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光眼减压性视网膜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当切开前房时,可产生即刻的低眼压。由于眼内压的突然降低引起了一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产生视网膜出血,称之为眼减压性视网膜出血。我们自1992~1997年在做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视网膜出血30例,对可能发生此并发症的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6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37例)和对照组(小梁切除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积血、浅前房、低眼压及前房渗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6例44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小梁切除术.结果:36例手术顺利术后无脉络膜下出血及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并随访6~24月,35例眼压控制在10~21mmhg,其中一眼眼压波动在25~28mmhg之间需局部点降眼压药物.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高眼压状态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如用足量的降眼压药物治疗72h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即应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和保护视功能。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易引起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出血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跟等严重并发症,且手术成功率低。我院2003年7月-2007年7月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2009年6月采用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40例(6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巩膜瓣为5mm×5mm的等边三角形,总结该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术后近期反应及术后视力、眼压的情况。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有前房有轻度炎症反应,前房出血1眼,浅前房19眼,未见脉络膜剥离,视力及眼压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三角形小梁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45只眼),经药物或YAG激光治疗眼压仍高于36mmHg(1mmHg=0.133kPa),予前房穿刺术等处理后,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瞳孔、脉络膜、视网膜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2-18个月.结果 1.视力:术后10d内视力提高者16只眼(35.6%),术后11~20d视力提高者20只眼(44.4%),至随访结束视力无变化者9只眼(20.0%).2.眼压:术后7~12d内高眼压者(24~50mmHg)15只眼(33.3%),对症处理降至正常.3.滤过泡:大多在7~18d形成;远期随访有1例发生滤泡瘢痕.4.并发症:浅前房8只眼(17.8%),包括恶性青光眼2只眼(4.44%),经治好转;前房出血6只眼(13.3%),经治出血吸收;瞳孔后轻度粘连16只眼(35.6%);无伤口渗漏、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5.手术总成功率89.9%.结论 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反应一般都较重,术后恢复及滤过泡形成的时间相对较长,易发生前房出血、浅前房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借助前房穿刺术等,并注意术中轻巧操作及术后恰当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4例,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25~65岁,将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观察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在行小梁切除术时给予丝裂霉素C联合应用,观察组仅采取小梁切除术。结果:研究组采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治疗,通过缝线的调节,使眼压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够形成较好的功能滤泡,减少浅前房的发生率,且术后1个月、6个月的眼压情况明显优于仅使用小梁切除术的观察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中,观察组出现结膜瓣渗漏、前房出血各1例,低眼压2例,研究组出现低眼压3例,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青光眼患者在行小梁切除术时给予丝裂霉素C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滤过道阻塞,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同时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为今后临床此类情况提供应对措施和参考.方法:对在本院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36例40眼青光眼患者眼压不降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统计后发现其中恶性青光眼有9例11眼,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有16例18眼,手术后前房出血的有4例4眼,术前有持续高血压的3例3眼,术后白内障2例2眼,手术方法不佳1例1眼,手术操作失误1例1眼.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比其他情况造成的眼压不降概率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视个体情况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冷凝或玻璃体腔多次注射贝伐珠单抗后二期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3年,20眼眼压控制正常,成功率达76.9%,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先抑制虹膜新生血管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52眼,经多种抗青光眼药物联合治疗眼压难以控制到正常,其中接受小梁切除术20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32眼;术后观察前房和滤过泡形成情况,并通过评估远期眼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种手术的成功率。结果随访3个月。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10眼(50%),条件性手术成功2眼(10%),手术失败8眼(40%),术后7眼发生了浅前房(3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手术成功24眼(75%),条件性手术成功8眼(25%),没有手术失败眼,术后4眼发生了浅前房(12.5%)。根据眼压控制的结果,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低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P〈0.01)。所有患者中无1例发生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四会市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患者77例进行研究,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7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患者中,滤过过强(51.95%)、结膜瓣渗漏所占比例(31.17%)与脉络膜脱离(6.49%)、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5.19%)以及其他(5.19%)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保守治疗51例,治愈率为94.12%;应用手术治疗26例,治愈率为100.00%。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包括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脉络膜脱离等,通过给予相应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例(19只眼)NVG患者,所有患者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注射后5~7 d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行PRP,2周内完成。观察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后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复合小梁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症少。随访至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和PRP治疗NV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小梁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率和治疗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青光眼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G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20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1例(31只眼)。男17例占61%,女14例占39%;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38岁;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时间7~360d,平均(115.16±0.14)d;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复位视网膜,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中: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6只眼(51.6%),原裂孔未封闭11只眼(35.5%)、新裂孔10只眼(32.3%)、玻璃体嵌顿3只眼(9.7%)。结论20G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原因主要是前部PVR,与术中玻璃体、视网膜的正确处理、玻切机负压的设置、眼内填充物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 4 8例 (6 6眼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切口小梁切除术 ,观察术后患者眼压、视力、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随访 10~ 2 0个月 (平均 18个月 ) ,4 5例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平均眼压为17.30mmHg(2 .31kPa)。没有发生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小梁切除术操作简便 ,手术并发症少 ,中远期疗效优于经典的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果3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随诊6~12个月,31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手术成功率为86.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分别施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2例高眼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在对高眼压青光眼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平均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高眼压青光眼治疗期间,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水平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平均眼压均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以我院眼科2005-2011年间资料完整的难治性青光眼33例(33眼)为观察对象,行巩膜瓣层间埋藏式缝合方法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浅前房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操作安全,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8例20眼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并发症等。结果:手术顺利20眼,术后随访2~12个月。术后1月,眼压控制≤21mmHg者16眼(80%),局部用药方可控制3眼(15%),1眼眼压未控制,患者不愿再次手术放弃治疗。术后视力5例未提高(其中4例高眼压持续时间长)、3例下降,12例(60%)视力明显改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暴发性脉络膜大出血、眼底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1眼、虹膜前粘连1眼、眼压或高或低1眼。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这类青光眼病例应积极手术,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