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肺叶T1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5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T1期且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分析不同肺叶T1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共有128例T1期肺癌患者且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N1阳性率为5.5%, N2阳性率为10.2%, N1阴性N2阳性(即跳跃性转移)7例(5.5%)。73例T1期肺上叶癌中N1阳性4例(5.6%);N2阳性7例(9.6%);7例N2阳性的T1期肺上叶癌患者中有5例淋巴结转移局限于上纵隔区,1例同时伴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例隆突下淋巴结为唯一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即T1期肺上叶癌在N1及上纵隔区淋巴结均为阴性的情况下,转移至隆突下区淋巴结的几率为1.6%(1/63)。55例T1期肺下叶癌中N1阳性3例(5.5%);N2阳性6例(10.9%);6例N2阳性的T1期肺下叶癌患者中有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限于隆突下区,1例同时伴有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在N1及隆突淋巴结阴性时未见上纵隔区淋巴结转移。结论T1期肺癌亦存在跳跃性转移,但肺上叶癌跳跃性转移至隆突下区的几率非常低,同样肺下叶癌跳跃性转移至上纵隔区的几率亦很低,因此,对于不同肺叶T1期肺癌依据术中对标志性淋巴结系统采样的结果进行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及其特点。方法对416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并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结果清除淋巴结2871组。N1淋巴结转移率为20.5%,N2淋巴结转移率15.8%。原发肺癌(T)分期T1、T2、T3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2转移在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分别为31.3%、43.8%、61.9%及83.3%。鳞癌N2转移中68.3%为1组淋巴结,腺癌N2转移3组以上者占42.0%。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42.0%。N2阳性者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18.1%,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占44.2%。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发性、跳跃.陛特点。癌体增大及外侵与淋巴结转移频度呈正相关,腺癌比鳞癌转移频度高。任何部位的肺癌均可跨区域纵隔转移。只有广泛清除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82例患者中,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者27例(9.57%).NSCLC患者癌变大小、位置、浸润深度(是否累及脏层胸膜)、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肺门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影响(P<0.05).中下叶肺癌患者的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上叶肺癌患者(15.04%vs.4.70%,P<0.05);上叶肺癌中出现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时,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63例病理学T1a期患者中,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例(1.59%),肺上叶无转移.结论 中下叶肺癌及腺癌更容易发生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对于病理学T1a期的上叶鳞癌及右上肺癌,当肺门及上纵隔淋巴结阴性时,可以不清扫隆突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对我院及郑州大学第一医院普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1 136例肺癌手术后9例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 136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9例发生率为0.79%。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6~65岁。右肺上叶切除1例左肺上叶切除2例左全肺切除2例左肺下叶切除4例。9例患者均行系统纵隔及肺门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6例,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术后病理资料。结果106例中,清扫淋巴结872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50组(17.2%)。病理学证实为单纯 N1淋巴结转移26例(24.5%);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33例(31.1%) ,其中无N1转移而发生N2转移者12例(36.4%)。 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期(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各病理类型、分期、部位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为合理施行淋巴结廓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3月施行根治性肺癌切除的194例病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的是第10组36.6%(71/194例)、第11组22.7%(44/194例)和第7组14.4%(28/194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小细胞未分化癌76.9%(10/13例),腺癌59.3%(51/86例),鳞癌42.5%(37/87例)。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0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肺上叶癌较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下叶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高于肺上叶。结论 各种肺癌根治术均应常规清除第10、11和7组淋巴结,T1期、T2期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的彻底性要高于鳞癌。肺上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注意其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肺下叶癌纵隔淋巴结清除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特点,为N2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4年行根治性肺叶(或全肺)切除及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术的2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跳跃性N2的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部位、大小的关系,并比较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的淋巴结转移范围。结果跳跃性N2的发生率腺癌高于鳞癌(P=0.044),T1、T2期高于T3期(P=0.03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P=0.030);跳跃性N2转移多局限于1个区域,与非跳跃性N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跳跃性N2多发生于周围型肺癌,T1、T2期肿瘤多见,病理类型多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单个区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于36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和广泛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手术并发症和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并未增加手术的并发症。肺癌淋巴结转移是按照肺淋巴回流方向逐级转移,有N2跳跃转移现象,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和外侵程度(T)呈正相关,周围型肺腺癌N2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央型肺癌N2总的淋巴结转移率相近。结论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标准肺癌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肺癌侵及隆突者,以往被列为手术禁忌症。从1981年3月到1983年1月,我院对5例肺癌病人施行了肺和隆突切除术;4例为右全肺切除和隆突切除,1例为右上叶切除和隆突切除重建术。本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随访中,3例已存活1~3年,2例已在术后1年内死亡(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脑转移,另1例死于术后一年,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0.
