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实验条件下不同血清浓度及体外培养时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曲线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培养,并用磺基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酶标仪法(A490 nm波长)测量各孔的吸光值(OD值)并转化为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曲线.同时,分别采用HE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进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形态学观察.结果 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分别在不同浓度的血清中培养2、4、6、8 d,其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和生存情况及细胞形态学改变.将该细胞系处于相同培养时间和不同血清浓度(0%、20%、40%、60%、80%、100%)时,在20%和40%血清浓度组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基本表现为OD值呈现快速增加趋势、且对细胞生长促进作用较强;而血清浓度为0%和100%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及OD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该细胞系处于不同培养时间、且相同血清浓度时,除0%组OD值呈现减弱趋势,其他浓度组随时间的延长OD值呈增加趋势,在4 d之内OD值增长较快,4~6 d增长趋势减弱,6~8 d增长趋势回升,尤其是100%组.在这种实验条件下,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的形态学也发生了相应改变.结论 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培养时间等体外培养环境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系生长和生存及细胞学形态均有明显影响,提示利用血清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充分考虑所添加血清的浓度以及细胞培养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血清、不同体外培养时间对L929系小鼠成纤维细胞表达产物Ⅰ、Ⅲ型胶原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并同时计算出Ⅰ/Ⅲ型胶原的比值.结果 除0%血清浓度组的Ⅰ、Ⅲ型胶原呈现无明显变化的微弱升高趋势外,其余各血清浓度组的Ⅰ、Ⅲ型胶原均处于增加状态,且在6~8 d时增加最为明显;另外,Ⅰ/Ⅲ型胶原比值随着血清浓度和细胞生长时间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20%和40%血清浓度组随着培养细胞生长时间延长,Ⅰ/Ⅲ型胶原比值逐渐增加;而其他血清浓度组,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Ⅰ/Ⅲ型胶原比值增加并不明显.结论 L929细胞在不同体外培养时间和不同浓度血清下其表达产物Ⅰ、Ⅲ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有一定变化,为今后优化体外细胞培养条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及细胞鉴定,探讨一种高效的分离及纯化方法,为细胞移植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原代提取人成纤维细胞,快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标志物Vimentin。结果利用倒置显微镜及HE染色,可见细胞为散在分布的梭形贴壁细胞,当细胞汇流时,呈鱼群样或漩涡状排列,且细胞在15代内形态保持不变。结论成功地发现快速提取成人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成人自体细胞移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肛瘘管壁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并原代培养人肛瘘管壁组织,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获得更加纯化的成纤维细胞;以DMEM培养液为基础培养蒸,添加胎牛血清(体积分数10%)、青霉素(100U/L)和硫酸链霉素(100U/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细胞爬片HE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结构,并对培养成纤维细胞行角蛋白、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分离后的成纤维细胞在第4~12h于体外快速贴壁,第2~4天进入对数期生长、增殖期。细胞起源鉴定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阴性。提示该方法所获得的肛瘘管壁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培养,不含有杂质细胞。可为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肛瘘瘘管愈合的机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只,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2 w取损伤处神经瘢痕,按组织块法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所用细胞为4~8代,分4组,T50、T100、T200组分别含维拉帕米50、100及200 μmol/L,C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Giemsa染色和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胶原含量和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维拉帕米可以改变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即趋于球形变,使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以200 μmol/L浓度组作用最为显著(P<0.05).结论 维拉帕米可使成纤维细胞趋于球形变,减少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许力  毛平 《内科》2009,4(2):202-204
目的观察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并加以鉴定,并探讨不同来源血清和细胞因子对其成纤维系祖细胞(CFU-F)产率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骨髓,进行BMSC原代培养。传代后分别观察其生长特性,绘制贴壁率,测定生长曲线,并应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采用体外长期液体培养法观察CFU—F的产率。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生长良好,倍增时间约为40小时,传代后12小时贴壁率达85%以上;胎牛血清较脐血清和马血清能促进CFU-F的增值和分化。与未加细胞因子对照组相比,单用细胞因子SCF,SDF-1均可促进CFU—F的增殖,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加入SCF,SDF-1可明显的促进CFU-F的增殖,并优于单用SCF和SDF-1(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BMSCs生长稳定,传代后细胞适应性强;胎牛血清中可能较脐血清和马血清存在较多的对CFU—F有促进作用的生长因子;SCF可协同SDF-1促进CFU-F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UM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方法。方法用Ⅳ型胶原蛋白酶、Ⅰ型脱氧核糖核酸酶和0.25%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UMC细胞,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HSF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培养过程和生长状态。结果脐带组织分离培养第3天,有少量UMC贴壁生长,细胞膜周围有折光性,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皮肤组织块贴壁培养第7天,有HSF爬出,呈长梭形、不规则三角形。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UMC和HSF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可成功分离培养出UMC和HSF。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体外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实验方法,并观察不同浓度的新生小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后对其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小牛血清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显著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P<0.001或P<0.01);肝素对新生小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01).三者的作用强度均与浓度呈正相关。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而肝素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Expression of the Bcr-Abl oncoprotein alters various aspects of hematopoietic cell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 Bcr-Ab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imatinib mesylate, on the proliferation, adhesive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a Bcr-Abl-transferred cell line, TF-1 Bcr-Abl, in comparison with parental TF-1. First, the factor-independent growth of TF-1 Bcr-Abl was inhibited in the presence of imatinib mesylate, but this inhibition was overcome by addition of exogenous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matinib mesylate remarkably reduc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Bcr-Abl, Cbl, and Crkl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ir complex formation also was affected. Imatinib mesylate inhibited activation of Stat5 rather than the MEK-ERK1/2 pathway. TF-1 Bcr-Abl cells exhibited a round shape, unlike TF-1, and the adhesive property to fibronectin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F-1. Although the Bcr-Abl oncoprotein may be involved negatively in cell adhesion, the decreased adhesion and altered morphology of TF-1 Bcr-Abl cells were minimally affected by imatinib mesylate and seemed independent of Bcr-Abl kinase activity. The present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Bcr-Abl-specific kinase inhibitor cannot control Bcr-Abl-induced cell alterations other than autonomous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