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对策依据。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3年期间的鼠疫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调查发现青海田鼠平均鼠密度242.53只/ha,发现青海田鼠鼠体及巢穴蚤类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93.76%),其他蚤种占6.24%;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90%,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1.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970份,获鼠疫菌100株,检菌率0.67%;检验媒介蚤2 484组26 984匹,获鼠疫菌11株,检菌率0.44%;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鼠疫间接血凝检测血清3526份,阳性217份,阳性率6.15%,其中青海田鼠血清阳性率5.60%、犬血清阳性率8.40%。结论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每年均有鼠疫细菌检出和鼠疫血清学检测阳性,说明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持续存在,提示要加强防控鼠疫宣传、培训和监测工作,严防鼠疫在人间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00-2008年青海田鼠鼠疫流行趋势.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 2000-2008年每个年度均发生青海田鼠鼠疫流行;鼠平均密度312.41只/ha;青海田鼠体染蚤率42.57%.蚤指数0.88.青海田鼠巢蚤指数55.89;发现染疫动物6种,包括青海田鼠、牧犬、沙狐、家猫、藏系绵羊和长尾仓鼠,其中活体青海田鼠检菌率0.32%,自毙青海田鼠检菌率22.99%;血清学阳检率6.70%.发现蚤类4科11属19种,其中染疫媒介3种,蚤类检菌率0.054%,包括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五侧纤蚤邻近亚种.结论 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990—2020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体蚤和巢蚤数量变化规律,为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1990—2020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媒介监测数据,使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长爪沙鼠体蚤、巢蚤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20年共检获长爪沙鼠体蚤3 855只、巢蚤4 534只,其中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总占比分别为36.99%和30.23%。体蚤指数为0.07~1.58、染蚤率为4.47%~56.92%;巢蚤指数为0.41~4.07,染蚤率为17.12%~64.58%;巢蚤指数大于体蚤指数(u=5.51,P<0.001)。长爪沙鼠体蚤和巢蚤指数与染蚤率正相关(P<0.001),长爪沙鼠体蚤和巢蚤指数与秃病蚤蒙冀亚种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 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寄生蚤优势种。长爪沙鼠体蚤和巢蚤指数升高是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对动物间鼠疫流行起协同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石渠县蚤类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蚤目昆虫的种群结构。方法:主要通过梳检鼠体,挖鼠巢穴,探獭洞干等方法检蚤,然后按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到种(亚种);结果:在该疫源地不同地区,不同自然地理生境中的10种动物,青海田鼠巢穴以及喜玛拉雅旱獭洞干,发现蚤类4种11属19种(亚种),且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宿主动物间蚤类分布各异。结论:发现该疫地主要宿主青海田鼠主要寄生蚤为细钩黄鼠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喜玛拉雅旱獭主要寄生蚤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高原鼠兔主要寄生蚤为五侧纤蚤邻近亚种和哗倍蚤指名亚种,藏仓鼠主要寄生直缘双蚤指名亚种,青海双蚤和细钩黄鼠蚤,沙狐主要寄生蚤为同鬃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巢蚤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2001—2019年在康保牧场、康保照阳河、张北两面井和尚义大苏计4个鼠疫监测点挖取窝巢并收集鉴定蚤类,统计分析19年间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巢蚤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获蚤6 588只,隶属于3科7属14种,平均染蚤率为45.28%,蚤指数为2.76。2001—2002年和2017—2018年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优势种,其他年份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不同季节巢蚤染蚤率和蚤种构成不同(χ2=6.664和368.701;P<0.05),春季染蚤率最高为47.66%,冬季最低为4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P=0.014);春季和夏季巢蚤优势蚤种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冬季为秃病蚤蒙冀亚种。不同监测点巢蚤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不同(χ2=296.202、20.876和1961.330;P<0.05)。尚义大苏计监测点染蚤率最高,而张北两面井平均蚤指数最高,康保牧场巢蚤...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方法 收集活体达乌尔黄鼠及其窝巢 ,置熏鼠桶用乙醚或汽油将鼠、蚤一并熏死 ,捡蚤 ;鼠洞用法兰绒探蚤棒每洞探 3次 ,收集探到的蚤。直接在显微镜下鉴定或制成玻片标本鉴定。结果 共发现寄生蚤 3科 9属 14种 ,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 ,其次为光亮额蚤、二齿新蚤。染蚤率、蚤指数年度间有较大差异 ,无明显规律。体、巢、洞干的染蚤率、蚤指数在鼠间鼠疫流行的前一年均较高。巢蚤的染蚤率 7月份为最高 ,蚤指数以 5月份为最高 ;体蚤、洞干蚤的染蚤率、蚤指数均以 4、5月份为最高。结论 查清了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河北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间鼠疫流行因素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的分布特征。方法从2001—2019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集并鉴定宿主动物寄生蚤,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监测点宿主动物的染蚤率、蚤指数及蚤类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1—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收集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13 262只,属4科10属19种,平均染蚤率为41.15%,平均蚤指数为1.60。该疫源地混合宿主动物寄生蚤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构成比最高,占46.63%~81.34%。不同季节宿主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和蚤种构成均不同(H=19.149和13.610、χ~2=793.646;P0.05)。夏季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最高,冬季最低。不同监测点中,康保牧场的染蚤率和蚤指数均高于照阳河(Z=3.670和5.823,P0.05)。结论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均较高,建议今后防控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黑线仓鼠寄生蚤情况。方法于2006年4—7月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挖掘黑线仓鼠的巢穴,捕获该鼠体外寄生蚤并鉴定。结果共发现蚤类2科4属7种,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蚤指数为1.41,窝巢的染蚤率为100%,蚤指数为4.25。结论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种类较多,有利于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传播媒介种类。  相似文献   

9.
