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自制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门诊136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的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2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制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门诊136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的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2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弹力网状绷带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7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2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带绕头1周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拔针时患儿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拔针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留置针意外脱出和患儿皮肤过敏,增加患儿舒适度与配合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规范化竖向贴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126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使用横向无张力贴膜固定,观察组使用竖向无张力贴膜加弹力绷带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效果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规范化竖向贴膜加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头皮留置贴膜发生卷边、松脱和留置针脱出的现象,解决小儿头皮留置针的固定问题,避免患儿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的接受度,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在门诊输液室小儿肢体输液中固定肢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256例进行四肢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夹板与3M胶布固定。观察组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彩色卡通固定板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使用效果及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进行小儿四肢输液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与微弓型卡通固定板固定肢体,可明显减少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且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方法:将儿科门诊输液962例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采用传统的多人按压方法; 观察组642例采用自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的固定效果及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临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固定装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避免了患儿的痛苦,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固定不妥造成的穿刺失败,操作简便易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实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手腕静脉输液保护器在小儿四肢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需要静脉输液的300例患儿据家长的意愿使用普通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成功后使用新型的手腕保护器固定,对照组使用小夹板固定。结果:普通头皮针观察组一次完成输液349次,重新穿刺11次,对照组一次完成输液329次,重新穿刺31次;留置针组通畅情况比较有统计意义。结论:手腕静脉输液保护器应用于小儿四肢末端静脉输液的固定,较普通夹板固定效果,确保了输液通畅,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也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保险"固定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和固定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保险"固定法.观察2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6.9%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和82.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结论 "三保险"固定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明显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方法:将儿科门诊输液962例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采用传统的多人按压方法;观察组642例采用自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装置的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的固定效果及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一隆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固定装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避免了患儿的痛苦,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固定不妥造成的穿刺失败,操作简便易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实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晋云 《全科护理》2011,9(22):1993-1994
[目的]观察改进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5例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肝素帽、盐水封管方法,将3M透明敷贴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观察组55例使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先用输液贴盖住留置针针眼,后覆盖3M透明敷贴,留置期间使用弹力帽作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菌输液接头封管可降低回血堵管率;改进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可有效避免留置针脱出,降低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7月8-21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9月9-22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6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专案改善。比较2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留置时间。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58.405,P<0.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5.572,P<0.001)。 结论 实施护理专案活动提高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延长了留置针使用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3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略低于对照组的10.0%;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 对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时采用弹性绷带固定输液针头法1188例次,并与传统的胶布固定法1300例次相比较,其针头的脱出率分别为2.36%、4.69%,经统计学检验(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弹性绷带固定输液针头法优于胶布固定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对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2007年因呼吸道感染于门诊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2008-2009年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音乐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712,7.613;P〈0.05);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664,6.414;P〈0.05)。结论实施音乐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耗时,保障输液顺利进行,节约护士人力资源,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体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管道缝合固定法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83例和观察组275例,对照组患者引流管和中心静脉置管采用传统管道缝合固定法,观察组应用改良式管道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管道脱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7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为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两组患者局部固定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管道缝合固定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隔输液器在临床应用中所引发的护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3年2—5月出现的324例应用分隔输液器出现回血的患者进行拔针分组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与对照组A各162例。实验组A采用挤压拔针封管法,对照组A采用普通拔针法。将实验组A与对照组A中出现的206例应用分隔输液器过程中产生气泡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B与对照组B各103例。实验组B采用末端排气法,而对照组B采用常规的上行排气法。比较2组拔针及排气的效果。计算在使用输液冲管法时,为滴入剩余药品所用的最少冲管时间。结果应用挤压拔针法的实验组A拔针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末端排气法的实验组B排气效果明显好于采用上行排气法的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点滴系数的方法来计算最短冲管时间可以更好的保证药品进入患者体内。结论挤压拔针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在使用分隔输液器拔针时产生的回血问题;末端排气法可以解决分隔输液器中无法使用上行排气的问题;冲管法与正压卷管法应用在分隔输液器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儿远视性弱视疗效的影响。方法参照患儿及家长的意见,将70例远视性弱视患儿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健眼遮盖法(双眼弱视两眼交替遮盖)和精细作业训练;对观察组患儿行集结成班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在家中由家长督促遮眼及精细作业训练。结果两组单眼及双眼远视性弱视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低度及中度远视性弱视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重度远视性弱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显效率:观察组89.5%,对照组62.0%。结论集结成班式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诊输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诊科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2月)、实施后(2016年3~12月)急诊输液患者各210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输液方式、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43.81%、安全留置针占35.7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9.05%,中心静脉插管占11.43%,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65.71%、安全留置针占15.24%,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8.10%,中心静脉插管占10.95%,2组输液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13,P<0.001)。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0,P<0.001)。 结论 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避免了独立工作存在的问题,可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用于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更佳的固定方法。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头皮静脉置管的320例患儿按人院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头皮静脉留嚣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并将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良反应、拔针时与皮肤毛发的粘连情况、发生留置针脱管例数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60例患儿平均留置针留置时间(109±12)h,无不良反应,仅1例患儿发生留置针脱管,拔管时与皮肤毛发无粘连,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对照组160例患儿平均留置针留置时间(72±9)h,有3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8例患儿发生留置针脱管,拔管时均与皮肤毛发粘连,患儿疼痛、哭闹,家属满意率为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M自我粘缠外科绷带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法优于传统固定法,患儿无不良反应,拔针时痛苦小,家长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止血带负压法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在腹泻合并重度脱水患儿输液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3例腹泻合并重度脱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负压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两组患儿均选择手背静脉作为穿刺部位,观察两组患儿静脉充盈程度.以第一次穿刺即可见回血为穿刺成功的观察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患儿静脉充盈度及穿刺成功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静脉充盈表浅为38.24%,充盈明显和充盈饱满为61.76%,穿刺成功率为89.71%;而对照组静脉充盈表浅为66.15%,充盈明显和充盈饱满为33.85%,穿刺成功率为66.15%.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10.38、10.8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结论 双止血带负压法可明显地提高腹泻合并重度脱水患儿静脉充盈程度及穿刺的成功率,为腹泻合并重度脱水患儿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开拓了一种新途径,对腹泻合并重度脱水患儿输液治疗,挽救患儿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