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伤寒论>是一部以讨论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狭义伤寒"为重点的外感病学专著.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疾病过程中多见阳气衰微、阴寒偏盛之证.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以寒立论,其研治对象是寒邪为主因的外感疾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是以不少医家认为《伤寒论》治寒不治温,扶阳而不顾阴,以致仲景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显赫医坛,被医家公认,而他存阴的学术思想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仲景不仅重视人之阳气,也十分重视人之阴津,时刻不忘救阴,这一基本精神,贯穿在《伤寒论》的始终。故陈修园说:“《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以‘存阴津’三字为主”,可谓一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俗称"六经"。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问题。历有经络说、脏腑说、阴阳说等。从三阴三阳系统生理和病变、人群体质分类和病变表现方面探讨其实质。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世医家将仲景《伤寒论》的辨证体系概括为“六经辨证”。但《伤寒论》篇中,每病之首并无“经”字,亦不依经脉统摄全篇,而以“三阴三阳”冠之。从字面而言,“六经”很给人一个只是经脉之病的印象,不能全面反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只是沿用已久,人皆称之。究其实质,还是称为“三阴三阳”辨证较能贴切仲景本意。 三阴三阳辨证应包括如下三个内容:1 三阴三阳的概念 三阴三阳不单指某一经脉,它包括: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养阴存津治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伤寒发病、传变过程中,不仅有寒盛阳虚证,亦有热盛津伤证。《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存阴液”的基本精神,在治疗上开养阴保津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张仲景用养阴存津法治疗伤寒,既有补法滋阴生津,尚有将其地汗、吐、下、和、温、清等其它治法之中。既有用养阴药物滋阴生津,尚有不投养阴之品,亦获护阴存津之效,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陈修园先生研究《伤寒论》三十余年,最后悟出“长沙论,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为其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可谓抓住要领。《伤寒论》对“存津液”的途径,有着非常丰富而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在理论上有研究价值,在实践上也是很有成效的,值得深入探讨。经过仔细研究,《伤寒论》存津液的治疗原则,与西方医学有关水、电介质平衡紊乱时,采取的“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  相似文献   

8.
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昼夜,三阴三阳最初是对昼夜时间的进一步划分。哲学范畴的三阴三阳可拆分为"一分为二"的属性论和"一分为三"的时空观两个命题。三阴三阳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涉及时间、空间、属性、程度四个维度。《伤寒论》中三阴三阳以"某某病"形式存在时指代发病时间,单独使用三阳三阴名称时多指代部位或系统,以"某某之为病"形式存在的六病提纲证是病时、病位、病性三者统一的纲领性脉证,对其他病证的辨证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三阳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论治准则,因而在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昔日我院邓绍先先生尝说:“《伤寒论》要紧的是三阴三阳,必须重视和加以研究,才  相似文献   

