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人群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简称血防知识)知晓情
况,掌握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随机选择6~65岁的来自湖南、湖
北、江西等传播未阻断省份的1500名调查对象作为疫区组,按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匹配原则选择1500
名非上述省份人员作为对照。对所有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初筛,阳性者再以尼龙绢袋集卵孵化
法进行粪检。应用χ
2 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数据分析,以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有效调查问卷3006份,疫区组和非疫区组各1503人,平均年龄(30.26±6.38)岁。血吸虫血清学检验
阳性率为0.63% (19/3006),疫区组阳性率(1.00%)高于非疫区组(0.27%)。对阳性者进行尼龙袋绢
集卵孵化法粪检,均为阴性。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为56.02%,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
业、在杭州居住时间对知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623、16.618、110.279、9.653,犘均<
0.05),来源地与知晓率无关(χ
2=0.005,犘>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在30岁以上(30~40岁犗犚=
1.817,40~50岁犗犚=2.142,50~岁犗犚=2.839)、文化程度越高(初中犗犚=3.455,高中犗犚=5.396,
大专及以上犗犚=12.142)、非农业工作者(犗犚=1.355)的知晓率较高。结论 外来输入性传染源和相对
低水平的血防知识掌握程度是西溪湿地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主要隐患。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潜在危险
中图分类号:R1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8 0720 0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镜湖湿地公园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完善血吸虫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在镜湖公园进行钉螺模拟生存试验,并调查辖区内引进的外来生物、家畜以及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等血吸虫尚未达到控制标准县和疫情回升县的流动人口等血吸虫病传染源等潜在危险因素.找出血吸虫病监测的重点.结果:镜湖公园适宜钉螺孳生;血吸虫病传染源主要是往返于流行区的流动人口;从血吸虫病流行区引进的外来生物、家畜是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镜湖公园已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结论:镜湖湿地公园环境非常适宜血吸虫是间宿主钉螺生长繁殖,一旦有外来生物携带钉螺,就会存在孳生的风险.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预警,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输入性血吸虫疫情是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马鞍山市长江东岸湿地公园建设对当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影响,为制定和完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对该湿地公园建设前3年(2016—2018年)、建设当年(2019年)以及建成后第1年(2020年)开展螺情、野粪、人群病情以及水体感染性等调查,综合评估此湿地公园的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调查湿地公园游园人群接触疫水情况。结果 2016—2020年长江东岸湿地公园活螺密度分别为0.25只/0.11 m2、0.30只/0.11 m2、0.22只/0.11 m2、0.42只/0.11 m2和0.65只/0.11 m2,其中2017—2020年分别发现0、1、1和3处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阳性环境;2018年和2020年分别检获兔粪1份和3份,孵化结果为阴性;2016—2020年湿地公园毗邻村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75%、0.80%、0.70%、2.36%以及0.50%;2018年和2020年哨鼠监测均未发现感染;2020年尾蚴调查未发现阳性。湿地公园游园...  相似文献   

4.