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文献 [1]报告 ,乳糜胸的发生率分别为 0 .4%~ 2 .6%和 1.8%~4.0 %。如不及时诊断处理 ,后果严重 ,甚至会危及生命。我院自 198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手术切除食管癌 2 874例 ,术后并发乳糜胸 2 3例 ,约占 0 .8%。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 ,男性 18例 ,女性 5例。年龄 3 6~ 67岁 ,平均 5 1.7岁 ,其中胸中段癌 14例 ,胸下段癌 9例 ,病变长度平均为 5 .3 cm,最长者 8.5 cm。TMN分期 :T4M1 N0 4例 ,T3 M1 N0 19例 ,病期偏晚 ,均属 期。本组病例中有 6例行术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肺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的病例,分析其治疗方法。方法845例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并行系统淋巴结清扫。其中10例术后并发乳糜胸,6例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全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4例行低位胸导管结扎术。结果10例全部治愈。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均可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12.
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 ,内科治疗疗效较差 ,为探讨本病外科治疗方法 ,1 981 -0 6~ 1 999-0 6,我们行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胸膜转移伴癌性胸水 2 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例。男 1 6例 ,女 1 2例。年龄 36~ 65岁 ,平均 54岁。其中鳞状细胞癌 3例、鳞腺癌 3例、腺癌 1 5例、肺泡细胞癌 7例。病灶位于左侧者 1 8例、右侧者 1 0例。 2 8例均为周围型肺癌 ,均伴有中等量至大量胸水 ,并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上腹痛、气促、胸闷及呼吸困难。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胸膜全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 ,其中左全肺切除 1 8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侵犯胸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4-2004年手术治疗的侵犯胸壁的NSCLC 127例。T3N0M0 72例,T3N4M0 33例,T3N2M0 17例,T4N0M0 3例,T4N1M0 2例;鳞癌66例,腺癌59例,大细胞癌2例。肺单叶切除78例,两叶切除7例,全肺切除33例,楔形切除或段切9例,胸壁整块切除46例.胸壁不连续切除13例,胸膜外切除6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年生存率在完全切除及不完全切除的患者分别为25%及8%(P〈0.05)。在完全切除的病例中,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浸润深度(P〈0.05)具有独立估计预后的价值。结论侵犯胸壁的NSCLC的生存率与切除是否完全、淋巴转移情况及肿瘤侵犯胸壁的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切除肺癌胸内N2淋巴结合理的清扫范围。方法对行解剖学下肺切除加同侧淋巴结廓清N2-NSCLC 246例进行分析N2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结果 246例肺癌有376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上纵隔198组,下纵膈178组,肺癌N2转移较多的是3、4、7组,最少为1组。鳞癌以1组N2淋巴结转移居多数,腺癌则以>2组居多,占48.6%;大细胞和其他类型,均≥2组居多。存在跳跃式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主要集中在4、5、7组淋巴结。结论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的合理清扫方式与范围。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了其病例资料,分析术前胸部CT和MRI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系统采样病例胸内各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系统采样与单纯采样术的阳性发现率。结果:患者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κ为0.351;MRI诊断一致性检验.κ为0.449,优于CT。距离肺门和肺根部最近的11、10、7、5、4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最高,距离肺根部较远的9、6、3、2、1区淋巴结的转移频率较低。肺门纵隔淋巴结系统采样40例,阳性发现率为85.0%;单纯采样10例,阳性发现率为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5)。结论:胸部CT和MRI不应作为术前肺癌N分期的唯一检查,应引入进一步的其他诊断技术,以提高对肺门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在肺癌术中应主动清除肺门和纵隔各区淋巴结,特别是围绕肺门或肺根部周围的淋巴结,不能忽略淋巴结转移的现象。