10.
11.
陈修园对《伤寒论》存津液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修园 (公元 1 75 3~ 1 82 3年 )名念祖 ,福建长乐人 ,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陈修园对伤寒论颇有研究 ,揭示《伤寒论》治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存津液”三字 ,使人茅塞顿开 ,从而进一步理解《伤寒论》治法方药的真谛。由于陈修园对“存津液为治伤寒之要”的阐述多散在对条文方药的注释中 ,本文兹掇其要 ,分析如下 [1]。1 揭示存津液是真诠陈修园研究伤寒数十年 ,将其心得体会在《医学三字经》中总结为“长沙论 ,叹高坚。存津液 ,是真诠。”认识到仲景治法处处重视“存津液”,接着进一步自注云 :“存津液是全书宗旨 ,善读书者 ,读于无…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历代名医辈出,而张仲景及其著作则占有特殊地位。其《伤寒论》一书乃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巨著,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具备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专著,为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乃学习中医者的必修课目。然而,本书文字简朴,医理深遂,不但以条文形式作为体裁,且沿用了汉代以前的“省文”、“倒装”、“插叙”、“举宾略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即所谓“六经”实质的问题,是古今研究《伤寒论》者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古今医家争议最大的问题。综合古今医家之论,计有经络说、脏腑说、六经形层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气化说、证候群说、系统说、综合说等。目前教材基本倾向于综合说,认为三阴三阳,即六经,是三阴三阳相应的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功能的综合体,是伤寒疾病不同病理阶段。三阴三阳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寒外感病临床。但也有不少医家认为,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通过对<伤寒论>中的六时、六病、合病、并病及六病欲解时的探讨,以及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划分,提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并与空间病位相关联,因而认为"六病"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可揭示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发《伤寒论》两套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发生认识论的方法,追溯《内经》关于三阴三阳的认识以及脏气法时的思想,并借此论述《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结果]包括《伤寒例》在内的《伤寒论》全文,拥有两套三阴三阳系统——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和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分别源自《内经》中的《素问·热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属于"天之阴阳",必须"先立其年,以明其气",而知其年运气之变化;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属于"人中之阴阳",用于阐述人体发病及发病部位、疾病发展趋势,其中有阳仪系统、阴仪系统、病发于阳、病发于阴之别。辨六病三阴三阳体系,主四时"客气"而外感六淫;六经病欲解时三阴三阳体系,主四时"主气"而脏气法四时。[结论]《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源自《内经》相关理论。明晰《伤寒论》的两套三阴三阳系统,对于正确理解包括《伤寒例》在内的《伤寒论》全文,具有很好的学术、临床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清末温病学派形成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到底温病学是发展了《伤寒论》,还是诋毁了《伤寒论》呢?毫无疑义是发展《伤寒论》。为了说明此问题,本文拟以温病学说较为完整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剖析之。仿《伤寒论》作法撰《温病条辨》吴氏不仅在温病的辨证、治法和用方上取法仲景,而且写作方法上也是仿照《伤寒论》的。如在《条辨》几例中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  相似文献   

17.
谈《伤寒论》与《温病学》中护阴保津思想附属医院中医科于淑云承德县医院中医科刘雅苹关键词阴液,护阴保津很多人认为《伤寒论》其论重视扶阳气,是否也重视护阴液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观《伤寒论》全书,扶阳驱邪多有论述,然其护阴之法也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伤寒论》“扶阳气”的治疗法则及其途径作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与阐发。而对其“存津液”这一几乎体现于全书的每个章节字里间的微言大法,则论及较少。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一、祛邪不忘护阴保津发汗、攻下、涌吐、利小便是《伤寒论》祛邪疗疾的主要方法。如麻挂之汗治疗太阳表证;承气之下治疗阳明实证;瓜蒂之吐治疗胸膈痰实证以及五苓散之利小便治疗膀胱蓄水证等。然祛邪诸法不当用而用之,或当用而过用之,均有伤津之弊。仲景深究此理,故每于运用祛邪诸法时,始终不忘护阴保津之旨。  相似文献   

19.
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及其实质等方面的问题,历来为伤寒学者所重视。解放以来各地多有探讨。然多散载于各种杂志,难以窥其全貌。本文参考了五十多种书刊杂志,对近三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宋以来历代注家的看法,作了回顾。主要内容有: 一、三阴三阳理论渊源的探讨。在论述《伤寒论》是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意见:①与《素问·热论》、《灵枢·经脉》等篇一脉相承。②只沿用了《内经》三阴三阳的名称,实已赋以新的内容,形成了新的概念。二、六经实质的探讨。(一)首先回顾了古人对三阴三阳的认识。包括经络说、经络脏腑说、六气说、经界说、形层说、八纲分证说、治法分经说、正邪相争说等。(二)综述了建国以来对三阴三阳实质的代表性看法。如脏俯经络气化、病证分类、引用新说三大类型。①脏腑经络气化说包括经络、脏腑、气化分说、结合说、脏腑气机升降说等;②病证分类包括六病说、症侯群说、综合体说、病理层次说等;③引用新说,包括应激学说、时空概念、模糊聚类、数学集合论等。三、综述了三阴三阳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是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同样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并具体地指导立法用方。四、文中还对开合枢与六经关系、少阳病的有关问题,厥阴病问题的探讨等作了概括性的反映。总之,有关三阴三阳问题的主要学术观点、分歧异议、研究动态,可以得一集览,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伤寒论》中心悸相关条文的分析,从心脏的气血阴阳失衡方面阐述心悸的病因病机,以及对仲景治疗心悸经方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心悸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