处中药汤剂后,大部分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外感痊愈后,治疗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段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感发病后,治疗组患者均服用姜良铎教授以柴胡剂为主方的中药汤剂,部分患者根据外感病情况适当应用抗菌素及治疗外感之中成药;对照组患者大部均应用抗菌素及治疗外感之中成药治疗,仅8例患者服用中药汤剂,6例患者因对药物副作用有顾虑而未服用任何药物.结论 姜良铎教授运用柴胡剂加减治疗肾系内伤基础上外感病,可有效改善外感对肾系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丽华 《四川中医》2008,26(6):23-24
外感兼内伤基础病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文章探讨外感兼内伤基础病的发病机理特点,区别单纯外感与兼有内伤基础病外感的不同的临床发病特点,以五脏为纲,归纳临床常见的外感兼内伤基础病的证型、症状,提出外感兼有内伤基础病的临床诊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徐心瑶  刘瑞 《光明中医》2016,(5):716-718
目的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临床中医医家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也有部分医家认为属于内伤咳嗽。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式较局限,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现结合临床验案分别从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基本证候要素及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感冒后咳嗽的基本证候要素为:外感余邪未清,肺气虚证、阴虚证。肺失肃降,肺气虚,肺阴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基本治则为肃降肺气,益气养阴。基本证型为肺气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热阻肺证。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论治疗感冒后咳嗽应以宣通肺气、补气养阴、疏散外邪为法,结合体质,重视内因,防止其进一步传变。  相似文献   

4.
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其治疗总以祛邪利肺或扶正补虚为法,然验之于临床则往往外感之咳浅而易治,内伤之咳其病较深而难取速效。笔者在临床上每遇及辨证为“阴虚痰饮”之内伤咳嗽径直投以麦门冬汤合金水六君煎化...  相似文献   

5.
<正>咳嗽系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既是肺系疾病主要症状之一,又是一个独立性的病症。本文主要讨论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证候的一类由体虚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或由于长期感冒咳嗽,迁延不愈,正气虚衰导致的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7.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者,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王辩证要点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既是肺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也可因他服的病变及肺而引起,深入分析这一症状的特点,可以作为辨别其病理性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联系有关疾病,达到辨证与群病相结合之目的。临床应当了解咳嗽的时间、性质、节律、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如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  相似文献   

8.
桂枝麻黄各半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虹 《光明中医》2008,23(1):12-13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系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原治太阳病延日数久,正气略虚,表邪势减未解,营卫不和之证,具有调和营卫,开表发汗之功。笔者认为本方能够祛风散寒,透邪达表,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畅达阳气,临床治疗产后感冒、过敏性疾病、病窦综合征等外感及内伤杂病,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发病之初,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酸、乏力、膝软等肾脏虚弱症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夹杂而至,进而产生毒、湿、瘀等病理产物等属邪实者亦有,以至于病程迁延,持续加重。有医家将肾实之证可分为以下八证:风热犯肾证、风水犯肾证、肾火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寒湿犯肾证、砂石阻肾证、瘀血阻肾证、精瘀阻肾证。笔者认为外感风热犯少阴经所致慢性肾脏病治疗上宜肾、咽同治,应用银翘散合桔梗汤组成银翘桔梗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临床证型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为中医规范化诊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4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人口学、中医症状及证候学资料,探索CKD3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CKD3期患者以肾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为基本中医证候,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肾气阴(血)虚证;辨证分型以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最多(29.8%),其次为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22.7%)、气阴(血)虚+肾络瘀痹+湿热内蕴(16.2%)和气阴(血)虚+风湿内扰+湿热内蕴(11%)。结论:肾气阴(血)虚证、肾络瘀痹证、风湿内扰证、湿热内蕴证在CKD3期患者整个病程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永丽  刘宝霞 《光明中医》2012,27(11):2293-2294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外感咳嗽多属暴病,属实,其病在肺,但若调治失宜,亦可由外感转为内伤而累及它脏.因此,失治、误治易致变证丛生.笔者针对咳嗽病因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开龙  卢健  焦扬 《中医杂志》2007,48(10):923-9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COPD中医证候调查表,对99例患者进行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病机复杂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为主,伴有血瘀、痰热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13.
1病因病机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证候。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七情内伤等,外因多为外感六淫邪气,邪实伤肾。其病位主要在于肾,又可累及肺、脾等脏腑。其病机特点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热、瘀血、浊毒为主。除此之外,曹式丽教授特别强调,肾络瘀阻为慢性肾脏病的共有病机,风邪入络为诱发或加重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曹式丽教授善从络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机为肾络瘀阻,主张"络以通为用",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持络脉的通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安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兼瘀血内阻型,血清肌酐在133~442μmol/L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肾安方汤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包醛氧化淀粉治疗,疗程均为90d。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血栓素-前列腺素系统、纤溶系统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肾安方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疗效和治疗后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血栓素-前列腺素系统、纤溶系统部分指标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肾安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琳  张志国 《河南中医》2019,39(3):340-342
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其病机关键是因虚而病,因虚致实。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而发热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所致。对于肺积病来说,既有气郁血瘀、气血亏虚、阴阳亏虚等引起的内伤发热,更多患者是内伤夹杂外感引起的发热,并且多存在阳浮阴弱的病理表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历代治疗喘证之要方。临床发现肺积的患者,因体质虚弱,易于感受外邪,多伴有营卫不和的发热及咳、痰、喘等症状。肺积发热患者辨证分型:痰热壅盛证、气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因此,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化裁治疗肺积发热,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外感热病在发生发展转化过程中,除具有一般规律外,更具有其个体化表现,内伤基础的存在常常导致外感热病的非典型性与复杂性,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与复杂的临床证候。因此,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因而在决定治法时,必须从整体入手,联系病因病机,综合施治,才能执简驭繁,获得良好疗效。笔者临证运用上述理论经治1例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健脾益肾、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脏病且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基于肾功能、尿微量蛋白、足细胞功能蛋白标志物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客观指标进行疗效评价。方法:依据美国NKF-K/DOQI工作组制定的治疗指南将符合诊断的患者进行单盲随机分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包括肾功能、尿微量蛋白、podocalyxin、PAI-1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发现应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的患者疗效更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方剂辨证治疗在保护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和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疗效确切,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保护足细胞及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咳嗽为临床常见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多由肺系本身疾病所致,也有其它脏腑病变累及于肺而致,因此引起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内伤咳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证候/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