系统淋巴结采样术较适合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至2005年对36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鳞癌24例,腺癌6例,腺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pTNM分期:ⅡB期5例(T2N1M0 4例,T3N0M0 1例),ⅢA期27例(T3N1M0 11例,T2N2M0 9例,T3N2M0 7例),ⅢB期4例(T4N0M0 1例,T4N1M0 1例,T4N2M0 2例)。结果该组手术近期死亡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6/35)、48%(11/23)、33%(3/9)。结论采用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减少了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肺癌完全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4年11月间34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癌完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后侧第8肋间,切口约1-2cm,根据肿瘤定位操作孔位置于第3至5肋间取腋前线至腋中线间,切口长约2cm-4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肺癌完全切除术,其中19例术前已有病理学诊断,直接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13例术中先行肿块切除,冰冻为恶性,再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转常规开胸;33例行单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其中:左肺上叶5例,左肺下叶11例,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9例,1例行右肺中下叶双肺叶切除。全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9.1±54.2)min;平均术中失血(255.2±94.7)ml;术中清扫淋巴结5-17枚;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平均(2.1±1.2)d;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平均(258.8±193.7)ml;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3.1±9.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7.8±3.93)d;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有: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3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完全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早中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乳糜胸是开胸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较困难.通过总结我院发生的14例开胸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就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我院自1999年7月-2006年12月共行食道癌手术680例,发生乳糜胸10例,发生率为1.47%,肺切除术605例,发生乳糜胸2例,发生率为0.33%,各类心脏手术445例,发生乳糜胸2例,发生率为0.45%,共行手术1 730例,发生乳糜胸14例,发生率0.81%.本组共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6~70岁,平均48.0岁.乳糜胸发生于右侧胸腔者3例,发生于左侧胸腔者1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时间2~8 d不等.每日胸腔引流量在200~2 000 ml,11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引流量开始增多,3例于开始进食后出现乳白色胸液.  相似文献   

19.
晚期中心型肺癌手术切除率较低 ,临床上许多病例皆因癌肿侵及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或直接侵犯心包 ,被视为“肺门冻结”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 ;同时有些病例虽然手术切除 ,但因反复的挤压 ,牵拉等手术操作过程致癌细胞或癌块脱落 ,导致术后胸内种植转移或恶性胸水。我院心胸外科从 1997~ 2 0 0 2年采用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并术后胸内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中心型肺癌 2 6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 2 0例 ,女性 6例 ,年龄在 31~ 6 8岁。其中鳞状细胞癌 18例 (占 70 .1% ) ,小细胞未分化癌 5例 (占19.…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2~1997年行心包内全肺切除术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5~62岁,均为右侧中心型肺癌。胸部X线片显示,肿块4.0cm×4.0cm~6.0cm×6.0cm大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癌肿阻塞主支气管1例,内压主支气管2例、纵隔CT片示淋巴转移者3例。临床分期T2N2Mo。手术探查发现,肺门固定。L包受侵,纵隔淋巴结肿大。经心包内结扎肺静脉,将受侵心包及右肺一并切除,同时清扫纵隔淋巴结。术后病检回报:腺癌1例,鳞癌2例,3例病人恢复良好,术后28~45d出院。生存期分别为7个月,匕个月,四个月。均死于远处转移。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