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长效避孕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2008年北京市农村地区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体检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仍以长效避孕方法为主,宫内节育器使用比例达85.85%;2.妇科病检出率为36.27%,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为36.4%,其他女性人群为33.9%。3.本次体检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10.07%(19419/192,739)。患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94.37%患有1种炎症(18325人),5.63%患有两种以上(1094人);4.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和附件炎的患病率分别为8.55%、4.23%、0.92%和1.15%。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5%、3.81%、2.73%、0.90%;5.生殖道感染,特别是阴道炎高发的年龄组为30-44岁,该年龄组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与阴道炎患病率均较高。结论 1.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与其他女性的患病水平相接近,说明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北京市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和主要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低于全国2007年妇女病查治结果,也低于国内类似研究;3.阴道炎和宫颈糜烂是北京市农村育龄妇女主要的生殖系统疾病;4.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说明目前农村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问题仍较严重,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生殖道感染的检出率为76.57%。其中附件炎的检出率为11.65%,宫颈炎的检出率为38.74%,滴虫性阴道炎及念珠菌阴道炎的检出率分别为16.23%和9.95%。单因素分析发现,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曾患滴虫性阴道炎、不洁水洗澡、性生活次数多、经期有性生活、患病时丈夫态度消极及本人无经济来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曾患滴虫性阴道炎、经期性生活及不洁水洗澡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较高,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盆腔B超、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对生殖道感染者发放调查问卷。结果:38656例中,有32285例患有各种妇科病,患病率为83.52%,生殖道感染27475例,占患病人数的85.10%,其中慢性宫颈炎15 520例,占56.49%;外阴炎970例,占3.53%;阴道炎8565例,占31.17%;盆腔炎2 408例,占8.76%。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未就诊和未正规治疗的比例高,降低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应通过宣传和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甘肃武都县 2乡 6个村的育龄妇女 10 5 0例 ,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诊断所得病例为病例组 ,非病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单因素 χ2 检验、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 L ogis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炎与 3种因素有关 :生育胎次 ,平时生殖道白带增多 ,阴道炎。滴虫阴道炎与 2种因素有关 :生殖道感染知识不了解 ,生殖道瘙痒。结论 :在贫困地区农村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存在多种相关危险因素 ,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 ,减少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050名育龄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同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妇科检查,主要病种有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宫颈炎3种。结果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为72.64%。婚龄短者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较低,生育胎次越多,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越高。同房前丈夫不清洗外阴发生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度是清洗外阴的1.483倍(RR=1.483);育龄妇女平时有生殖道自觉症状(妇科不适)者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不了解术后的知识者与了解知识者比较,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农村贫困地区,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减少生殖道感染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整群分级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所辖乡镇中抽取22个行政村,对3359例年龄22~45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查。结果:有1653例患有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49.21%。其中慢性宫颈炎1044例(31.08%),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等阴道炎患者485例(14.44%)。结论:降低农村生殖道感染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议成立由各级领导参与、科研技术机构为指导、以基层技术服务网络为依托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思明区部分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及无业下岗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情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第二季度思明区开元街道及筼筜街道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及无业下岗已婚育龄妇女6043例进行一年一度的妇科病普查。结果:查出患各类生殖道疾病2405例,患病率为39.80%,其中宫颈糜烂患病率最高为891例,占37.05%;阴道炎888例(滴虫性18例,霉菌性82例,单纯性788例),占36.92%;生殖器肿瘤452例,占18.79%。结论:无业下岗及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需进行强化干预,结合季度查环、查孕及年度的妇科病普查进行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抓好生殖道感染的宣传与咨询服务,强化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坛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状况,为开展RTI综合防治工程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坛市28 615例育龄妇女进行RTI状况调查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率为30.71%,主要是宫颈炎(19.35%)、阴道炎(6.38%)、妇科肿瘤(5.86%)、盆腔炎(2.25%),感染率农村高于城镇。结论:金坛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开展RTI综合防治,提高生殖健康是当前社区保健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李蔚  董海燕  张汝兰  陈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838-2840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造成RTI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及六枝特区新窑乡18个村共367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妇科体检,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75名妇女中,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病、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2.0%、2.6%、0.1%和25.8%。RTIs1036例,患病率为28.2%。性传播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是既往患RTIs病史、孕次和产次增加;内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低、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流产史;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是对象的文化程度、既往患RTIs病史、产次和流产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患RTIs病史是性传播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内源性感染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人流史。结论:贵州省农村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为28.2%,平时生殖道自觉白带异常和有人流史是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和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RTI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铜川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治相关资料。方法:分别在铜川市阿庄乡和铜川市燃气责任有限公司抽取100例育龄妇女对其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00例农村妇女中生殖道感染有40例(40%),宫颈糜烂32例(32%),细菌性阴道炎15例(15%),念珠性阴道炎7例(7%),滴虫性阴道炎10例(10%),外阴炎8例(8%),经对比看出学历高经济条件好妇女患生殖道感染可能性小,未采取避孕措施,洗澡方式是盆浴,更换内裤时间越长,月均性生活次数越多越易患生殖道感染,为危险因素。