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监测和评价慈溪市居民健康知识掌握和健康行为形成基本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浙江省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在全市22个镇和街道开展7类人群的健康素养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知识和行为素养。将数据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7类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情况;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情况。结果共调查12 041人,基本卫生知识健康素养比例为84.94%,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素养比例为76.73%。慈溪市居民对"熟悉消防安全通道"等8项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均占90%以上;"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土豆的营养"和"吸烟危害"知晓率较低,均在70%以下;对"毛巾单独使用"和"吃早餐的习惯"行为形成率较高,分别为93.64%和87.68%;而"劝阻吸烟者"较低,只占58.42%。不同人群比较显示,初二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农村人群健康素养最低。结论慈溪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上较高,不同人群健康素养差异水平较大,且对健康素养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一。需加强慈溪市人民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的教育,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苏州市姑苏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烟草流行现状,探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以PPS法和KISH表法相结合抽取姑苏区15~69岁的常住居民420人,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及烟草流行监测"调查问卷进行PAD入户调查。结果 2015年姑苏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20.9%、26.0%、22.8%。25~45岁组、医务人员、无慢性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和是否患慢性病对象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类健康问题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59.2%),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最低(5.1%),不同类型问题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率为26.19%。戒烟成功居民占23.08%,有戒烟行为的占37.27%,有戒烟意愿的占43.64%。吸烟危害知晓率为21.43%,低焦油卷烟危害知晓率为28.57%。结论针对低素养人群、慢性病的干预研究与烟草控制将是今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探讨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越秀区2个街道分别抽取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0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008广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以及知识和理念性健康素养、行为健康素养、技能健康素养3方面问题,计算各道题目的知晓率和综合素养得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发出问卷481份,回收481份,回收率为100%。越秀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90%,综合平均分为(64.18±12.61)分(满分100分),其中知识和理念性平均得分(65.00±14.44)分,行为性平均得分(62.38±12.52)分,技能平均得分(65.48±21.37)分。此次调查显示知晓率最高的题目为"当你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120",达到97.7%,知晓率最低的题目为"被动吸烟会引发的疾病"(多选题),为0。进行单因素分析时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越秀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较多,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自贡市县居民掌握健康素养知识技能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016人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6.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5.6%,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3.4%。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自贡市居民对基本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差。健康素养的干预活动,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苏丽壬  陈炜卿  王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05-3006,3008
目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改善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18~75岁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6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27%,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4.30%。3项总体正确率为81.14%。②女性、低年龄组、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结论泉州市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影响,对薄弱知识可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涟水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情况,为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江苏省健康素养监测方案,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涟水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44.7%,以科学健康观知晓率最高(55.2%),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最低(30.9%),其他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5.0%、52.8%、45.2%;男性知晓率为47.3%,女性为42.2%;15~24岁组最高(49.0%),35~岁组最低(42.7%);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知晓率分别为40.1%、46.4%、52.1%、5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农村地区女性、文化程度较低及3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继续重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港闸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探索社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方法。方法以健康知识讲座、广场活动、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品等方式,对南通市港闸区15~69岁的社区常住居民进行6个月左右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在干预前后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居民的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提高了6.91%;生活方式与行为正确率提高了1.73%;健康技能正确率提高了18.23%。结论居民关注度高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实用简便的健康技能的干预效果好于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谷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为采取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行业三类职业人群共计650人,使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结果职业人群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3.0%;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5%。文化、性别、年龄等多因素影响健康素养水平。三大职业人群对与医学相关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紧急救护知识最低为28.5%;在职业防护知识中,比较关注职业危害的防护培训、设施、用品,而对《职业病防治法》了解甚少,为27.6%;对于健康基础指标、吸烟危害、农药安全等知识人群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5.1%、86.2%、91.7%。在健康行为指标中,食用加碘盐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每年体检,知晓率最低的依然是看病就医,分别为94.7%、85.1%、27.9%;拨打"120"、触电急救等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为94.5%和78.1%。结论应根据职业人群不同特征采取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尤其应增加紧急医疗救护、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储备,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1年9~11月,对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3 180名入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预防保健常识、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的知晓率。