结合农业开发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研究报告湖北省潜江市血吸虫病防治所熊清先,徐少甫,熊学华潜江市市委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王文梁潜江市高场原种场卫生院罗学龙本研究现场选在四湖地区潜江首家塔保安、联丰两个村。实施四化(水利、田园、电气、初步机械化)与国...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发现钉螺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的变化情况,为监测巩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99-2008年常州市血吸虫病螺情监测资料.结果:钉螺面积仍处在徘徊状态,并有新发现的有螺环境.结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仍需加强监测,尤其是螺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5—2019年钉螺复现情况,为提高查螺敏感性和灭螺高效性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四川省2015—2019年血吸虫病监测数据及防治工作调查表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全省钉螺复现总面积为6 241.98 hm2,各年分别为44.29、4 610.18、813.92、446.09和327.50 hm2,占比分别为0.71%、73.86%、13.04%、7.15%和5.25%。其中平坝亚型地区复现面积为1 185.49 hm2(占18.99%),丘陵亚型地区为2 536.58 hm2(占40.64%),山区亚型地区为2 519.91 hm2(占40.37%)。复现面积居前5位的市(州)分别是凉山州(2016年)、雅安市(2016年)、德阳市(2016年)、眉山市(2016年)、眉山市(2017年);复现面积排名前5位的县(区)分别是仁寿县、普格县、芦山县、天全县和德昌县。结论四川省钉螺复现与钉螺滋生环境复杂和政策调整有关,因此提高查灭螺质量和效率是关键,要加强对历史有螺环境的监测管理,消除松懈思想,继续探索适合山丘型流行区的灭螺技术。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曾在本市南部的东台和大丰两地流行。历史累计有螺面积达29 250万m2,累计血吸虫病人247 900余人,属重、中度流行区。经过50余年的努力,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并于2007年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但由于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湖区及沿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形势仍很严峻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三峡库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和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可能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运用钉螺生态学的方法,观察钉螺在模拟环境中的生存繁殖状况,并提出防止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可能输入库区的对策和措施。结果 从库区流动人口来自血吸虫病疫区的175人中,查出1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均阳性者。通过2个年度的观察,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都能在模拟环境中生存、繁殖。结论 血吸虫病传染源已扩散到库区,一旦钉螺输入到库区,将会构成血吸虫病在库区流行。为及早杜绝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动态,为血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巩固方案进行监测。[结果]连续15年螺情监测,查螺面积416.5×105m2,在一个村断续7年查出残存钉螺,有螺面积1.5×105m2,查出螺点36处,解剖活钉螺6 267只,未检出血吸虫感染钉螺。病情监测,查病24 042人,粪检血清学阳性者1 052人,疫区耕牛1 292头,解剖家畜及野生动物358只,均未查到病原。[结论]本地无血吸虫病原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途径被阻断。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根除残存钉螺和加强外来传染源的监测上。  相似文献   

11.
周永建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11-1012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四安镇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掌握血吸虫病螺情、病情,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09年,每年通过春季查螺、综合查病等方法开展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来共调查条块2 861个,总面积3 575 690 m2,未发现钉螺;:共查病6 439人,其中原疫区3 903人,小学生816人,外来人口1 720人,未发现血吸虫新感染病人。结论该镇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显著,但仍应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近5年来中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及疫情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血吸虫病流行历史资料及近年流行区疫情报告资料,比较分析1998年后全国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回升特点。结果 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1998年以来钉螺面积净增加31321.5万m~2,全国7省20个纵向监测点内,30%、70%和35%监测点的人群、耕牛和钉螺的感染率分别出现上升趋势。湖区5省中有38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疫情分别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湖南省6个非疫区(株洲市3个、长沙市2个、桃源县1个)新发现钉螺,长沙市桔子洲头等I6个洲滩均有钉螺,并发生急性感染;已阻断传播地区如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也发现大面积钉螺。长江中下游沿江的大中城市相继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新发病例。