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疑诊为菌血症的急性发热患者133例,均进行血培养、血清PCT水平检测。133例患者中,确诊为菌血症101例,局部感染32例;101例菌血症患者血培养、血清PCT及血培养+血清P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6.73%、84.16%、87.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诊断菌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6.73%、90.63%、90.00%、28.16%,血清PCT检测为84.16%、87.50%、95.51%、63.64%,血培养+血清PCT检测为87.13%、84.38%、94.62%、67.50%,可见血培养+血清PCT检测对菌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血培养联合血清PCT检测对菌血症者早期诊治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PCT和CRP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者预测患者菌血症的可行性,为辅助临床诊断菌血症提供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129例疑似为菌血症的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后进行血培养,免疫层析法检测PCT,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结果研究组患者PCT、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9例研究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31.78%;PCT 阳性83例,阳性率64.34%;CRP 阳性104例,阳性率80.62%。P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4%和67.86%,CRP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7%和56.22%。对PCT和CRP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PCT 对菌血症的诊断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6;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1。结论 PCT是早期菌血症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CRP。  相似文献   

3.
PCT对发热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标本来自2004年8月~2005年1月全院19个科室发热伴有/不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的83例病人,分为PCT阴、阳性两组各为41和42例,PCT检测,采用快速免疫金标法,试剂来自德国B.R.A.N.M.B.PCT-Q半定量检测,同时做各种疾病的相关检查,伴以细菌培养。[结果]其中以呼吸内科(RICU)和急诊内科(ICU)PCT阳性组各占50%和54.6%,儿科和外科(SICU)为100%。按此结果来判定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PCT特异性各为42.24%(临床为95.2%)和73.17%。[结论]PCT检测适于临床各科,尤对ICU的监测。对感染性疾病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45.2%(95.2%),今后应加强PCT和细菌培养的互利互补和动态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4例肺炎发热患者血标本用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测定血清PCT,同时进行血培养;对PCT阳性而血培养阴性患者的血标本进行第2次血培养.结果 PCT阳性96例,占36.4%,血培养阳性33例,占12.5%;63例结果 不一致患者标本第2次血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菌血症之间的关系,评价血清PCT在预测血培养确证的菌血症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同时进行血培养及PCT检测的1 6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血培养阳性组(129例)、血培养阴性组(1 463例)和血培养污染组(98例),比较3组之间PCT浓度的差异,并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从而进一步比较PCT浓度在阳性组内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浓度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污染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62(0.37~12.80)、0.17(0.07~0.62)和0.20(0.09~0.72)ng/mL,P0.000 1]。革兰阴性菌组、假丝酵母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4.5%、37.5%和66.7%,PCT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6.24(0.43~16.09)、0.47(0.22~3.18)和1.09(0.24~4.05)ng/mL,革兰阴性菌组PCT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P0.05)。结论除临床其他指标外,PCT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测指标,可用于排除血培养的污染和非感染性疾病情况,为菌血症提供早期的预示信息,从而改善和提高菌血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非必需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临床诊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血培养连续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菌血症(菌血症组)、32例肿瘤热(肿瘤组)和20例健康体检(健康对照组)在首诊时检测血清PCT,并对菌血症组进行血培养,每隔24 h重复检测以上两指标,比较3组的血清PCT水平,分析连续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并对菌血症组应用抗生素前后血清PC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检测PCT,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89%、15.62%、0%,菌血症组与肿瘤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菌血症组首次血培养阳性率22.36%,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血培养阳性率增加;菌血症得到控制者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PCT联合血培养连续检测不仅可提高菌血症的诊断率,还可用于菌血症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临床医生可根据发热时间的长短,选择最佳的血培养时间,以提高菌血症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在诊治急性发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急性发热患者285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常规组122例和PCT组163例.均测定血常规、C-反应蛋白,并通过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PCT组患者加测PCT.常规组按照抗生素指南进行治疗,PCT组根据PCT质量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的抗生素费用及疗程、使用率及临床有效率和病死率.PCT组按感染的判定标准分为3个亚组: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成组t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法等统计方法,比较各组炎症指标对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PCT组按照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PCT质量浓度,评价其与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常规组和PCT组抗生素的费用及使用率、疗程分别是(3586.5 ± 703.3)元、95.08%、(15.01 ±11.21)d和(1871.2 ±433.5)元、54.60%、(11.22±7.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质量浓度在细菌感染组(1.12±0.88) ng/ml均高于病毒感染组(0.21±0.11) ng/ml和非感染组(0.18±0.1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2组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均优于其他炎症指标.结论 血清PCT质量浓度对急诊医师鉴别诊断急性发热的性质、预后优于其他炎症指标,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2例临床怀疑菌血症患者采用双抗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其PCT水平,同时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根据血液细菌培养结果,按照培养时间分组,分别统计每组的平均PCT值,然后比较各组PCT值的差异性。结果血液细菌培养报阳时间能反应患者血液中的含菌量,血培养第1~2天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16.29±4.20)μg/L,第3~4天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9.44±2.70)μg/L,第5天后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1.50±0.85)μg/L,血培养阴性组PCT平均含量为(0.30±0.51)μg/L,各研究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菌血症患者中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是一致的,PCT升高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愈后有关,PCT能及时反映临床过程,PCT检测的便利、快速、动态监测要优于血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急性发热患者87例,其中细菌感染组49例,病毒感染组3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5例,通过检测三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检测使用抗生素3-5天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无统计学差异(P=0.075);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3-5天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01)。结论:降钙素原的检测对急性发热患者病因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能评估细菌感染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癌症患者发热性白细胞减少(FN)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2011年143例FN患者,采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PCT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癌症患者FN中,30例(20.9%)患有菌血症,菌血症组PCT(2.8、0.0 ng/mL,P=0.000)和CRP(15.9、5.6 mg/dL,P=0.002),明显高于无菌血症组,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95%CI,0.651~0.846),CRP则为0.655(95%CI,0.548~0.761).PCT临界值为0.5 ng/mL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0.6%和82.3%,而当CRP临界值为10 mg/dL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57.6%和67.3%.