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 ,对广东省 9个地区的 44 89例 4 0~ 6 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在 4 4 89例被调查者中 ,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 30 5 7例 ,发生率为 6 8.1% ,其中以心理症状、躯体症状为主 ,分别为 85 .9%、86 .0 % ,最为痛苦的是失眠 ,肌肉、骨关节疼痛 ,烦躁 ,头晕。性欲下降情况农村高于城市 ,而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城市高于农村。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相应增加 ,5 1~ 6 0岁为患病高峰。心理症状、躯体症状、性欲下降情况、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随着月经的改变而逐渐升高。未怀孕者的心理症状、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性欲下降均高于曾怀孕者 ,泌尿生殖道症状在足月妊娠、人工流产、早产者的患病机率高。患病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口、经济收入、孕产次、月经、是否服用激素等密切相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后就医者仅占 2 8.8% ,农村高于城市 ,分别为 31.5 % ,2 6 .6 %。结论 :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尤其是心理保健 ,以减少躯体疾病的发生 ,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汕头市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探索综合防治的新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评分。结果:自然绝经平均年龄为50.8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是48.4%,40~65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高发年龄,健康教育、贫困、保健服务、家庭与社会关怀、妇女自身健康意识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社会、家庭的关怀度,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医疗保健机构改变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全方位保健服务,从而达到实现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提高妇女心身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潍坊市44~56岁围绝经期妇女250名进行现场问卷及网络调查,以Kupper-man评分量表对围绝经期发生情况进行评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者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达56.0%,...  相似文献   

4.
王海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6-2738
目的探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72例妇科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针对围绝经期症状、心理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主要心理因素症状为易怒(86.1%)、常感烦恼(82.0%)、不满意(82.0%)等;主要症状体征为失眠健忘(91.7%)、潮热汗出(86.1%)、情绪烦躁(72.2%)、腰颈酸痛(77.8%)、口干舌燥(90.3%)。结论围绝经期症状除生理因素外还与妇女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针对个性特点,配合精神和心理方面治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中山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中山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中山市妇女对围绝经期保健的态度及行为,以便更好地改善围绝经期保健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市1 678名40~65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为68.5%,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症状依次为失眠、肌肉骨关节痛、头晕。②围绝经期综合征受年龄等12个因素的影响。结论:①中山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2/3)相近。②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失眠等躯体症状为主,烦躁、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也占一定比例;提高这一人群的生命质量,药物治疗需配合心理支持治疗。③围绝经期综合征受年龄、自我保健意识、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要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需加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妇女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云龙区45~55岁妇女600名,采用自编调查表和改良Kupperman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为38.83%,其中轻、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依次为21.33%、14.33%、3.17%。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疲乏(76.33%)、易激动(70.50%)、失眠(68.17%)、头痛(63.83%)、骨关节痛(59.67%)。多因素分析结明,年龄大、无定期锻炼、很少吃豆制品、月经紊乱、停经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65,95%CI为1.108~2.186;OR=2.029,95%CI为1.334~3.138;OR=2.732,95%CI为1.595~4.695;OR=1.953,95%CI为1.268~3.062;OR=2.614,95%CI为1.561~4.389);而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月收入为1 500~3 000元、3 000元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45,95%CI为0.735~0.933;OR=0.723,95%CI为0.589~0.871;OR=0.871,95%CI为0.783~0.963;OR=0.639,95%CI为0.472~0.856)。结论徐州市云龙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较高,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科学城社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及治疗现状。[方法]问卷调查科学城社区40~65岁围绝经期妇女1 213名。[结果]有围绝经期综合征者902例,患病率74.4%。普通职工、对工作环境不满意、有过精神创伤、夫妻关系不和睦是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按Kuppeman’s评分结果需要治疗者133例,其中47例曾经或正在接受治疗,治疗率35.3%,而经过专科检查曾经或正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者8例,治疗率6.0%。高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科学城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高,治疗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生活和工作的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地区不同职业的310例40~65岁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妇女从事职业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另外孕产次、孕产年龄、月经情况、婚姻状况、药物避孕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相关。大部分妇女对围绝经期的保健意识暨知识缺乏。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使用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结论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服务、专科咨询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等干预措施,可作为探索最佳干预模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邢台山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调查问卷对邢台山区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40~65岁妇女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调查了67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其失眠率为52.98%;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情的加重,失眠率逐渐增加(χ2=32.9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失眠与年龄、年收入、亲友支持情况及与邻居的关系有关。结论邢台山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失眠情况不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个社区40~55岁的35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38份)。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和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组成,资料由SPSS17.0软件包处理。结果:338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已绝经者24.26%,月经紊乱者24.56%,月经正常者51.18%,有围绝经期症状者81.66%;改良Kupperman评分总体均分为(12.89±8.869)分,更年期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13项症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68.34%、失眠67.75%、疲乏67.45%、关节痛60.65%、头痛57.99%。结论:更年期症状是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其发生率高低与年龄、文化程度及月经情况等因素有关。