结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局部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回升明显,回升原因有环境生态变化、社会经济变化及预防控制力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控制家畜传染源对垸外感染性钉螺的控制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南、湖北省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选取15个乡镇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调查家畜传染源控制前后垸外钉螺感染状况及其控制效果,应用logistic步回归法分析钉螺阳性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2009-2011年累计调查564户家畜4077头次、垸外钉螺面积10624.51hm2有螺洲滩野粪污染14处130.73hm2,结果显示,钉螺阳性率与家畜感染率(r=0.832,P〈0.01)及野粪阳性率(r=0.903,P〈0.01)有高度相关关系。采取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后,家畜、钉螺和野粪感染(阳性)率分别下降了74.90%、92.42%和84.51%。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控制垸外感染性钉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气温、雨量、土壤、植被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均影响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和传播程度[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这对全球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血吸虫病的空间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安徽省铜陵县2004年和2008年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建立GIS数据库,应用ArcGIS9.3空间分析扩展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钉螺面积、钉螺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率差值进行空间分析.结果 2004与2008年螺感染率差值图显示,铜陵县江心洲南部的老洲乡螺阳性率显著下降,而江心洲北部尤显著下降趋势,铜陵县山丘内陆地区螺感染率也无明显变化.螺面积差值图显示近年来铜陵县的有螺面积尤显著变化趋势.人群感染率差值图显示江心洲的大部分区域人群感染率下降,山丘内陆地区无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应用GIS制作的差值空间分布图能直观地揭示和分析血吸虫病的疫情变化,结果 显示全面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等传染源控制为主的措施后,钉螺阳性率和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不失为控制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输入性血吸虫病病情监测及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浙江省输入性血吸虫病情及成本效率,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按照《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监测巩固技术方案(试行)》,开展流动人口血吸虫病主动监测;按照“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专项报病制度”,开展流动人口血吸虫病被动监测。建立“输入性血吸虫病例数据库”,并进行主动和被动监测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85例,其中主动监测查病发现的患者占42.35%(36/85),被动监测医院查病发现的患者占57.65%(49/85)。被动监测成本分别低于常规主动监测和选择性主动监测的62.6倍和15.9倍,显示了较高的成本效率。结论在做好流动人口血吸虫病主动监测工作的同时,应加强被动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山区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数学流行病学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山区血吸虫病的传播因素及其控制策略.方法 基于在四川西昌20个村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基于本地传播因素的血吸虫病传播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对模型进行模拟,采用二分法用3个村的数据来效验模型,并用经效验的模型来分析在3种控制策略下本地血吸虫病传播的趋势.结果 现场调查显示以村为单位的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在3%~73%和平均克粪虫卵数(epg)在0.1至100.0之间.流行因素包括居民职业、疫水接触、微环境参数(气温、降雨),被整合入模型中.经二分法效验的模型预测显示连续化疗(50%~60%的覆盖率)在6年内能将感染强度降低30%~80%,但不能降低传播潜力;所以化疗一旦停止,传播即反弹.持续的局部的环境干预,如灭螺和虫卵控制(30%~50%覆盖率),可以将传播控制在半稳定水平;只有持续的包括化疗和环境干预在内的综合控制,在5~10年间才能将传播控制到很低的水平,甚至阻断传播.结论 利用传播模型结合现场数据能够帮助分析影响血吸虫病本地传播的因素,并帮助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血吸虫病的控制应建立在对本地因素的认识和可持续的环境干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了解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空间分布。方法:收集全国两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在Arc View3.0a软件的支持下,与建立的数据库相联,并进行空间分析。对抽样调查的人群和耕牛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结果:目前我国血吸虫病分布的高危地区主要分布于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可将全国血吸虫病病区划分为5个主要空间分布区域。发现耕牛血吸虫病的空间分布范围及粪检阳性率较人群血吸虫病的严重。两次抽样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钉螺在青浦区环境中再生的能力。方法采用环境法取全区10个镇(街道)的10块土壤作为试验组及近年来上海市有螺地区的松江、金山区2块土壤作为对照组,随机分配植入试验基地。将不同颜料标记后的雌雄钉螺各25只采用随机法放入每个试验地块中,经过1年的试验,观察是否有新螺出现,以及越冬后次年钉螺的生存状况。结果自2008年5月22日开始放养钉螺后,经过147d首次发现有新螺出现,钉螺繁殖、孵化时的月平均气温为27.1~34.3℃,至2009年5月17日,所有试验地块均有新螺出现,春季钉螺产卵、孵化时的月平均温度仅为3.2~9.8℃。试验前后土壤pH值分别为5.5±0.7和5.4±1.0,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87)。结论钉螺在青浦区可以再生,并可以越冬生存;春季钉螺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即可繁殖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