结论 在癌症患者FN中发生菌血症时,PCT是有用的指标并且其诊断效能优于CR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诊断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菌血症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年龄大于65岁疑似感染的1 688例住院患者检测PCT、CRP和WBC水平。结果 1 688例患者中菌血症患者275例。菌血症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较非菌血症患者高(P0.05)。在菌血症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1(65~74岁)和老年组2(≥75岁)两个组,血清PCT、CRP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菌血症,PCT的最适cut off值为1.30ng/mL,其特异度为77.69%,灵敏度为81.81%。CRP的cut off值为3.0mg/L时,灵敏度为97.45%。PCT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809~0.860),优于CRP(AUC=0.608,95%CI:0.571~0.644)和WBC(AUC=0.531,95%CI:0.496~0.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菌血症的老年患者,PCT较CRP、WBC有更好的诊断效能,PCT可以作为预测老年菌血症患者的快速且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SLE伴细菌感染(SLE伴细菌感染组)各30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测定细菌感染组及SLE伴细菌感染组治疗3天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及SLE伴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SLE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SLE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5、P=0.997)。细菌感染组及SLE伴感染组治疗前与治疗体温正常3天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的检测有助于发热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红斑狼疮伴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患者感染与否的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8例伴有发热的SLE住院患者以及同期门诊缓解期SLE患者20例的PCT值、C反应蛋白(CRP)值、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补体、24h尿蛋白定量、自身抗体系列、病原学检查等,比较PCT、CRP对诊断非病毒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价其在SLE患者发热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PCT值在非病毒性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结核等)组为(1.95±0.67)μ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0.30±0.11)μg/L,P<0.05〕、非感染组〔(0.13±0.03)μg/L,P<0.05〕及对照组PCT(0.12±0.04)μg/L,P<0.05〕;CRP值在非病毒感染组为(45.7±15.2)mg/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10.9±3.2)mg/L,P<0.05〕、非感染组〔(16.7±5.6)mg/L,P<0.05〕及对照组〔(2.80±0.9)mg/L,P<0.05〕;而血清PCT值在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μg/L为诊断非病毒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3.9%;以CRP≥8mg/L为诊断非病毒感染的阳性阈值,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45.5%,PCT特异性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SLE患者并发非病毒性感染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血液病发热患者病因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出现体温升高达38度的患者54例,行降钙素原及血培养检查,并在12小时内行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如咽拭子、痰、尿、便培养)。PCT测定采用夹心法全自动荧光定量测定法。综合分析患者的PCT值及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对于PCT值异常者,动态监测其变化。结果 PCT检查的灵敏度88.6%,特异度55.6%,与感染灶分泌物培养结果的总符合率为74.2%。球菌感染组,PCT平均值0.265,杆菌感染组,PCT平均值0.548。结论血液病发热的患者,血清PCT值变化与病原菌培养结果具有一致性,是预测细菌感染一个快速可靠的指标。血清PCT值越高,感染杆菌的可能性越大。动态监测PCT,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254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体温升高的原因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PCT水平的差异。结果与肿瘤热组相比,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无论是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二者混合性感染,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热组;与真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性组的PCT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肿瘤热组、真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诊断真菌感染性发热和细菌感染性发热的临界值分别为0.575、0.945n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95%CI:0.805~0.934)、0.951(95%CI:0.917~0.985)。结论初步认为PCT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一个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菌血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该院951例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的标本检测结果,分析PCT水平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同时比较PCT在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之间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效能。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5.4%和9.8%;PCT区分血培养阴性与阳性、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540ng/mL、2.065ng/mL。血培养阴性与阳性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组之间PCT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快速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同时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为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改善和提高菌血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非必需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临床诊疗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2例,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PCT及PA的测定及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 值明显升高,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PCT 在正常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PA有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有差异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PA低于正常数值,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能较好的鉴别细菌及非细菌性感染,可作为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45-146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组,A组51例细菌感染,B组29例为非细菌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PCT及CRP水平检测。结果 A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明显较B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RP检验的敏感性为73.08%,特异性为60.71%;PCT检验敏感性为78.85%,特异性为75.00%;联合检验的敏感性为98.08%,特异性为96.4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细菌感染性发热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486-488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伴发热的SLE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LE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非病毒感染组(A组)、SLE病毒感染组(B组)、SLE非感染组(C组),对比患者在PCT、CRP、SER以及WBC值之间差异,对比PCT与CPR鉴别细菌性感染的价值。结果,A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B、C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者的PCT值明显高于C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在CRP值上,对比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诊断符合率为100%,CRP诊断符合率为80.95%,P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RP诊断(χ2=6.77,P0.01);B组PCT诊断诊断符合率为83.33%,CRP诊断符合率为77.7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CT诊断对SLE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RP诊断效果,PCT诊断SLE患者的发热原因有着重要鉴别价值,不但能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对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PCT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48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40例病毒感染性发热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PCT,将检测结果分成4个水平,PCT<0.5 ng/mL,0.5 ng/mL≤PCT<2.0 ng/mL,2.0 ng/mL≤PCT<10.0 ng/mL和PCT≥10.0 ng/mL,分析PCT水平与细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PCT≥0.5 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性发热,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