[结果]调查3 180人,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0.38%,教育后为96.37%(P<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6.63%,教育后为97.42%(P<0.01);预防保健常识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28.45%,教育后为94.24%(P<0.01);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40.77%,教育后为95.29%(P<0.01)。[结论]在新生入学之初及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相关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的改变,评价健康教育对公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试点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相关内容健康教育1年,教育前后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860人,其中试点村调查436人。效果评价调查干预村335人,对照组240人。试点村干预前后比较,对健康的正确认识态度由40.4%提升到92.5%;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由46.3%上升到67.9%;健康行为形成率由63.9%上升到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居民健康知识、理念、行为、技能四方面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形成状况,掌握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7月对房山区4个乡镇10个社区(行政村)的18~7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15%,其中安全与急救知晓率79.4%、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77.0%、基本医疗知晓率76.7%、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知晓率75.3%、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67.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55%。结论房山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离《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和《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健康素养监测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做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宣传普及工作,探索社区健康素养监测干预方式。方法:以健康知识讲座、行为指导等方式,对无锡市15~69岁的社区常住居民进行3个月左右的健康干预,并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本底调查和干预评估。结果:居民的健康观念持有率提高了5.19%;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9.27%;健康行为与技能形成率提高了14.01%。结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疾病防治及食品卫生知识,更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干预后知晓率有较大提高;简单易学的健康行为、技能短期干预效果好于知识与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生活方式的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1,80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对"高盐饮食会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知晓率最高,为94.4%。知晓率最低的是"吸烟容易引起老年性痴呆等常见症",为55.8%。自身相关指标中,体重的知晓率最高,为93.2%,血糖最低,为47.4%。结论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生活方式状况有待改善,应开展全人群慢性病综合防治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本区居民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兴岛居民对洪灾防病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相关行为的形成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兴岛地区15~6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灾后传染病的认识普遍偏低,除对痢疾是肠道传染病的知晓率达到62.8%外,对其他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均低于41.5%;对能够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认识较高,但当群体出现食物中毒时,31.1%的居民选择自行吃药解决;尚有10.7%的居民在洪灾发生后依然生吃近海产品;对洪灾逃生做法的掌握较好,但对溺水、中暑、骨折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均低于28.9%。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当地居民灾后传染病的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指导,同时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各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顺义农村地区抽取两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样本总量共670人。结果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健康素养知晓率分别为74.68%、69.82%、63.97%,均呈现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以上年龄组的特点。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水平总体不高,未达到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的指标,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青羊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居民掌握的健康素养知识技能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评价健康素养干预活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干预活动开展前后分别对1 020和1 016人进行调查。结果青羊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在干预活动前分别为59.6%、67.5%和80.7%,在干预活动后分别为72.6%、78.8%和88.6%。3个方面的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39.4、39.6,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目标人群实施综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还应继续开展下去,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采用卫生部统一设计的问卷,在全市随机选取8个社区(村)进行入户调查,每个社区(村)调查120人。结果调查1 015人,回收问卷1 015份,有效问卷924份。男性455人,女性469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总知晓率为68.65%,其中,基本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0.5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为64.40%,健康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为70.76%。结论高密市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15~69岁公民救护知识与技能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其中与救护知识和技能相关部分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15~69岁公民救护知识与技能平均知晓率为38.13%,除"知道医疗救助电话"和"正确抢救触电者"两项救护知识和技能知晓率高于60%外,其余知晓率均低于4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人群救护知识平均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和收入水平增加而上升,不同年龄公民救护知识知晓率:20岁~年龄组最高,并随年龄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广东省15~69岁公民救护知识与技能知晓率低,需要大力开展救护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以提高公民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淮阳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干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3个街道居民675人,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淮阳区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为21.6%,知晓率前3位的为安全与急救(60.6%)、科学健康观(50.1%)和慢性病预防(32.3%);知晓率男性高于女性;25~34.9岁年龄组的最高;不识字/识字少居民知晓率最低,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知晓率最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文化程度与职业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居民掌握健康素养知识技能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020人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8.3%。结论还需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步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