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许多城市中人口比例日趋老龄化,所以老年患者所面临的许多治疗和护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下降,多数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肺、肾及内分泌疾病,因此老年人的术前检查、准备、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徐小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30-2732
目的:总结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常见护理问题,主动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方法: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常见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结果: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易发生的疾患,通过护理干预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论:针对骨科老年患者可能并发的不同疾患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76例骨科老年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科普、宣教、同病种介绍。结果:患者住院期间适应性强,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结论:在骨科围术期老年患者中进行合理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他家费用。  相似文献   

4.
张占芬 《中原医刊》2007,34(22):21-22
目的观察骨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对需要骨科手术治疗的40例并存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围术期血糖调整。方法对于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40例并存糖尿病的骨科手术患者中血糖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为7.1~8.9 mmol/L,手术后一期愈合35例,二期愈合5例,无一例发生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结论2型糖尿病能使部分老年患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在围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屈莹 《吉林医学》2013,(30):6402-6402
目的:研究并分析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造成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实施骨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51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55例。通过汉密顿量表(以下简称为HAMA)来评估患者神经症状以及焦虑症状的级别。再通过艾森克问卷,使用龚氏法标准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护理干预组焦虑的发生率、容易激动以及情绪波动和易怒等征象数据的发生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使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发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骨科高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丽 《右江医学》2007,35(1):109-110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力与年龄的增大成反比,尤其是伴有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手术创伤可使原有并存病的病情加重,增加手术失败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确保生命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84例75岁以上骨科高龄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段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39-140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案式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存在的负性心理因素,渡过手术难关。早日康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评估,拟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术中、术后情绪稳定,恢复期缩短。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162名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缓解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患者由于各重要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差,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掌握围术期护理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对保证老年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207-207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手术的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60~72岁;大学以上5例,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63例;职业:退休工人20例,农民42例,干部5例,自由职业者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以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骨科患者,对每一位高危压疮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骨科最佳护理方案。结果:对不同时期压疮的骨科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法也各有不同。结论:对骨科压疮患者的翻身、清洁护理、尽早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因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汪厉思 《吉林医学》2014,(2):353-354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给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其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两组测定数据进行Spass13.0统计学分析、对照。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不孕症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1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10.5%,以呼吸系统为主,占81.5%。年龄≥75岁、病程>5年、伴发躯体疾病者医院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呼吸系统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最常见部位,高龄、病程长、合并躯体疾病者是医院感染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精神科康复病房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避免病房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冲动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存在自杀风险的患者占30.40%,其中极度危险危险(30~41分)2例,很危险(20~30分)2例,危险(10~20分)13例,较安全(10分以下)39例.存在冲动;四级冲动风险1例,三级冲动风险5例,二级冲动风险7例,43例患者未出现攻击行为.结论 精神康复病房患者存在自杀攻击的风险,量化评估可为住院期康复中的患者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肾活检术是经皮肤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用于诊断肾实质性疾病及提供治疗方案,但这种检查为创伤性检查法,可引起血尿,少数引起肾周围血肿、内脏穿孔等并发症,故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恐惧。我们在肾活检术前为患者做详细的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血透患者出现低血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8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将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老年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胰头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困难的消化道肿瘤,其临近乏特式(Vater)壶腹,可压迫胆总管和主胰管而使其梗阻。临床多有黄疸、发热、腹痛、纳差、乏力、消瘦等症状,治疗一般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头癌术后的患者管道多且置管时间长,护理量大,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危险分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 选择高血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依次分为Ⅰ组(中危)、Ⅱ组(高危)、Ⅲ组(极高危),每组42例.随机选取无高血压病史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依托咪酯、丙泊酚、七氟烷、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与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分别利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心脏指数(CI)、左心室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峰值速度(Vpk)、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手术前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术毕24 h内心肌缺血发生率(9.5%、31.0%、40.5%),缺血频率[(10.4±1.7)、(13.3±1.9)、(17.4±2.3)次],缺血时间[(116.4±9.7)、(174.3 ±19.8)、(212.4±20.5)分]和心律失常发生率(28.6%、52.4%、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术毕48 h内心肌缺血发生率(11.9%、21.4%、31.0%),缺血频率[(9.5±1.5)、(11.6±2.0)、(15.0±2.2)次],缺血时间[(98.5±9.4)、(158.3±16.7)、(198.0±18.1)分]和心律失常发生率(16.7%、45.2%、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在全麻插管前即刻和术后24 h对心血管功能抑制最明显,容易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