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93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中及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9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6个月~8年,并发症为囊袋感染1例,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症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1例,电极移位1例。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加强随访,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柏战  杨颖  李际瞻 《安徽医药》2007,11(8):736-737
目的观察95例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并发症。方法对95例不同模式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模式心脏永久起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能有效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充分认识不同模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时预防和处理,可减少其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3.
周缨  谷惠敏  陈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5-259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植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41例高龄(≥80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心室单腔起搏器VVI29例、VⅥR2例、房室双腔起搏器DDD9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I例;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无心脏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电极脱位I例、囊袋血肿1例,经治疗后治愈,无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随访中死亡6例,死于术后2月至6年。结论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并不增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胡剑平  孙建琦  章锡林 《安徽医药》2009,13(10):1230-1231
目的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99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分析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1.11%,其中囊袋血肿5例(5.05%),1例转院治疗,2例经加压包扎后血肿吸收,另2例加强局部消毒和换药,血肿自行吸收;电极脱位致起搏功能障碍2例,经重新调整电极位置后好转;起搏器固定螺丝松动致起搏功能障碍2例,再次手术,拧紧固定螺丝后恢复正常。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5.
心脏起搏器628例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自1984年4月至1999年12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28例(为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与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568例(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学的比较。结果对照组62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17例(2.70%),囊袋破溃3例(0.47%),电极导线脱位2例(0.32%),感染3例(0.47%),起搏器综合征6例(0.95%),导线断裂2例(0.32%),局部肌肉、膈肌刺激2例(0.32%),脑梗死2例(0.32%);研究组568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9例(1.58%),囊袋破溃1例(0.17%),电极导线脱位0例(0.00%),感染1例(0.17%),起搏器综合征3例(0.52%),导线断裂0例,局部肌肉、膈肌刺激0例(各占0.00%),脑梗死0例(0.00%)。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一步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处理原则,注意重视术前准备、适应的选择及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规范操作,做到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晖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149-150
目的探讨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接受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取相应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4例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后改善明显,改为永久起搏器治疗,1例心室骤停患者由于合并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安装起搏器后2d后出现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成功行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病情稳定,10d内康复且安全出院。结论做好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全面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56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施行整体护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信念、价值观等基本因素有了一定得认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期望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某院2009年561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中及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6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电极导管定位指标及参数均较满意,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常见...  相似文献   

8.
龙小青  李越妮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62-1563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度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应认真加强临床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楚强  邹杰 《淮海医药》2008,26(3):198-199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例46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电极移位1例,囊袋血肿1例,肩周炎1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起搏功能障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心功能下降1例,起搏器游走1例。结论改进和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患者术后随访,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世群 《安徽医药》2006,10(8):601-60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年来2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均为单腔起搏器VVI工作方式;感知障碍4例。植入后10个月起搏阈值增高1例;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结论规范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术后患者随访,并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姜会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4):503-504,506
目的 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策略.方法 总结分析13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起搏器并发症情况及其原因,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1.5%,其中电极脱位7例(46.7%),囊袋血肿5例(33.3%),囊袋感染1例(6.7%),起搏器综合征1例(6.7%),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1例(6.7%).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及有效健康教育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最多见,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健康教育,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大严 《中国医药》2014,(8):1117-1119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具体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海口市人民医院201 1年1月到2012年12月13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5/132).主要表现为电极脱位、囊袋积血、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起搏器综合征和囊袋感染,比例分别为16.0% (4/25)、56.0%(14/25)、16.0% (4/25)、8.0%(2/25)、4.0%(1/25).结论 临床中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经常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且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多.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分析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52例,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11.5%),其中术中心跳骤停、室颤各1例,术后血胸、起搏电极移位各1例,囊袋血肿2例.结果 6例并发症均经恰当处理而愈.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能、积极的围手术期管理是防治并发症发生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携带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影响因素和麻醉手术中的管理进行探讨。方法近两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例携带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和麻醉。所患心脏疾病:换瓣4例,冠脉搭桥2例,置人永久性起搏器的原因主要是病窦综合症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维库溴胺和芬太尼。术中均使用单极电烙。结果6例患者中术前将起搏器程控为V00起搏模式1例,对起搏器进行临时程控使起搏心率维持在80--90次/分2例,其余3例起搏模式不变06例患者在手术开胸、取内乳动脉及关胸止血过程中,使用单级电刀和电凝,虽然输出功率很低(25~35J),并应用短脉冲放电,但对起搏器仍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由于问断放电操作,并未对患者循环造成严重影响。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患者术毕均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以备不测。结论掌握麻醉手术中对永久起搏器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并发症,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对携带永久起搏器病人在心脏手术中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器质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强  孟旭  李岩  韩杰  王坚刚 《中国医药》2010,5(6):522-524
目的 探讨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其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共有208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了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168例.消融径线包括3种:标准Cox-Maze Ⅲ手术;改良Cox Mini-Maze手术;单纯左心房迷宫手术.结果 平均射频消融时间(7.1±3.2)min,没有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出现;9例围术期死亡;3例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于术后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发生脑中风及下肢栓塞,总体中风率0.5%.随访5~58个月,与同期施行的单极射频消融组相比,双极射频消融组在术后6个月、12及12个月以上的成功率均高于后者.以末次随访时间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非心房颤动心律为92.5%,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为72.1%;3种射频消融路径组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中,6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示左心房收缩功能恢复率为95.0%.结论 干式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实施简便、安全,耗时短,无论是实施Cox-Maze Ⅲ手术径线,还是改良的消融术式,其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4例患者做好手术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结果6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熟悉起搏器的有关注意事项,如期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提高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护士应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节律异常疾病的有效措施为进行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大量临床事实证实采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纠正患者的异常心脏节律,但是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