结论: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农村妇女行妇科病普查。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为了解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提供依据 ,采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 ,抽取四川省新都县下辖的 2个乡农村育龄妇女共 15 0 0名 ,进行结构式问卷访谈、常规妇科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 ,所得资料应用 SPSS 10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 61.2 % ,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的前 4位依次为宫颈糜烂 18.3 %、宫颈肥大 14.5 %、细菌性阴道病 10 .5 %、霉菌性阴道炎 5 .8% ;经统计学分析 ,年龄、经济状况、避孕套的使用和生殖道感染知识的了解程度是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提示 :四川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 ,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应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提倡健康行为 ,以促进生殖健康 ,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患有生殖道感染后的就医意愿以及对生殖健康知识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制订生殖道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和自行设计的"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表",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对3 359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 359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曾经接受过生殖健康检查者占92.17%,有86.75%的人表示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会及时就诊,有83.72%的人对有关生殖道感染知识只是一般了解,其知识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医生,占76.72%,有70.26%表示愿意接受定期的妇女病普查,72.52%妇女希望通过专科医生获取生殖保健知识。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她们非常需要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生殖健康知识和生殖保健服务。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将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纳入主要服务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13.
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48-5049
目的:了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黄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2007年7月由医院对2286例城镇无业、下岗女工和农村贫困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时对RTI患者进行免费治疗,结果统一录入生殖健康档案。结果:RTI总患病率为37.01%,总就医率为53.74%;患病顺位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结论: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依托社区资源,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是防治RTI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鞍山市郊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现状和发病情况以及需求和求医行为。方法:对1 20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相关问卷调查、妇科及乳腺检查。结果: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65.72%,生殖道感染的就医率为54%;而生殖道感染的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相关(P≤0.05,P≤0.01)。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非常普遍,就医率低,相关的保健知识缺乏,进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作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王淑艳  柳升东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71-4572
目的:了解青岛城阳区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并且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对青岛市城阳区两种不同类型的育龄妇女共5560例进行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在内的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在计划生育科患病率为12.11%,妇幼保健科妇女病查体中的患病率为7.36%,合计患病率为11.49%。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年龄大小呈负相关。主要临床症状中白色均匀稀薄分泌物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5.47%。结论:城阳区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人群中合计患病率居各种阴道感染首位,育龄妇女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建议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在进行宫腔操作时应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规检查并作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应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其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1年中有47.7%妇女患有各种妇科疾病,患病后92.2%妇女进行了治疗,在治疗的方式选择上,60%的人选择去医院治疗。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初婚年龄、人工流产。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严重,生殖道患病率高与育龄妇女文化水平低、初婚年龄小及人工流产史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桂梅  王晓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96-4698
目的:了解枣庄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到枣庄市已婚育龄妇女2005年4月~2007年5月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资料。有关数据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生殖道感染(RTI)患病率较高:2312名已婚育龄妇女中,965名患有1种或多种RTI,为41.7%。其中,患1种生殖道感染者占80.3%,患2种及以上生殖道感染者占19.3%。以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分别占25.5%和24.4%。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为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应对易患人群进行普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1 2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为了解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962例晚期孕妇、85例育龄妇女、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和103例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 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16%、3.52%、11.1l%和13.59%。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妇女中均有一定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整群抽取陕西省20 878例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生殖道感染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20 878例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为53.4%(11 141例),其中25.4%的患者自我报告无明显症状。而14.6%(3 052例)的妇女患有2种RTIs,7.4%(1 557例)的妇女患有3种或者3种以上RTIs。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6.1%(5 457例),37.8%(7 893例)和3.9%(810例)。单因素分析,育龄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结婚年龄、流产次数、分娩次数、生殖道疾病史、每周性行为数量、避孕情况以及过去6个月服用抗生素情况都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职业为农民、家庭年收入较低、较多的流产或分娩次数、经常使用抗生素越有可能罹患生殖道感染。结论:陕西省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岳西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岳西白帽、来榜两个乡镇的6个村随机抽取168名已婚育龄妇女及其丈夫(21人),通过问卷及实验室检查获取相关资料;结果: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三种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高达80.9%,已婚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已婚育龄妇女本人及其丈夫卫生意识差等;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作者提出在贫苦地区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