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女,52岁,因反复血便6个月余入院.6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呈鲜红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天4~5次,为稀便.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后,血便缓解.1个月余前,患者再次解血便,我院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距肛门20~50 cm处多发密集圆形和椭圆形隆起,隆起物表面光滑.表面黏膜正常,呈透明或半透明,部分呈蓝紫色,部分有新鲜出血(图1).  相似文献   

3.
病例:患者男,45岁,因反复腹痛伴大便不成形10余年,加重2个月于2004年2月3日收治入院。患者10余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脐上阵发性隐痛,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无明显规律性,与饮食无关,同时伴不成形大便2-3次/天,无血性物排出,症状反复发作,但患者未予重视和治疗。2个月前开始自觉脐上腹痛,持续时间较前延长,  相似文献   

4.
正肠气囊肿又称囊样肠积气,是发生于胃肠道黏膜下或浆膜下层的多发性充气性囊肿,呈簇状密集分布,它可累及全消化道,但以小肠和结肠多发。气囊肿发生在结肠,称之为结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coli,PCC)。该病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该病在内镜下诊断并不罕见。现将我院2013-09-2017-07期间收治的3例确诊PCC患者诊疗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结肠气囊肿症的内科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结肠气囊肿症的患者资料,分三组方法进行处理,治疗后3月复查肠镜明确诊治效果。结果直接抽吸引流术、活检钳夹破法组有2名患者在原先治疗处再发结肠气囊肿症,开窗引流术组有1名患者复发一小隆起结肠气囊肿症,C组无患者复发。结论直接抽吸引流术、活检钳夹破法及开窗引流术在结肠气囊肿症的诊治过程中是有效安全的;开窗引流术合并高压氧治疗结肠气囊肿症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3例结肠P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3例临床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腹痛多表现为隐痛或者胀痛.内镜表现包括鹅卵石样气囊肿、葡萄或串珠状气囊肿等,病变累及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甚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2岁,因腹胀、大便次数增多2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肥胖,既往无肺气肿、消化性溃疡等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1年。查体无特殊异常。血、便、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无异常。我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16~45em及90~95cm处见丘状、球形黏膜下隆起(图1),大小0.5~1.4cm,表面光滑,局部隆起表面发红,局部隆起表面稍透亮,基底宽,隆起导致局部肠腔狭窄,肠镜能顺利通过,用活检钳触摸,质偏软,不易压陷。结肠镜下诊断:结肠气囊肿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8岁.因"大便次数增多9个月,脐周痛1个月"于2010年11月20日入我院.患者解不成形大便,2~3次/d,伴脐上阵发性隐痛,持续数分钟后可缓解,无明显规律性,与饮食无关,无血便,无心悸、消瘦,不伴关节痛.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哮喘、腹部外伤、内镜检查及吸烟史,家族史无特殊.外院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性息肉",收入我院欲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9.
肠气囊肿(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又称为鹱样肠积气,是在胃肠道的黏膜下或浆膜下出现的气性囊肿,它可累及从食管至直肠的全部或部分胃肠道,主要发病在小肠和结肠。该病文献报道例数相对较少,而西藏地区结肠气囊肿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并非罕见,故我们对以往检出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西藏地区该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结肠气囊肿症的内镜诊治与分析五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sintest inalis,PCI)是指消化道黏膜下或浆膜下多发的充满气体的囊肿,如仅发生在结肠,称之为结肠囊样积气症(pneumatosis coli)。因其病因不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漏诊和误诊。我院近年来共检出PCI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结肠血管扩张症,有人称之为血管发育不良或动静脉畸形,但与其他发育不良或畸形疾病相比,本病更多见于老年。Boley报道了32例,55岁以上者31例,70岁以上者22例。若以血管发育不良或动静脉畸形相称,则易引起误解,还是采用结肠血管扩张症命名较好。Baer和Boley等人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本症为后天性获得性血管退行性变,故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约为1/14,000。除部分病人原有结肠憩室外,多无明显前置病变。发病机制为:结肠肌肉的反复收缩,导致粘膜下静脉慢性、部分性和间歇性的轻度阻塞,进而发展为静脉扩张、扭曲,并可  相似文献   

