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蒋军  冯林  冯多忠 《胃肠病学》2002,7(2):117-118
我院于1996年4月~2000年12月对9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开展有关的检查研究,以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疾病、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及幽门螺杆菌(H .pylori)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我院住院及门诊有上消化道症状的胆汁反流患者954例,其中消化性溃疡或胃癌作胃部分切除者259例(27.15%),其中B-I式术后者71例(27.41%)B-Ⅱ式术后者188例(72.59%);十H指肠球部溃疡(包括球后溃疡)及球腔畸形者157例(16.46%);结石…  相似文献   

2.
王淑杰  徐立宏  王燕 《山东医药》2006,46(16):79-8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反流引起。现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内镜结果及病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0例、女156例,年龄17~80岁、平均43.7岁。均采用FuJinon-250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常规在幽门周围的2cm内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行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有红斑、糜烂,病变以胃窦部明显,镜下有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至胃窦部,黏液呈胆汁样。合并大小不等糜烂204例(55.7%),胃溃疡60例,十二指肠球炎7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食道炎27例。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而胆汁返流又是慢性胄炎的常见病因。我们自1991年门月~1995年9月中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胄炎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1.l对象;本组患者66人,其中男48人,女18人;年龄19~57岁,平均46岁;病程半年~13年,平均4.3年。全部为住院病人,治疗前均经胃镜检查确诊。1.2胆汁返流的分级:①少量:黄色液体从幽门口溢出,镜下观察时每分钟不超过5次,或同时见粘液糊,色带黄。②中量:黄色液体从幽门口溢出,镜下观察每分钟达5~10次,或同时见胃窦部粘膜胆汁染色,粘液糊较多,色黄二③大量:黄色液体从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的内镜表现、相关病因及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胃镜检查确诊的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患者的病因有手术史49例(毕I式46例,毕II式3例)占23.79%,合并胆囊疾患60例(胆囊切除术后32例,胆结石18例,慢性胆囊炎10例)占29.13%,不明原因97例占47.09%,H.pylori阳性者90例,阳性率43.69%。内镜以胃黏膜充血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胆汁附着。结论十二指肠胃反流性疾病呈逐年增高趋势,胆囊疾患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病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我们1992-03/1995-05采用胃大部切除鲁空肠R0ux.Y吻合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21例,术后通过随访观察,发现该术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可以减少十二指肠残端假的发生;保证残胃在无张力下的吻合;避免碱性十二指肠液的反流,预防残胃癌的发生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疗效满意,报道如下:回对象和方法回.回对象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30岁~62岁,平均43岁,病程2a~20a,平均5.5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鲁十二指肠复合溃疡3例,胃溃疡2例,胃癌5例回.Z方法术中根据需要,先做胃大部切除,胃癌则做根治性切除,闭合残胃小弯侧及…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9岁。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20余年。上腹部疼痛又发作一周,呕血4小时伴昏厥一次住院。胃镜检查见胃角中央深大溃疡2.0cm×2.0cm,表面附有黄色苔,边界规则,充血水肿,胃窦粘膜红白相间,蠕动弱,幽门椭圆形,少量胆汁反流。球部明显畸形,胃镜进入降部困难,胃窦大弯侧距幽门1.0cm处见一小洞约0.5×0.5cm,可见少量液体及气泡溢出。胃角溃疡(A2期)、十二指肠球部畸形、十二指肠胃窦窦道形成。手术示:十二指肠球部畸形周围广泛粘连,球部与胃窦溃破形成窦道。十二指肠胃窦窦道形成实属罕见,由…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3岁,因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呕吐半个月,外 院胃镜检查诊断"胃石",碎石、取石均未成功,来我院进一 步诊治。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百"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 史。我院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内被一巨大结石充满,结石 棕黑色,质硬(图1),用网篮取出-0.5 cm直径结石碎块,性 质像胆囊结石,考虑为胆囊结石嵌入十二指肠球部。因结石 太大且嵌顿,未能取出。行腹部超声检查,见胆囊内多发结 石,一较大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球部。收入我院肝胆外科, 于第2 d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切开取石、十二指肠修补术。 术中在十二指肠球部取出一5.8 cm×3.0 cm×2.5 cm结 石,在胆囊取出数块较小结石(图2)。