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配合穴位敷灸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膀胱痉挛程度、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2例我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发生膀胱痉挛的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使用耳穴压丸配合穴位敷灸加常规护理,每天按压耳穴压丸3~5次,同时配合穴位敷灸每天1次。对照组37例使用常规护理。连续护理3天观察疗效。结果:耳穴压丸配合穴位敷灸在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程度及疼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丸配合穴位敷灸是改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程度和疼痛的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迪  王明  刘跃新 《北京中医药》2018,37(9):885-887
目的探讨耳穴埋针疗法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选取需行TURP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30例。耳穴治疗组术前1天置入耳针并持续刺激,药物治疗组手术当日(术前)晨起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记录2组术后7天内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VAS评分以及冲洗液转清时间。结果耳穴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膀胱痉挛VAS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埋针疗法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法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探讨耳穴压丸对胃肠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36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耳穴压丸治疗,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腹胀、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治疗组胃动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丸可以改善体外循环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常见的症状之一,而良好的镇痛能有效地控制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我们采用耳穴压丸联合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疼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89例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手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资料. 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8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1例延期出院.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和正确的膀胱冲洗方法及引流管护理是减轻膀胱痉挛疼痛、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耳穴压丸防治儿童近视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对 9~ 1 0岁小学生近视眼共 2 0 0只眼进行耳穴压丸治疗 ,并对其中 2 0只眼作了远期疗效观察 ,获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9~ 1 1岁小学生 1 0 0名 ,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 0名 1 0 0只眼 ,其中男性 5 2名 ,女性48名平均视力 4.6,其中 2 0只眼经治疗后再进行预防近视复发贴敷。2 诊断依据( 1 )远视力下降 ,近视力正常 ;( 2 )凹球面透镜矫正 ,使视力增进 ;(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 ,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 4 )可伴有共转性外斜。3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将胶布剪成 6× 6mm小片…  相似文献   

7.
耳穴压丸法治疗失眠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与中药封包联合使用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联合中药封包法干预。比较两组排尿时间评分、膀胱叩诊评分、排尿状况评分、小腹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排尿时间及膀胱叩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排尿状况及小腹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耳穴压丸法联合中药封包可显著提高肛肠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神经衰弱常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主要表现为乏力、易疲劳、易激惹、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此病临床症状不一,发病缓慢,时轻时重。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压丸的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常可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一般资料本组共2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艾灸对膀胱痉挛发生率、痉挛程度、疼痛情况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72例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两组术后均行常规干预,实验组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艾灸治疗。结果: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且膀胱痉挛程度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艾灸可降低TURP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缓解痉挛程度及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盒灸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膀胱痉挛、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2例我科已行前列腺电切术,发生膀胱痉挛的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盒灸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际完成试验72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8例。均每天盒灸护理2次,连续护理3天观察疗效。结果:盒灸护理法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疼痛及出血情况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盒灸护理是改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疼痛及出血情况的一种操作简便、无痛苦、费用低廉、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镇痛泵、口服和/或肌肉注射解痉镇痛药物、利多卡因冲洗液冲洗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口服解痉汤、解痉散瘀汤点滴灌肠。两组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持续冲洗、拔管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膀胱持续冲洗、拔管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有效地减少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 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膀胱痉挛分为痉挛组(31 例)和非痉挛组(49 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姓名、性别、冲洗液加温情况、尿管气囊注水体积、切除肿瘤体积、低顺应性膀胱或(和)不稳定膀胱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临床资料,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顺应性膀胱或(和)不稳定膀胱、SAS 评分≥ 50 分、冲洗液没有加温和尿管气囊注水体积 40 mL 是患者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后患者 SAS 评分、尿管气囊注水体积、冲洗液加温、低顺应性膀胱或(和)不稳定膀胱是其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可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TURP联合手术去势及抗雄激素药物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33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TURP联合手术去势及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IPSS评分、PSA水平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改变情况。结果手术3个月后本组病人的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等临床显著改善;IPSS评分和血清PSA水平显著下降;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TURP联合手术去势及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合并有下尿路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前处理和手术要点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对3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病变患者的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术前充分处理其合并症,经膀胱实施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病变,34例患者手术过程均较为平稳,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排尿通畅无残余尿。结论:经膀胱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病变,较经尿道手术操作更容易,能缩短手术时间,特别是能顺利处理经尿道不能完成的复杂的膀胱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不稳定膀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以术前3天开始少腹逐瘀汤灌肠,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术后24小时尿动力学评价不稳定膀胱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比较两组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少腹逐瘀汤灌肠预防TURP术后不稳定膀胱效果优于对照组,本方法符合传统中医理论,亦符合现代医药学理论,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针刺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经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 <0.05)。两组经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期,以治疗20 d、30 d后较为明显(均P <0.05)。结论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针、酊剂结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57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针、酊剂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埋针结合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针结合酊剂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挛合剂治疗脑梗塞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2例脑梗塞偏瘫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口服解挛合剂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西药巴氯芬。以新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评定。结果:经30天观察,治疗组在解除中风后肌痉挛方面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84.8%,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20.
吕灵仪 《四川中医》2011,(7):112-113
目的: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其病程。方法:肛周脓肿根治术后,试验组采用三七血伤宁散纱条局部创面引流、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局部创面引流。结果: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97.1%,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1.6%。两组疼痛渗血持续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七血伤宁散纱条能止血镇痛、祛瘀生新,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