12.
对右结肠血管扩张症的认识日益提高,这是因为它是作为老年人下段肠道的出血原因日益常见之故。它是一种血管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性质的病变,具有诊断性的血管造影改变,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多数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伴有皮肤或内脏的血管瘤样病变,几乎经常发生在盲肠或升结肠的近侧段,常为多发性,病变的直径常小于5毫米。外科医生很难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5岁,因下肢浮肿于本院住院.患者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腹部体检无明显异常,B超检查发现直肠壁似有占位性病变而行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近脾曲处有一约3cm×3 cm×3 cm大小的半透明肿物,表面黏膜光滑,活检钳触之有弹性感并可稍改变其形状,见图1,其余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随后在上级医院行超声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气囊肿,用活榆钳钳破肿物表而黏膜后肿块消失.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60岁。因间断腹痛1周,便血2d。患者2014年12月23日旅游途中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休息后可缓解。2014年12月29日早晨腹痛加重,就诊于外地某医院,查血常规:NEUT 83.3%,NEUT#7.18×109/L,肾功能及血淀粉酶未见异常,予抗炎、抑酸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9日下午突发便血,量约50ml,色鲜红,无大便。呕吐2次,呕吐  相似文献   

15.
结肠气囊肿症并绒毛状管状腺瘤癌变一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又称为肠壁囊样积气症,以胃肠道壁内多发积气囊肿为特征,是一种少见病症,1783年由Du Vernoi于尸体解剖中发现,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病例报道,但迄今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我院于2008年7月收治了1例结肠气囊肿症并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癌变患者,经肠镜、CT及手术、化疗等诊治后恢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病例吴××,男,34岁.因发热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午后低热,持续至次日凌晨自行退热,体温在37.5~38℃之间,伴夜间盗汗,并感腹部游走性闷痛.在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体温较前下降,持续3天后体温又复升高,持续在38℃左右.外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肝曲、距肛门38 cm处溃疡,考虑肠结核.  相似文献   

17.
结肠气囊肿病3例苏鲁,康交阳,梁国士,时敏,叶炯阳结肠气囊肿病是一种少见的结肠病变,我们发现了3例,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0岁。腹泻二个月,2~3次/日粘液便,有时带血,暗红色,无里急后重感,伴有消瘦。体格检查:腹部无触痛及肿物,其它系统未...  相似文献   

18.
张竹  吴曦  王薇  许乐 《山东医药》2011,51(16):115-115
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主因"间断黑便2个月余,发现结肠多发息肉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1-2次/d,无呕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纳差。  相似文献   

19.
食管结肠气囊肿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囊肿病多发于结肠,故常称结肠气囊肿病。消化道多处气囊肿病罕见。我院收治一例食管下段,升结肠、乙状结肠多处气囊肿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3岁,因腹泻便秘交替,时有便血2个月,食管梗噎感2周而入院。否认有慢性胃肠病及慢性肺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查大便常规为稀便,隐血试验阳性,粪细菌培养为埃希菌。X线检查胸片未见异常,钡餐示食管下段、升结肠、乙状结肠均可见沿管壁成串或分数排列的局限性圆形气体积聚影,余消化道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约5cm长粘膜多发密集的半球状隆起呈圆形,直径在0.…  相似文献   

20.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咽痛、咳嗽20余天入院。患者于20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咳嗽程度剧烈,呈持续性,间断有咳黄色粘痰,痰量较多能咳出,伴有咽部瘙痒,病程中无发热、盗汗、流涕、咯血、胸痛等不适。病后患者在当地卫生所行输液治疗(头孢类)1周,痰量较前明显减少,但仍有剧烈咳嗽。门诊CT增强检查(图1a-1b)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脊柱旁见不规则肿块,最大截面约2.8 cm×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