鼠疫菌是典型的异养菌 ,不同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为了查明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鼠疫菌的营养特性 ,我们对从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菌做了营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实验菌株来源于四川省石渠县俄多玛乡青海田鼠鼠疫菌 19株 ,内蒙古阿巴嘎旗布氏田鼠、长爪沙鼠鼠疫菌各 1株 ,青海省共和县、称多县、都兰县喜玛拉雅旱獭 ,腹窦纤蚤鼠疫菌 3株、鼠疫菌141、EV和假结核菌 0 5各 1株 (表 1)。1 2 最小培养基 选用Lawton配方[3 ] ,氨基酸浓度 (mg/l)为DL -苏氨酸 6…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寄生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方法 收集活体长爪沙鼠及其窝巢,置熏鼠桶用乙醚或汽油将鼠蚤一并熏死,捡蚤;鼠洞用法兰绒探蚤棒每洞探3次,收集探到的蚤。直接在显徽镜下鉴定或制成玻片标本鉴定。结果共发现寄生蚤3科10属16种,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优势种,其次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二齿新蚤、光亮额蚤。体蚤、巢蚤染蚤率、蚤指数均以3、4月份较高。染蚤率、蚤指数年度间有较大差异。但无明显规律。结论 查清了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爪沙鼠寄生蚤的种类、构成、季节消长,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河北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间鼠疫流行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地震前后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媒介蚤类种群变化,为做好鼠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 统计、分析四川省2005-2011年期间的鼠疫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 调查发现青海田鼠平均密度191.43 只/ha,地震前后媒介蚤均以细钩盖蚤为主,占67.34%和61.56%,直缘双蚤指名亚种次之,占30.82%和38.12%,青海田鼠寄生蚤染蚤率地震前的9月(54.2%)和地震后的6月(55.24%)较高,而蚤指数以震前的9月(1.00)和震后5月(1.29)较高,染蚤率或蚤指数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检验媒介蚤8种、12 922匹,分离鼠疫菌3株,感染鼠疫的媒介蚤为细钩盖蚤.结论 地震前后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蚤类种群有一定变化,地震前后染疫媒介蚤均有细菌分离,说明青海田鼠动物鼠疫持续存在,提示继续加强监测,严防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为河北省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整理2000—2017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体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7年共检长爪沙鼠3 739只,带蚤长爪沙鼠1 016只,检获各种蚤1 813匹,隶属3科8属15种,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分别占41.59%和36.68%。长爪沙鼠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季节消长趋势整体十分相似,全年呈单峰型。长爪沙鼠体蚤多样性、均匀性较为稳定,波动幅度较小,生态优势度在2011年之前较为稳定,2011年以后波动较大。优势度2005年、2010—2011年、2014—2017年出现小高峰。结论长爪沙鼠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季节消长趋势明显,长爪沙鼠体蚤均匀性较低、优势度较高时,更容易发生动物间鼠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蚤的组成与分布状况,并对鼠疫菌进行检测,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并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应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鼠体等动物的鼠疫感染状况。结果该疫源地的啮齿动物共有2目3科11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平均鼠体染蚤率、平均蚤指数和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3.24%、27.09%、0.95和0.74,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6;共培养鼠5398只,分离出10株鼠疫菌,用间接血凝试验检出2份阳性鼠血清和24份指示动物血清。结论隆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每年的4、10月是最适灭鼠期,2-10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克拉玛依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春季、秋季大沙鼠染蚤率及其体外寄生蚤的种类和蚤指数,为本地区鼠疫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大沙鼠采用一日弓形夹法进行采集,捕获后单只装入鼠袋,带回实验室鉴定鼠种,捡蚤并分类鉴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地区春季大沙鼠染蚤率为100%,平均蚤指数为28.49;秋季大沙鼠染蚤率为93%,平均蚤指数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1,P0.01)(t=7.355,P0.01);大沙鼠鼠体梳检寄生蚤5属9种,臀突客蚤Xenopsylla minax占78.92%;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春季大沙鼠染蚤率和体蚤指数高于秋季,臀突客蚤为优势种。加强春季鼠体寄生蚤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并且通过自然染疫的媒介昆虫蚤的叮咬而传播.