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地方性甲状腺肿民间称之为“瘿瘤”,在流行区的居民多称之为“大脖子”、“大粗脖”或“瘿瓜瓜”。其症状为甲状腺肿大而不伴有內分泌的机能障碍,故又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有时腺体肿大过甚而腺组织受到较多的破坏时也可同时伴有甲状腺机能过低的症状。世界上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区分布极为广泛,举凡山岳高原地带,距离海洋较远之处都可有流行区。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一带都是著名的甲  相似文献   

2.
1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概念甲状腺由于某种原因而致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称为甲状腺肿(简称甲肿)。在一个固定地区有较多的人发生甲肿,如一个乡的居民患病率高于3%,或7~14岁学生肿大率高于20%,就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我国北方俗称“大粗脖子”、“粗脖根”、“病瓜瓜”等,南方称为“大颈病”、“疱颈病”、“气驼子”等。 2 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从1972年开始在普查的基础上防治地甲病。预防:先是碘酱防治,用KI100g,加水1000ml配成溶液,每户的酱缸或咸菜缸内投10ml。1975年改用碘管防治,方法是在10cm长硬塑管内加KI5g,封闭放在水缸内。治疗: 一度病人:口服碘豆,每月投放一次共10粒,每日服一粒,连服10日。碘豆做法:5斤黄豆加KI50克。二度病人:消地甲(2%KI加1%苯甲醇)2ml肌注,每月一次。  相似文献   

4.
对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的防治,从1956年开始我们采用1:50,000的含碘食盐(简称碘盐),并逐渐推广,到1975年实现了全市碘盐化。目前各病区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平均仅占4.34%。 1:50,000碘盐的配制:将1.3斤碘化钾、0.3斤大苏打(即硫代硫酸钠,稳定剂)混合碾碎,通过机械加工(粉碎、加碘、搅拌)加到5万斤食盐内,分袋包装。  相似文献   

5.
地甲病是一种因机体缺碘引起的表现为甲状腺增生及肥大的地方病。俗称“大颈病”、“瘿病”。1977年5月,我们在全县人群中进行普查的基础上于1987年4—5月底重点对南吕、坡心、南坤、枫木与乌坡五个病区再次调查,每区抽查三个乡(村委)。为探明病因,于1982—1983年对生活饮用水进行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质调查,以了解水的硬度、碘、氟、锌的含量与地甲病的相互关系。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与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会议,于1980年10月在河南辉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方16省、市、自治区的防治科研人员,地办室的负责人及新闻、  相似文献   

7.
<正>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发生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病原因是外环境缺碘,碘掇入不足而致甲状腺代偿性增大。严重时使甲状腺激素形成不足,其子代可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胚胎期脑发育不全为主,出生后精神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体格发育不良,神经系统受损。近年来把由缺碘引起的上述疾病,概称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1979年以来应用碘化油肌肉注射治疗1095例中、小学生地方性甲状腺肿,经定期观察证明,效果良好。疗后半年复查治愈率为35.6%,一年复查治愈率为60.2%(t=3.247,P<0.01)。尤以弥漫型疗效最著,一年后复查治愈率为79.9%。年龄则以7~9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研究近几年颇多进展。本文就近几年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方面的新进展情况,作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上虞县于1984年4~6月开展了地方性甲状腺肿(下称地甲肿)调查,现将结果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报告如下。(一)调查内容和方法按全县东、西、南、北、中及不同地形、水系,抽取32个乡镇103个村为调查点。调查面占全县乡镇的1/2,调查村占总数的13.2%,  相似文献   

11.
李田虎  李国栋 《吉林医学》2011,(8):1525-1525
<正>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地方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甲肿)现患情况,按省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地方性甲状腺肿现患抽样调查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于2008年10月9日~2008年11月6日,对全市13县(区)30个乡镇的30个行政村居民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情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承德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多年防治,使全区居民平均患病率降至3%以下,7~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降至20%以下,达到了中共中央北办规定的基本控制和消灭地甲病的标准。达标后经过六年定点动态观察,结果居民患病率逐年稳定下降,中小学生肿大率在8~13%之间。说明目前食盐含碘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能有效地控制地甲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碘盐防治甲状腺肿的效果很好,我省已经推广了多年。碘盐防治甲状腺肿的浓度,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原则上应根据病区的缺碘程度,居民每天的吃盐量,食盐本身的含碘量,碘盐中碘化物的稳定性和保管储存情况等而定。据陕西省眉县1975年观察,食用1/2万、1/3万、1/5万碘盐9个月后,有效率均在85~87%之间,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别。碘化物在阳光下易分解而析出碘,在酸性或氧化剂环境中也易析出碘.因此,加工好的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的仓库和密闭的容器中,或者在碘盐中加入一定的硷性药物,以减少碘的析出。为了保证碘盐的稳定性,也可用碘酸钾代替碘化钾,或在碘盐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碳酸钠、硫代硫酸钠、氢氧  相似文献   

14.
对巴盟西北地区14908名居民进行了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调查,为5.94%,属于轻病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患病率在年龄和性别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龄是10岁~,女性患病的高峰年龄有15岁~和30岁~,甲状腺肿大的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占90.74%;结节型、混合型分别占7.45%和1.81%。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女,48岁;因颈前区包块逐渐增大于2011年8月29日以甲状腺包块入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9年前,曾在当地行颈部包块探查术并切除左侧甲状腺包块,具体情况不详。  相似文献   

16.
潘秀英  杨高明 《广西医学》1991,13(4):273-276
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基本控制的病区,为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防治成果,必须加强对病情的监测,掌握疾病的消长趋势,以提高防治工作水平。为此,我们于1985年开始对防治前为重病区的蒙山县双垌村和中度病区的马山县乐平村进行了病情监测,现将连续三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概况重病区的蒙山县双垌村位于北纬24°15',东经110°24',于广西东北部,其南面为大瑶山的东麓,全村居民均饮用从大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2006年间我科收治的120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20例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05例,甲状腺部分切除15例。标本最大径平均为7.0cm(4~10cm)。患者术中不切断舌骨下肌群,不放置任何引流物,术后局部适度加压包扎。全组120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各1例,分别于术后15、13天恢复,其余患者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45例随访1.5—2年,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对轻中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不切断舌骨下肌群、不放置任何引流物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食物和饮水中长期缺碘所致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的内分泌疾病.俗称“鹅喉”,古称“瘿病”.昌都地区曰“粗脖子”.73年至75年,洛隆、曲水、嘉黎的县人民医院,自治区,那曲、山南的卫生防疫站会同所在地的医疗队,在洛隆、曲水、堆龙德庆,嘉黎、乃东、定日,贡噶等县的部分区、社对地方性甲状腺肿作了调查,患  相似文献   

19.
我们根据近几年在调查和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工作中的体会,对检查技术,评定标准,样本大小,调查项目,和防治方法等提出几点初步意见,供同志们参考。怎样检查甲状腺肿?我们原先把检查甲状腺肿看得非常简单。在一次调查中,我们对组织起来的检查人员,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清我县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发病情况,我站组织了地方性甲状腺肿普查队,对我县七个公社进行了全民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