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十二指肠憩室32例,其中男2例,女20例。年龄28岁~64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14例伴呕吐,6例呕吐咖啡样物;黑便7例;腹泻4例;消瘦4例;黄疸3例,发热5例.合并慢性胰腺炎3例;胆总管结石5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憩室溃疡穿孔1例.慈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25例,其中乳头旁21例,外侧4例;横部4例;升部3例.憩室单发29例,多发3例,共38个慈室,最小0.5cm×0.4cm.最大5cm×4cm.慈室局部切除3例;内翻缝合4例;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16例;胃空肠吻合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5例.结果术后随访2a,症状完全消失者27例,占84.4%.症状明显改善者4例,无明显改善者1例.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有顽固性症状或并发症者,经药物治疗无改善者,均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以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术最佳.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4岁.因突发呕咖啡色液体30 ml入院.体格检查:上腹部轻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查呕吐物潜血(++).胃镜检查黏液湖见少量咖啡色液体,胃角见一长蒂肿物凸向十二指肠球部,堵塞幽门口,胃镜勉强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可见一息肉样隆起,当时考虑息肉嵌顿入球部,退镜至胃窦处,以活检钳夹持息肉长蒂颈部将其拉出至胃窦部,见息肉大小约3.0 cm×4.0 cm,表面黏膜粗糙、发红,血管丰富,高低不平,呈分叶状,取2块组织送病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胃食管反流(GER)的X线诊断经验,评价X线钡餐对GER的诊断价值方法儿童GER103例,年龄3岁~14岁,作回顾性分析,钡餐以5min内有3次反流确认为GER,重点观察反流的程度、形式以及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力(廓清)结果根据反流高度分为Ⅰ级(2例),Ⅱ级(42例),Ⅲ级(34例),Ⅳ级(7例)反流的形式分为少量间歇、多量连续及混合3型.食管的廓清力分主动、被动、缓慢3型Ⅰ,Ⅱ级的病例反流形式以少量间歇为主、廓清以“主动”或“被动”为多;而Ⅲ,Ⅳ级的病例以多量连续反流、缓慢廓清为多.在103例中,约有1/3病例有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等合并症.结论X线钡餐检查方法简便,易被接受能直接发现GER,还能估计反流量以及反流物对食管造成的损害.对儿童GER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肠胆反流对胆管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肠胆反流与胆色素结石形成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胆囊息肉组(n=10),胆囊结石组(n= 27)和胆管结石组(n=11)患者48例,术中穿刺获得胆汁标本,行胆汁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测定.另外,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患者41例根据核素检查有无肠胆反流分为反流组(n=16)及无反流组(n=25),随机选择其中26例,比较两组患者胆汁淀粉酶、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胆囊息肉组、胆囊结石组、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0%,81.8%;胆汁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003±0.004)×10-6、 (0.01±0.02)×10-6、(10.12±4.49)×10-6 EU/L: 胆管结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胆汁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16/41例患者检测到十二指肠胆道反流(39.02%),反流组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显著高于无反流组(79 891±91 152 nkat/L vs 582 ±928 nkat/L,P<0.01:86 110±58 255 nkat/ L vs 6 124±7 500 nkat/L,P<0.01;27 789± 13 849 nkat/L vs 15 369±7 533 nkat/L,P<0.01).结论:十二指肠胆道反流可能通过细茵、内毒素、淀粉酶、脂肪酶和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改变,在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胆总管残留复发性结石1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89-09/1996-08应用BD8828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手术后胆总管残留复发性结石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岁~56岁临床表现右上腹绞痛、发热、黄疸6例,腹部隐痛10例,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术,10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肝左叶广泛结石左叶切除、肝脓疡引流术后,术后残留结石9例,复发性结石7例,多发性结石3例,单发性结石13例.结石<1.0cm6例,1.1cm~2.0cm9例,2.5cm结石1例.共22枚结石.9例带T型管碎石.T型管每日引流量600mL~…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0岁。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7年6月27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及手术史。