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流感的基本情况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以下简称流感 )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每年的发病率为 10 %~ 30 % ,其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 ,人群普遍易感。流感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 ,而南方则多发于冬夏两季。流感病毒上有两种糖蛋白突起 ,即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根据抗原性不同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 ,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 ;丙型…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流感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其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播及面广。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冬夏两季。流感的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病毒上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  相似文献   

3.
与普通感冒比较起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重、传播快。由于流感传播迅速,可以出现局部地区的小流行,或部分地区的中度流行,乃至全球许多国家的大流行。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即使是在冬春季普通感冒发病增多,也不能称之为流感。 流感由独特的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型(A型)、乙型(B型)和丙型(C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中毒症状叫显,特点为突然发生,发病率高,蔓延迅速,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尤以甲型有为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其流行机制普遍认为与其流感病毒表面抗原变异和人群普遍缺少免疫力有关。接种流感疫茁仍是当今防止流感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于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目的讨论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流行性感冒确诊需依据实验室检查,如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查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好发于冬春季,常可引起学校、单位内的暴发。为摸清苏州市流感病毒流行株,我们于1998年12月~1999年4月进行了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分甲型、乙型和丙型三个病原类型。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常发生跨国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较少变异,多出现局部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几无变异,只引起散发流行。甲型流感不仅是流行次数最多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而且也是传染源头复杂和防制研究无期的传  相似文献   

8.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局部爆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发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2007年5月18~29日丹东市凤城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球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和疫情暴发。贵州省1957年开始报告流感疫情,起源于贵州的甲型H2N2流感引起世界大流行; 1957年至今,全省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2N2、甲型H3N2和甲型H1N1,同时有乙型流感的局部流行;在此期间,全省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27例,死亡15例,病死率55. 55%,经调查病例均有禽类接触史或到过活禽市场;贵州省禽间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由省外禽输入。2000年以来,贵州省逐步建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促进了全省流感流行病原监测及不明原因疾病(禽流感等)诊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感病.2007年1月12日沧县杜林镇某中学发生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甲型流感暴发[1],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以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易在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暴发。2009年9月1日南平市某县盘亭乡卫生院报告该乡的庙湾自然村发生流感样暴发疫情,现将该起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刊》2002,37(2):50-51
1流感的基本情况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其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人群普遍易感.流感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则多发于冬夏两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2-2014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流行的现状和特点,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2-2014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流感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感染流感病毒型别,同时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结果 2012-2014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起,发病197人,暴露总人数为8 793人,平均罹患率2.24%。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行高峰为冬春季;引起暴发的病毒有甲、乙两型,以甲型H3N2型为主;病原学与同时期流感监测的优势毒株型别一致。结论冬季流感高发期和流感流行优势型别更替时间段内容易暴发流感疫情,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可对疫情的发生提供预警。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疫情早报告和及时的疫情处置对暴发疫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居住当地的村民1020人中发病89人,罹患率8.73%。病例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但相对集中的村组,病毒分离、核酸检测(RT-PCR法)证实为乙型(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农村地区亦应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病程具有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原为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最容易形成大流行,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除感染人类外,甲型流感病毒也可感染鸟类、猪、马及海洋哺乳动物等。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感流行的规模。如果变异幅度较小,则仅引起局部流行;如果变异幅度较大,则形成新的病毒亚型往往引起大规模的流感流行。20世纪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已经历了4次大的抗原性转变:1918~1946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亚型,引起大流行。由于人体对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不同范围的新亚型流感流行,从而给疫苗的使用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2-2013年绵阳地区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毒型别及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对2012-2013年绵阳辖区内3家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进行流感病毒的核酸定性检测。结果 2012-2013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2 445份,阳性270份,总体阳性率11.04%;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为H1N3型、B型、新甲型H1N1型和H3N2型,呈交替流行态势;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冬春季节;0~5岁和5~15岁年龄组的幼儿园、中小学生群体中,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绵阳市2012-2013年流感呈散发状态,两年均无暴发疫情,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呈交替流行态势;0~5岁和5~15岁年龄组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幼儿园和中小学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冬春季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季节;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是指导制定流感防控策略,选择性接种不同组分流感疫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感冒是由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播力。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极易变异,人群免疫水平不断变化,故常呈暴发流行状态,对人民健康和抓革命、促生产影响甚大。现已证实流感病毒是引起老年慢性气管炎发作和使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年老体弱的慢性气管炎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遇到流感流行的侵袭会有生命威胁。我们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感冒、流感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掀起了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季节性流感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病死率>60%。疫苗接种是防控流感的主要方法。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排毒时间并且可能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期间,预防性使用可能降低患病率。在经历了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为进一步加强流感临床防治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我国卫生部组织了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专家在总结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合我国临床使用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