应加强更年期妇女保健,改善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4 489名 40~65岁妇女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与饮食习惯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牛奶及豆制品的摄入量所占比例较大; 经常喝牛奶及经常吃豆制品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喝牛奶及不吃豆制品者发生率低; 嗜好饮茶者占 37. 3%, 其围绝经期综合征、关节疼痛发生率低于不饮茶者。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 改变饮食习惯, 增加牛奶及豆制品的摄入,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流行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探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共纳入2 807例有效样本,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10评定抑郁症状。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99±2.9)岁,抑郁症状检出率35.5%,抑郁平均得分为(8.43±6.6)。其中绝经前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33.1%,绝经后抑郁率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与受教育水平OR = 1.765(1.267~2.45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 = 0.776(0.662~0.957)、睡眠时长OR = 1.289(1.075~1.546)、自评生活满意度OR = 52.392(20.879~131.468)有关。结论 中国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促进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职业妇女围绝经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新世纪围绝经期保健的干预模式和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 4 0~ 6 0岁的妇女 10 0 0名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骨关节痛、头痛症状发生的构成比在 5 0 %以上 ,其发生率分别为 5 8.7%、6 1.5 %、6 3.7%、5 9.0 1%和 5 5 %。有心血管、内分泌疾病史、痛经、高血压、体块指数高、性格内向、有饮酒习惯、家庭的居住面积小、收入低、文化程度高等为影响上述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积极开展围绝经期健康教育 ,设立围绝经期专科门诊 ,成立围绝经期妇女俱乐部或支持组织 ,强化专业队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种不同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效果及对患者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PM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超低剂量激素治疗)、B组(低剂量激素治疗)、C组(标准剂量激素治疗),比较3组治疗有效率,生殖激素、糖脂代谢指标、子宫内膜厚度(IMT)、窦卵泡数量(AF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有效率B组(92.5%)和C组(95.0%)高于A组(75.0%)(P<0.05);治疗后3组LH、FSH均较治疗前下降,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组变化幅度最高(P<0.05);IMT、AFC水平B组和C组高于A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与低剂量或超低剂量相比,标准剂量的激素在改善PMS患者生殖激素、糖脂代谢指标方面效果较好,低剂量与标准剂量对IMT、AFC的改善效果相当,但标准剂量可能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实情选择合适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性生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妇女性健康提供指导。方法对1 958例西城区参加两癌筛查的女性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调查,收集其性生活相关情况,运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性意愿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月经状况、躯体疾病、妇科疾病、萎缩性阴道炎、Greene量表评分、萎缩性阴道炎症状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均与性意愿下降相关(P0.05),其中绝经、子宫肌瘤、萎缩性阴道炎、阴道疼痛、性交痛、阴道瘙痒、心理症状群、血管舒缩性症状群对性意愿下降影响较大(P0.05)。结论月经状况、萎缩性阴道炎、更年期综合征是导致性意愿下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为制订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城郊1 600名35~59岁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相关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70±3.35)岁,84%绝经前发生月经紊乱。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为情绪波动、潮热出汗、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发生率分别为36.75%、34.94%、33.19%、32.38%、31.25%,症状的发生率有年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绝经的低骨量发生率为61.70%(29/47),明显高于未绝经的9.90%(10/101)。体重指数(BMI)随年龄而增加,45~59岁BMI均数>24;慢性疾病发生率也随年龄而增加。55~59岁潮热发生率高达64.26%。年龄大、生活压力大、文化水平高、吸烟、绝经、患有慢性疾病等是影响症状的主要因素。性激素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自我保健,规范应用性激素,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both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and how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lifestyle factors from one state in 1980-1981 to another in 1988-1989 influence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Another aim was to estimate the hazard ratios for all-cause mortality for the changes in lifestyle factors and self-reported hypertens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METHOD: The cross-sectional and the longitudinal analyses are based on the same simple random sample of 3,843 adults, aged 25-74, interviewed in 1980-1981 and 1988-1989 and is part of the Swedish Annual Level-of-Living Survey. About 85%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 first interview participated in a second interview in 1988-1989. Cross-sectional odds ratios, based on a marginal model,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The transitional models were analysed using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ifestyle transitions on mortality. RESULTS: Physical inactivity, being a current or former smoker and obesity (women only) were strong risk factors for poor health either as main effects and/or combined (interactions). There wa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moking, and for women, also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physical activity. Smoking, physically inactive and obese women had about a ten times higher risk of poor health status than non-smoking, physically active, and normal-weight women. The corresponding risk for men was about five times higher. Physically active, but smoking and obese individuals showed only moderately increased risks for poor health status. The transitional model showed that those who were physically inactive in 1980-1981, but did exercise in 1988-1989, improved their health after adjustments for sociodemographic and other lifestyle factors. Continuing to smoke or being physically inactive or having hypertension at both points in time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higher hazard ratios for all-cause mortality (1.6, 1.9 and 1.8,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who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in good status at both points in time. CONCLUSIONS: We found that physical activity protects against poor health irrespective of an increased BMI and smoking. The major clinical implications are the long-standing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not smo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