目前,青海省存在有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即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和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种类型的疫源地境内自然染疫的蚤类有9种,即斧形盖蚤(Callopsylla dolabris)、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腹窦纤蚤深广亚种(Rhadinopsylla li ventricasa)、人蚤(Pulex irritans)、红羊新蚤(Neopsylla hongyangensis)、圆指额蚤上位亚种(Frotopsylla wagneri superjecta)、原双蚤指名亚种(Amphipsylla primaries primaris)、直缘双蚤指名亚种(Amphipsylla tuta tuta)、细钩盖蚤(Callopsylla sparsil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情况进行风险分级。方法 对内蒙古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总体数据7个监测指标(鼠密度、鼠体染蚤率、鼠体蚤指数、巢穴蚤染蚤率、巢穴蚤指数、洞干蚤染蚤率、洞干蚤指数)利用Matlab软件中最优回归子集法进行风险分级,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12年动物鼠疫流行的风险。按照检出鼠疫菌为流行(y=1),未检出菌视为不流行(y=0),将风险分为流行、高风险及不流行3级,若预报值y>2/3,预报为流行;若预报值y<1/3,预报为不流行;若1/3≤y≤2/3,预报为高风险。结果 对风险分级采用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当y>2/3时预报流行的拟合率均为100%;回归模型的回归因子≥4个时,y<1/3时预报流行的拟合率均为100%;1/3≤y≤2/3时预报流行的拟合率约为50%。结论 风险分级预测结果表明2012年达乌尔黄鼠疫源地不会发生动物鼠疫流行,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当年实际并未检出鼠疫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龙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体外寄生蚤的季节多样性,为该区域鼠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春、夏、秋、冬四季,按照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植被带和生境选取8个样地,采用夹夜法捕获小型兽类并收集其体外寄生蚤类,对蚤类群落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蚤类1 031只,隶属于3科8属12种,夏秋季节蚤类的捕获数量高于冬春两季,不同生境(林地和耕地)蚤类优势种排序和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林地四个季节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高,为1.452 0,夏季最低,为1.169 3;均匀度指数以秋季最高,为0.791 9,冬季最低,为0.576 3;而耕地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秋季最高,为1.3962,春季最低,为0.979 9;均匀度指数以冬季最高,为0.771 4,夏季最低,为0.681 0。结论蚤类群落在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生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季节分布格局,反映夏、秋季节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更适合蚤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宿主型的昆虫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更为复杂,对特新蚤指名亚种的重点监测对该疫源地鼠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内蒙古新蚤属的种类、分布、宿主及鼠疫流行病学意义,为内蒙古蚤类的防制提供其可参考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蚤类鉴定按刘俊、石杲主编的《内蒙古蚤类》进行鉴定。结果内蒙古新蚤属发现6种蚤类。结论在内蒙古新蚤属的6种蚤类中,近代新蚤东方亚种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和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二齿新蚤、阿巴盖新蚤是疫源地的次要媒介,其它染疫者可视为偶然媒介。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鼠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 263只,总鼠密度为13.24%,其中褐家鼠占64.45%,黄胸鼠占14.31%。啮齿目动物3 050只,分1科3属8种;食虫目动物213只,为臭鼠句鼠青1科1属1种。检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19%,总蚤指数为0.65,其中黄胸鼠染蚤率为48.05%,蚤指数为1.79。鼠体表蚤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采集2 751份鼠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广州鼠疫疫源地仍处静息状态,但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北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达乌尔黄鼠寄生蚤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疫源地动物疫情的预测预警和预防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 应用Excel 2010对达乌尔黄鼠鼠体蚤、洞干蚤及窝巢蚤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运用集中度法对寄生蚤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81—2020年共计获蚤20 575只,隶属于3科8属15种;达乌尔黄鼠优势蚤种为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占73.70%)和光亮额蚤(占14.46%),阿巴盖新蚤(占5.68%)和二齿新蚤(占4.65%)为常见种;体蚤与巢蚤的染蚤率均高于洞干蚤染蚤率;体蚤(M=0.7)、洞干蚤(M=0.7)和窝巢蚤(M=0.9)均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1981—2020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达乌尔黄鼠体蚤和窝巢蚤的染蚤率高于洞干蚤染蚤率,体蚤、洞干蚤和窝巢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疫源地灭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