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丽  范丽莉  张欣 《全科护理》2022,(36):5110-5112
目的:探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儿机械通气(MV)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PICU SP合并RF患儿150例,均行MV治疗,统计治疗过程中VAP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VAP患儿基线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50例SP合并RF患儿MV治疗过程中VAP发生率为25.33%;发生VAP患儿年龄≤3岁、早期应用抗生素、PCIS≤70分、气管内吸引次数每天≥5次、MV时间≥5 d占比及血pH值均高于未发生VAP患儿,血糖水平低于未发生VAP患儿(P<0.05);早期应用抗生素、气管内吸引次数、MV时间、血pH值均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U SP合并RF患儿MV治疗过程中VAP发生率较高,其发生风险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减少VAP发生。  相似文献   

2.
肖文娟  刘美华  刘媛娜 《全科护理》2021,19(12):1593-1597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AP)的危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6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VAP发生率,按是否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非VAP组,分析患儿发生VAP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60例患儿中22例出现VAP,发生率为8.46%;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使用抗生素、头部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用抗生素、头部位置是影响患儿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VAP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优先选取经口气管插管、减少通气时间及插管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抬高头部治疗,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患儿发生VAP情况。结果:98例患儿中共有40例发生VAP,发生率为40.82%,病死率为20%。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其VAP发生率越高。结论: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重视VAP的发生,加强护理工作。严格消毒隔离是预防VAP发生,提高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MV)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前瞻性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入住本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共111例,并对随机给予持续声门下吸引(CASS)的56例、非吸引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以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中VAP发生率为56.76%,早发性VAP发生率为26.13%.吸引组VAP发生率,MV 5天内VAP发生率均低于非吸引组.(P<0.01),发生时间晚于非吸引组(P<0.05).Logistic 分析表明,VAP组与非VAP组相比,在有无给予CASS、留置胃管、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给予CASS、留置胃管、APACHE评分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是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CASS是防治VAP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的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MV)的250例患儿,按是否并发N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回顾性分析NVAP的相关影响因素、病原菌特点、耐药情况。结果本组250例患儿VAP的发生率为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原发感染性疾病与VAP的发生呈正相关,而胎龄及肠道益生菌的使用与VAP的发生呈负相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危重新生儿的VAP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811-3812
对235例实施先心病手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呼吸机治疗时间、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应用麻醉、镇静和肌松药物的时间差异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儿共发生VAP 78例,干预组20例,VAP发生率为16.95%,非干预组58例,VAP发生率为49.57%,干预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时间呼吸机治疗会导致患者VAP发生率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临床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防措施,为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总医院NICU收治的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00例患儿按机械通气(MV)时间分为2~4 d组(50例)、4~7 d组(30例)及>7 d组(20例)。VAP原发病为肺透明膜病45例,重度窒息3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5例,反复呼吸暂停10例,统计并比较各组VAP的发生率,并就引起肺炎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0例进行MV的患儿中45例发生了VAP,发生率为45.0%。其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0.5%,革兰阳性球菌占7.4%。革兰阴性杆菌以多重耐药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株革兰阳性菌均为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对万古霉素均敏感。45例患儿中混合感染40例,混合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为单独感染。结论 NICU中VAP病原菌均为多重耐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感染发生主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关。缩短MV时间,注意无菌操作,可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实施机械通气(MV)的护理管理策略,减少院内感染(HOI)的发生.方法 8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病例HOI的发生率,运用X2检验处理数据,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HOI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HOI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化AECOPD患者MV环节护理管理的措施,对减少HOI发生,尤其是VAP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以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15个因素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54.4%。在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内吸引、留置胃管、再插管、肺透明膜病、营养不良、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方面,VAP组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内吸引和再插管,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VCB)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本院ICU患者按照进入科室顺序编号,奇数为实验组(n=60),按照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进行护理;偶数为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MV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并记录相关护理措施执行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患者MV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当患者胃液p H值4及胃残留量200 ml时,其发生VAP的可能性增加。结论:(VCB)比常规护理更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在预防婴幼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科重症监护室(ICU)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机械通气患儿92例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冲洗+擦拭法);2017年1月—12月机械通气患儿91例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VAP、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3. 04%、33. 70%;观察组VAP、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 40%、5. 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机械通气患儿VAP及口腔溃疡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病人的一般情况、VAP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VAP发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VAP发生率为40%,发生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年龄偏高、分泌物排出不畅、咽部定殖菌误吸、呼吸道屏障破坏、无菌操作不严、呼吸机环路污染等.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使用呼吸机治疗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VAP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儿中发生VAP 4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气时间( 5 d)、危重病例评分(≤80分)、头部位置(仰卧位)、胃内容物吸入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使用丙种球蛋白是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掌握小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优质的护理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中发生VAP25例,发生率为67.5%;年龄>65岁、营养状况差、机械通气时间≥4d、GCS评分≤8分是造成VAP的重要原因(P<0.05或P<0.01);VAP的主要病原菌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 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 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RDS晚期早产儿,观察VAP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VAP将86例分为VAP组和未发生VAP组,比较两组患儿及母体相关资料,分析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RDS晚期早产儿中30例(34.88%)发生VAP,56例(65.12%)未发生VAP。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 NCIS)≤90分、有创通气时间≥90 h、重复插管上机次数3次是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率较高,NCIS评分≤90分、有创通气时间≥90 h、重复插管上机次数3次是导致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ma,VAP)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原学情况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ICU病房近2年来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0例,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48h者49例,其中患VAP28例为研究组,同期机械通气未患VAP者21例为对照组,两组针对VAP的危险因素及VAP对转归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总结。结果:MV≥48h者49例,患VAP28例,发病率57%。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VAP对患儿预后有不利影响。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延长MV时间增加了VAP的发生机率,且VAP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首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7.
李楠  张彧  康健  姚昆  邢静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64-66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治疗措施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8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治疗组(集束化组)40例及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集束化组VAP发病率21.4%,平均入住ICU时间16.23d;对照组VAP发病率47.5%,平均入住ICU时间21.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P患者较非VAP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集束化组较对照组混合感染发生率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 "集束化"治疗措施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较能够降低VAP的发病率,减少患者入住ICU时间."集束化"治疗措施对于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以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技术,全面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脑外科、呼吸科115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MV)的病人(设置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气道护理措施,对中心ICU的185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MV)的病人设置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性密闭式恒温湿化呼吸机管路系统、机械振动排痰、密闭式吸痰方式、专业给氧湿化,高质量口腔护理、集束化干预鼻饲营养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在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痰液稀释程度、痰痂形成例数、痰量、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P发生的高危因素较多,但循证护理并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先进的护理器具,对预防VAP的发生是积极有效的,可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综合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对机械通气(MV)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MV超过48h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隔8h进行声门下冲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隔8h进行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比较两组病人VAP的发生率、MV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插管后3次冲洗前后咽拭子痰培养菌落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VAP发生率为5.88%,对照组病人VAP发生率为15.6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MV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3次冲洗后观察组病人咽拭子痰培养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结合常规气道护理可降低MV病人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能更加有效地清除病人口腔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180例,符合VAP诊断标准73例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时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对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40.56%.单因素分析表明低体重儿及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5d,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抗酸剂是VAP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病原学以G-菌为主,但G+菌发生率显著上升,前5位依次为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