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7-03/2009-05我科对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坎地沙坦治疗.疗效较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洋地黄、利尿剂治疗充血性心衰(CHF)及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262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2组,对照组128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和利尿黄剂治疗,观察组1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地普利和美托洛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1%和68.8%(P<0.05),即前者对心功能的改善优于传统疗法。结论:在传统药物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CHF基础上,加用ACEI类苯那普利及β阻滞剂美托洛尔是治疗CHF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轻中度蛋白尿(1~3 g/24 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30例纳入研究的患者,2例失访,贝那普利的使用剂量,基础剂量为20 mmg/d,观察时间为20周,根据尿蛋白定量的结果,治疗剂量在10周增加一倍,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常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Scr、血电解质和肝功能,并记录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较试验前明显下降,15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在服用贝那普利40 mg/d出现低血压的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的贝那普利可显著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并呈剂量血压依赖性,使用20 mg/d的贝那普利是较为安全的,当剂量>40 mg/d应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高血压和蛋白尿是肾脏患者的二种常见症状,也是引起肾小球硬化、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控制高血压,减轻蛋白尿就能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苯那普利(洛丁新)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了观察它对肾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根据其程度和持续时间能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良性高血压引起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该文着重讨论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我院用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性肾硬化6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贝那普利与氯沙坦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高达 4 7.6 6 %。大量的临床实验已发现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RASI)能比较成功地降低血压及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但对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早期患者 ,何时应用RASI尚未达到一致共识。本文观察比较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贝那普利 (洛丁新 )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拮抗剂(AT1RA)氯沙坦 (科素亚 )治疗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系 1998~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及专科门诊患者 ,均符合 1985… 相似文献
8.
9.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长期规则有效的血压控制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氯沙坦和福辛普利为两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且均为长效制剂 ,服用方便。本文旨在探讨两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肾脏保护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8月 ,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6 0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18例 ,均符合WHO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年龄 35~ 6 0岁。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30例 )及福辛普利组 (30例 ) ,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基础血压及病理特点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丁新和依那普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但二者对肾功能的影响临床报道不多.本文用上述药物治疗9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并观察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5mg、1 次/日开始,渐加量至患者能耐受,最大剂量迭20mg,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40ml/日静滴,28天为一个疗程,每2个月给予一个疗程.共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及血肌酐值均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问比较(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DN发挥不同作用机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苯那普利(洛汀新)治疗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及蛋白尿的有效性,本研究选择了2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顿服10~20mg洛汀新,疗程为5wk。治疗前后采用了24h动态血压测定(ABPM),且分别检测了24h尿蛋白、血清肌酐、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结果显示:使用洛汀新5wk后,慢性肾脏病人的24h血压均值、白昼及夜间血压均值以及血负荷值(%)明显下降,而正常血压周期性节律(夜间较白昼明显下降)也得到部分恢复。结论:苯那普利对于慢性肾脏病降压切实有效,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对肝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肾脏病变渐进性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5 /6肾切除后 ,每日灌胃苯纳普利 ( 10mg/kg) 12周 ,采用流式细胞术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及Bcl 2、Bax表达情况。结果 肾切除组细胞凋亡及Bcl 2、Bax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 ;苯那普利治疗组细胞凋亡减少 ,Bax表达减弱 ,Bcl 2表达增强。结论 苯纳普利能抑制肾脏病变进展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培哚普利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文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100-100
培哚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高血压,而且具有改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对培哚普利治疗不同程度肾性蛋白尿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同程度蛋白尿的患者60例 相似文献
15.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单侧肾切除的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CEI苯那普利(1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皮质Bax和Bcl-2表达,并观察血糖及尿蛋白、BUN、Ccr等反映肾功能的有关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ax和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Bcl-2增高;苯那普利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Bax/Bcl-2降低。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128-129
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被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Ⅱ)升高,增加了水钠潴留和周围血管阻力,代偿过度,致心室进行性扩张,最终加重心衰.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缬沙坦、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对比观察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2002-05~2005-05内科专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两组:A组51例,其中男34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45~78(62.75±6.25)岁;病程1.5~14.5 a,平均(7.38±1.64)a。B组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72∶1;年龄39~77(63.12±6.28)岁;病程1~13.8 a,平均(7.15±1.70)a。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1)高血压病;(2)出现蛋白尿前一般已有4~5 a或以上持续血压升高(>140/90 mm Hg);(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H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确诊CHF126例患者,治疗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63例。治疗组(A组)仅常规治疗(吸氧、平卧、强心、利尿等);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卡托普利,初始剂量由6.25mg,3次/d,1周后增加为12.5mg,3次/d连用6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ET浓度的变化。结果:卡托普利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6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方法(P〈0.01),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明显降低(P〈0.01),特别是对心衰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CHF选用卡托普利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降低患者血浆ET含量。 相似文献
19.
20.
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充血”症状数月至数年之前虽无症状 ,但已有左室功能障碍 ,静息射血分数(EF)下降 ( <50 % ) ,称为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SHF) [1] 。SHF随时可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积极治疗SHF对防止和延缓心功能的恶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至 1997年 10月在本院诊治的冠心病合并SHF患者 6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3.5( 4 8~ 70 )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见表 1)。冠心病诊断按WHO标准 ,心肌梗死 (距急性期 1~ 6个月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