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平  林竹涛 《当代医学》2021,27(32):51-5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要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120例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观察,使用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年龄、职业、家庭收入、文化行为和孩子视力5个单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职业、家庭收入、文化水平和孩子视力均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产生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视力保健知信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对儿童视力健康产生影响,应加大儿童视力健康宣传力度,提升家长知信行水平,重视儿童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2.
雷素姣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10-111
目的探讨本地区早期儿童的气质对其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本地区50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在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中无差异。儿童气质共分为9个维度,其中活动水平、注意力分散度、情绪本质的评分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儿童的气质特征与行为问题有极大的相关性,困难型和迟缓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平易型的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较小。结论儿童气质对学龄期的儿童行为有很大影响,而有效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对儿童保健及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牟红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79-179
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有人对13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36.97%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空间小,缺少玩耍同伴,家长凡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孩子,而抑制了儿童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儿童得不到身心锻炼的机会。加之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认识,且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纠正,久之就造成心理行为问题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干预的措施是提高父母素质,创造家庭健康环境氛围和儿童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和分析南通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在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ek List,CBCL)中国标准化版对南通市随机抽取四所不同等级幼儿园1 102例4~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南通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布情况为:优良26.95%,正常63.88%,不正常9.17%,与国内外报道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5%~20%)基本一致[1-2].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省示范3.47%,一类1.87%,二类16.10%,三类23,81%,省示范、一类、二类幼儿园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三类幼儿园,不同等级幼儿园中,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认为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幼儿园、家庭是否重视儿童心理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情况,是否参加早教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各类幼儿园尤其是三类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袁绍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56-385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禄丰县辖区内乡镇40所幼儿园3岁~6岁学龄前儿童共10220例进行口腔龋齿的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例未发生龋齿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齿保健教育,干预组给予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保健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禄丰县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为31.09%;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家长牙齿保健知识得分和儿童牙齿保健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禄丰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保健知识,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牙齿保健习惯。  相似文献   

6.
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②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家庭环境问卷对 6 0 0名 4~ 5岁儿童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并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③结果 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母健康状况及对儿童的经济投入情况等。不同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 ,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和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 ,并要注意性别差异 ,以便有效地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家长育儿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时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 ,家庭是儿童少年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 ,是他们认识社会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发育。有人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1] ,在影响儿童行为发育的环境因素中 ,教育方式是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明确家长育儿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我们对 60 0名 4~ 5岁的学龄前儿童行为及家长育儿方式进行了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取滨州市六所幼儿园中 60 0名 4~ 5岁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对699名3~5岁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9.76%,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分别为:情绪症状,4.33%;品行问题,9.76%;多动注意力不集中,11.12%;同伴交往问题,6.16%;亲社会行为,12.85%。男童品行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χ2=14.38,P<0.05),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χ2=4.0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监护人不知晓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抚养孩子感到有负担和精力不足、在批评孩子前不给其申诉的机会以及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是儿童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农村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360名3~5岁儿童适应行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与评定量表和自制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360名3 ̄5岁儿童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与儿童的居住地区,母亲文化程度、教育方式,营养状况及小儿月花费有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刀菜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彩取综合措施进行相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呈上升趋势,5岁儿童的患龋率为76.55 %[1],乳牙龋齿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于1999年1月对1 1 55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的主要和可能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防龋工作和口腔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晓莉  代中全 《四川医学》2005,26(11):1248-1249
现阶段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日益增多,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研究表明,儿童气质对其心理和行为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与行为发育和社会生活能力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提供早期干预的依据,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能力及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沙井街道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以便对儿童心理咨询提供科学根据。方法:编制儿童心理行为调查表,通过整群抽样对4024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2024名,女童2000名)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男童行为发生率(14.62%)高于女童(10.40%),男女心理行为发生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问题前三位因素男童依次为攻击、多动、抑郁,女生依次为攻击、分裂、体诉。儿童行为问题主要与家庭状况、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结论:学龄前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高发生率现状与多因素有关,家庭、学校、医院、社会等应共同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结果1877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45%,龋均为3.76,龋齿充填率仅1.09%;恒牙患龋率为0.43%,龋均为0.01,充填率为0。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是一个严重的卫生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人员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发现龋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城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研究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用问卷和评价的方法调查1 795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2%,多为交往不良、焦虑、社交退缩、集体诉述、多动、抑郁及强迫性行为。母亲有孕期异常、管教方法不当、父母责备打骂儿童、儿童气质类型为难养型是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幼儿老师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段瑞凤  孔二延  李军 《包头医学》2011,35(4):197-198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其龋齿的发病状况,实施预防保健措施,达到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按WHO龋齿检查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由检查者提问并记录.结果:本市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62.31%,女童的患龋率高于男童.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减...  相似文献   

16.
妇女儿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正在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发展的行动准则。儿童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儿童学龄前的保健是在社区完成的,从围产期开始,建立母子健康档案,产后访视,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在社区儿童保健中实  相似文献   

17.
农村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了解农村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方法 采用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影响因素问卷 ,调查青岛市市郊 4~ 6岁儿童 6 84名。 3结果 农村学龄前儿童有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6 %± 2 .96 % ,其中男童为 15 .76 %± 3.82 % ,女童为 2 2 .0 9%± 4.44 % ;男童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有体诉、不成熟、性问题及违纪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婴幼儿期疾病、独生子女 ;女童的多动性、攻击性、分裂样及强迫性因子的检出率较高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父亲参与娱乐性赌博、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及出生时体质量等。 4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接受门诊注射的学龄前患儿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门诊注射窒每天接受注射的患儿很多,其中学龄前儿童占80%以上。他们不仅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承受着打针时疼痛。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反应,造成护士不易确定进针位置,使肌肉损伤,针头弯曲等。只有掌握学龄前儿童在注射前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才能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此,笔者对2004—11~12对肌肉注射200例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调查和行为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学龄前语前聋儿童电子耳蜗植入术后的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状态特点 ,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后是否对儿童的行为问题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心理测量量表 (CBCL) ,对 2 1例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儿童与 35例配带助听器儿童进行行为调查 ,累计两组儿童各行为因子分值 ,并作比较。【结果】两组儿童各行为因子分值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结论】与带助听器并已达到正常听力补偿的语前聋儿童相比 ,学龄前已行电子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行为 ,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状态无明显的优势 ,术后长期的言语训练及正确的心理教育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科畏惧症(DF)是对牙科诊治过程的某些环节所产生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恐惧、焦虑和抵抗等。由于口腔内科诊治的特殊性,儿童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及保健极为不利,本文探讨学龄前儿童DF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