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报道的是登革热并发颅内感染这种较少出现的重症登革热。治疗上以中医的"透热转气"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配以适当的西医治疗,患者神志状况、发热、斑疹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治疗方案为这类急性的重症传染性热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国内11所医院近6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炙、肝昏迷501例,存活率46%。说明了中医药在重症肝炎综合治疗中的显著作用。文中指出:中医在重症肝炎、肝昏迷的发病机制上有不少新鲜见解,治疗上突出的是中药剂型改革、多途径给药和综合治疗。并对重症肝炎、肝昏迷的发病机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中西医组短于对照组(P0.05),肌无力绝对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中西医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可改善肌无力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颅内感染的具体方式。方法:对5例相关病例内外科合并治疗同时使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结果:组内病例无死亡,半年内未见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颅内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通里攻下剂(大承气汤加减)口服及芒硝敷脐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等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中药序贯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黄石地区的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甘露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治疗,然后对比两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灌肠疗法简单易行,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保守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抗感染、中药治疗等。结果  64例患者中 54例治疗成功。结论 重症胰腺炎是多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重症中暑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症中暑患者133例,其中热射病(暑厥证)62例,热衰竭(阳暑证)7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安宫牛黄丸、生脉饮治疗。对比分析各组高热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脏器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热射病(暑厥证)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发热持续时间及高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热衰竭(阳暑证)中西医结合组发热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心动过速较对照组缓解较快,心肌酶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重症手足口病121例的中西医结合证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文  高虹  李芹  郑玲  陈达  邹文 《环球中医药》2010,3(6):405-40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对121例重症手足口病进行中西医临床特征观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多以热势缠绵,精神倦怠、纳差等湿热郁滞中焦和惊跳、肢体抖动等毒热动风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病邪性质为热毒夹湿,病位可涉及多脏器,以脾、心、肝为主,应早发现,早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治愈率,阻断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输注抗菌素、茶碱类药物、激素及吸氧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用经方(寒证用小青龙汤,热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咳嗽、咳痰及喘息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5年成功救治的1例以“重度肺动脉高压、肢端坏疽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重症SLE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该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结论 重症SLE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积极而细腻的针对重度肺动脉高压、重症肢端坏疽的对症处理,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并用,协同作战,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药疹24例,同时设立西医对照组24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情控制时间、两组激素开始减量时间、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用量,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现电解质紊乱病例数,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用量和副作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胃酸、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支持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及灌肠。结果治疗组在胃肠减压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友太  徐贵星  徐平 《陕西中医》2002,23(7):590-59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 3 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 ,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住院天数、并发症、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能减少并发症 ,降低转手术率和死亡率 ,缩短住院天数。提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值得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较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疾病。针对重症肌无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特点,应用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是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依据,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黄廷耀 《河南中医》2014,(12):2432-24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溴比斯的明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科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中药、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38.9%、西药组61.1%、中西医结合组83.3%。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肝炎34例,存活率为50%,其中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均为50%,较过去常规治疗方法的存活率有所提高。本疗法对退黄,改善肝肾微循环障碍,防止肝细胞坏死,调整氨基酸代谢紊乱等有一定的作用。通过临床分析认为病程的长短,肝性脑病及并发症的有无均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肝炎疗效低,病死率高。本文通过阐述重症肝炎建立成功治疗方案的意义,回顾其西医及中医治疗方法,肯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氧化应激损伤在重症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地位,研究抗氧化损伤的临床验方三黄茵赤汤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从而确定抗氧化应激损伤将成为治疗重症肝炎的新靶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应该重视运用抗氧化损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