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及腹部肝胆胰脾B超均正常。胃镜检查(图1):十二指肠球部见四个直径0.4cm左右孔圆形隧道样改变,十二指肠乳头显示正常;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窦多发息肉。病理示:胃窦黏膜慢性浅表性活动性炎中度。为了进一步明确球部病变情况,于2007年7月10日在我院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图2),结果提示;钡剂从十二指肠流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临床诊断:十二指肠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男,61岁,主因上腹疼痛、腹胀、恶心1d就诊.患者于2d前进食多个糯米玉米穗后,次日出现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腹胀不能进食,遂前来诊治.患者平素无胃病史,近1周内无进食山楂、红枣、柿子等食物.胃镜检查:幽门口见1.0 cm ×3.0 cm ×4.0 cm黄色长条形结石堵塞于十二指肠球部(图1),质韧有黏性,用异物钳在内镜直视下取出,见十二指肠球部斑片状充血、水肿、糜烂,诊断胃结石、十二指肠球炎.取出的结石色黄、质黏韧(图2),可见糯米玉米粒皮,切开结石可见不完整的糯米玉米粒.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10余年,餐后即呕13d入院。查体:消瘦,脱水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轻压痛,震水音(+)。胃镜检查:胃小弯溃疡,胃粘膜脱垂,胃镜不能通过幽门部。B超检查:胆囊结石。上消化道钡透:胃小弯溃疡,上腹部迷走结石位于十二指肠球内。静脉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诊断:胃小弯溃疡,胆石性十二指肠球内梗阻。剖腹,术中见胃小弯溃疡,十二指肠球部与胆囊粘连成一体,切开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枚直径约2.5cm之结石在十二指肠球内嵌顿梗阻,球部上方僵硬疤痕,胆囊萎缩,胆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置空肠胆道重建、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例胆总管良性狭窄患者切除囊肿及胆总管,用长15cm、保留2条以上系膜血管的空肠行胆道重建;对8例胃底贲门癌、6例胃体小弯癌、1例胃体小弯及幽门前复合溃疡患者切除全胃,用长30cm左右保留2条以上系膜血管的空肠行消化道重建.结果25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及间置空肠坏死、出血、梗阻发生.代胆道者无道行感染,代冒者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无倾倒综合征,仅1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6.6%).结论间置空肠胆道重建或消化道重建主要优点是所有胆汗及食物均通过十二指肠,完全符合人体生理,且吻合口瘘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明显低于文献报告.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6岁。因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3 d入院。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反复发病。3 d前出现上腹疼痛,伴恶心,频繁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后为少量咖啡样液体,吐后疼痛能略缓解,无消瘦,乏力,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入院诊断为幽门不全梗阻,给予胃肠减压后做胃镜检查,镜下见:胃腔内有多量咖啡状粘液附着胃壁,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近幽门处见一大小约为 1.2 cm×0.8 cm×0.5 cm的肿物,色略紫,表面似有微小分叶,有明显的小血管分布,该肿物对着幽门。后行外科手术见:小网膜…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胃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方法: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核素^99MTC-EHIDA测定十二指肠胃反流,胃黏膜Giemsa染色后检测Hp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水平。结果:在42例十二指肠胃反流阴性组中,Hp感染率为83.3%(35/42);28例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性组中,Hp感染率为39.3%(11/28),两组间Hp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p阳性组4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性率为30.4%(14/46);Hp阴性组24例中,十二指肠胃反流率为58.3%(14/24),两组间十二指肠胃反流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中,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胃内Hp感染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息肉56例胃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2007年7月,我们经胃镜诊治十二指肠息肉5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56例均经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息肉的患者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2,4~81岁,平均53岁。其中〈40岁15例,40~59岁20例,≥60岁21例。单发息肉51例,多发息肉5例(其中2颗息肉者3例,3颗息肉者2例)。息肉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者48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者6例,2例球部及降部同时存在息肉。广基息肉48颗,亚蒂息肉8颗,有蒂息肉12颗。息肉直径〈0.5cm者45颗,0.5—1.0cm者14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