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金匮要略》"心胃同治"理论,临证时心胃同病则"心胃同治,心在前,当先治心;胃在前,当先治胃"。从心胃同源、心胃同病、心胃同治等心胃学说理论出发,调和血脉,调畅气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兼以活血化瘀、安神治疗胸痹疾病,可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的概念,提出了由“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引发的在临床与药物研发中遇到的问题,并就“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的理论基础及其现代研究进展,“心胃同治”思路与方法探讨,“心胃同治”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等原因导致很多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得脾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刘铁军教授研究发现,情志异常为脾胃病的重要诱因,而脾胃功能失调又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状态,此即为"心胃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可见,脾胃病无论是在治疗还是预防上,都与精神和情志密切相关。本文从心和胃的生理、病理、功能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心与胃在生理上互为源流,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常心胃同病,并且通过刘老临床验案的例举和总结,验证了从心胃同治论治脾胃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周晓波 《江苏中医》2000,21(8):12-13
胃与心,解剖位置上相互毗邻,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互相影响。临床上,中老年胃病患者不少兼有冠心主律失常的病症,并互为诱发或加重是的因素,可谓之胃心同病。徐景藩教授诊视胃心同病,尤其注重对舌象和脉象的观察。其分证治疗常规是;胃心气痛者,理气宽胸;胃心虚痛者,补虚宁络;胃心宁络;胃心饮痛者,不只经饮;胃心瘀痛者,行瘀通络。  相似文献   

5.
心胃相关理论溯源及其现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胃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典医籍入手,回顾了祖国医学关于心胃相关理论的有关论述,包括心胃生理上的经络相通、气血相依、五行相生,病理上的母子相传及治疗上的心胃同治;初步理清了心胃相关理论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过程。随着心胃相关理论的日臻完善,其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指导治疗心系、神志疾病及脾胃消化系统疾病中,重视心胃发病的相关性,认为情志因素是脾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阳明胃腑的寒实闭阻可导致心胸气血不畅而诱发或加重心系疾病;治疗上心胃兼顾,在脾胃疾病诊治上除了调理脾胃之外应重视养心安神,诊疗心系疾病时不忘温中而散胸痹之寒、通胃腑而畅心脉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胃与心 ,解剖位置上相互毗邻 ,生理上息息相关 ,病理上互相影响。临床上 ,中老年胃病患者不少兼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症 ,并互为诱发或加重的因素 ,可谓之胃心同病。徐景藩教授诊视胃心同病 ,尤其注重对舌象和脉象的观察。其分证治疗常规是 :胃心气痛者 ,理气宽胸 ;胃心虚痛者 ,补虚宁络 ;胃心饮痛者 ,通痞化饮 ;胃心瘀痛者 ,行瘀通络。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用于中焦虚弱、脾胃失和、寒热错杂之证,临床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姜丽红临诊中常用其治疗心悸,机制在于心胃同病,心胃同治,从胃治心,胃和心自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心胃同治胸痹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总结张仲景有关心胃同治胸痹的理法方药,从而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思路。结果:虽然胸痹病位在心,然仲景对胸痹的论治不独着眼于心之本脏,因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仲景对胸痹之病常从脾胃进行论治,心胃同治是其治疗胸痹的有效方法之一。结论:仲景心胃同治法为临床治疗胸痹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心病从脾(胃)论治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认为:“心胃同病”。从心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心脾(胃)同治的同步性与治脾愈心的实践性,重视脾胃升降治疗心病的重要性及心脾(胃)同治中标本缓急的从属性等方面探析说明心病应重视从脾(胃)论治。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系指一种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可分为上腹疼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中医的“胃痛”“胃痞”等病证相类似。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心身医学的特点,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与肝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与胃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土得木而达,木得土而荣,一脏不安,则两脏皆病。病机为木旺犯土或土虚木乘,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罗伟生教授根据肝胃的生理病理关系提出“肝胃同病,肝胃同治”的观点,并发展出了从肝胃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术思想。在治疗原则上遵叶天士“培土必先制木”之法,主张以疏肝、柔肝、清肝与补益中气、清解胃火、滋养胃阴相结合,创疏肝和胃方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1.
何璠  陆为民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3-1195
胃食管反流病病在食管,属胃所主,关乎心肝.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心与胃生理上位置毗邻、经络连属,病理上相互影响、上下传变;肝主疏泄之职,司脾升胃降,“土得木而达”,肝郁可致土壅.从心肝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是在调理脾胃功能的基础上,酌加清心、宁心、养心、疏肝、清肝及养肝之品,使心肝调和,胃降如常,诸症得缓.  相似文献   

12.
蒋洪耀 《国医论坛》2004,19(5):10-12
“心胃同治”之法源于《内经》胃与心的经络联系,其后人们多局限于单纯胃腑与心脏的关系,而使该治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笔者认为此尚包含心与大、小肠的关系,尤其是心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肺胃同治、心胃同治、心脑同治和痰瘀同治之法,无不体现脾胃在承制系统中扮演着机体自平衡的重要角色。脾胃为何处于平衡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脾胃处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二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研究发现,阴阳学说是辨证思维的基础,辨证施治契合中药四气,而五行学说下的整体观念,由此而衍生的升降施治内容恰好与中药五味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理论,心与胃位置相邻、经络相连、五行相生、功能相关,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现代研究亦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胃病之间相互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病及胃、胃病及心或心胃同病.临床治疗胸痹、心悸、慢性心衰等心脏疾病时,常兼顾调理脾胃,或者心胃同调,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失眠证治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失眠的病理机制为阴阳不交,神不入舍。发病主脏在心,然与其他脏器关系密切。临床应辨证施治,主要分四法:心病不寐,正虚邪扰,治以补虚泻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治当交通上下;五志过激,肝病及心,疏肝清心安神;心胃同病,调理中焦,畅达交通之路。并列举验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从心与脾胃部位相邻、经络相通、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制5个方面讨论心胃相关,探讨"心胃同治法"的理论依据;强调心与脾胃生理关系密切,病变易互相影响,调理脾胃对胸痹、心痛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心胃同治"法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胃与心在部位、经络、五行、气血与功能方面的相关性,以及现代医学对胃心相关理论的发展,阐述胃心同治的重要性。并结合导师陈宝贵教授的临床应用对胃心相关理论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脏腑相关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理论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胆胃同为六腑,二者关系十分密切,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互为因果.明确其生理、病理关系对于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具有重大的意义.胆胃同病,多以口苦或呕苦、咽干为主要临床表现,胆胃同治就是要利胆和胃,佐以清热消导.  相似文献   

19.
“脑心同治”理论是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则指导下,在心脑密切的生理关系及心脑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上提出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整体观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同源于动脉粥样硬化,同治于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学认为中风和胸痹大多属于气虚血瘀证,证同则治同,即异病同治,脑心同治。中医学强调整体观,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而致心肌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李七一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 ,对冠心病的中医诊治颇有特长 ,现将其从中焦 (脾胃肝胆 )入手治疗冠心病 (胸痹 )的经验 ,简介如下。1 心胃同治胃经与心经相通 ,《内经》云“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心经、心包经与胃经、脾经都分布在“鸠尾以下至脐上二寸” ,同处于胃脘区域 ,所以心胃感传相通。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常见胸闷胀痛 ,脘腹痞胀 ,纳差 ,乏力 ,餐后脘胀加重 ,时或牵及后背 ,或进食后易诱发心痛等心胃同病症状 ,此类病人平素恣食肥甘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