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周芹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11):49-5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0例患儿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除能够引起肠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病毒血症,造成肠道外多脏器损害。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处理并发症,以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秋季和初冬季节。可在肠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的损害。病毒血症是轮状病毒多系统播散的途径。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外损害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儿科在2005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并肠外表现1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免疫反应状态和并发肠道外损伤的发生状态。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被确诊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儿童患者共70例做为实验组,并选取在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共70例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受检者均运用生化法来检测患者的肝功能与心肌酶谱;运用EL1SA方法来检测患者的粪便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指标;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来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包括IgG、IgA和IgM。结果全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出现的肠外损伤中,呼吸系统发生率最高(49.23%),其次是肝脏与心脏损伤,分别占到20%与18.46%。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心肌酶谱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患者的轮状病毒肠炎对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中的IgA、IgM和IgG的变化对比,其差异也存在这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会引发肠道外的感染,所以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谱等对于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高诊治水平,研究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的肠道外症状和损害情况.方法对100例RV肠炎患儿的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100例RV肠炎患儿中有12例(12%)肝功能异常,有28例(28%)心肌酶谱异常,36例合并鼻塞、流涕、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7例,支气管炎7例,肺炎2例.结论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引起肠道外症状和损害,对于RV肠炎患儿在诊治时应注意肠道外症状,对症治疗,同时要加强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 (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RV可在肠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肠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这提示RV可能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 ,近年来本院诊治轮状病毒肠炎 5 2例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均系秋冬季急性婴幼儿腹泻住院的病例 ,证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 5 2例 ,年龄 3个月至 2岁 ,男 2 7例、女 2 5例 ,1岁以内 37例 (占 71.2 %)。性别之间发病差异无显著性。伴发肺炎 10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 4例 ,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有改变的 6例。2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 ,10例患儿出现咳嗽伴气喘 ,肺部听诊闻及明显的哮鸣…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0例,按照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平均病程、腹泻改善时间及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9.
轮状病毒一直被认为是局限于肠道内,然而不断有轮状病毒肠炎病程中出现各种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报道.我们对2002~2003年收治的83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了分析,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与体液免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关系。方法对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大便sl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测定,按照是否合并肠道外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血清IgA、补体C,明显降低:结论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肠炎时机体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补体C3参与了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感染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与心、肝、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64例腹泻患儿行大便RV抗原检测,按照大便RV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大便RV抗原阳性组)64例及对照组(大便RV抗原阴性组)100例,对2组婴幼儿心、肝、肾主要生化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肝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肾功能生化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水程度与心肌、肝、肾损害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RV肠炎常合并心、肝功能损害,而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且发生率与失水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肠道外器官损害多随腹泻症状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Anti-IRV IgY,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8月~2006年3月经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310例分组进行观察,其中,治疗组162例口服百贝宁,对照组148例给予病毒唑、思密达、金双歧等治疗,两组中有脱水酸中毒者,均补液,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3.5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口服百贝宁作为一种被动免疫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10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Υ-谷氨酰转肽酶(Υ-G 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Υ-G T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 IL或DB 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Υ-G 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4.4%;Υ-G 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Υ-G 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 IL或DB 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全部于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采取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河北省深州市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48例被确诊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n=124)及对照组(n=124)。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发热、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与疾病复发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2、-6及-8水平,并对治疗前、后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体质量、病程及性别构成比、年龄、每天排便次数,以及治疗前血清IL-2、-6及-8水平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省深州市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5 4,P<0.05)。观察组发热、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31 2,15.626 4,13.575 5,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血清IL-6、-8水平,则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761 3,6.488 2,74.365 0,P<0.05;t=14.896 9,21.871 0,61.019 0,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清IL-8、-6水平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76 7,38.834 4,10.314 3,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2,P<0.05)。 结论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利于远期预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止泻时间和总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儿退热和止泻,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严仍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8-19
目的:观察补充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肠炎病情的影响。方法:将71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乳糖酶治疗组与对照组,乳糖酶治疗组加用乳糖酶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疗程。结果:乳糖酶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4.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糖酶治疗组在疗程上也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补充乳糖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7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 76例轮状病毒 (RV)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对 76例不同年龄组 RV肠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流涕、鼻塞、咳嗽、气促 59例 ;支气管炎 19例 ;肺炎 5例。 2出现抽搐7例。 3生化检查结果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明显增高 76例 ;肌酸激酶 (CK)增高 52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轻度增高 48例 ;乳酸脱氢酶 (L DH)增高 13例。 4X线胸片肺纹理增粗 8例 ;双肺斑片影 4例。 5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 4例 ,T波改变 1例。结论 :RV感染可造成病毒血症 ,且可呈多系统播散 ,使机体各脏器组织损伤 ,致婴幼儿发病。故要对这一弱小群体实行早期预防保健 ,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