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118例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9例。分别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检测婴儿出生和12月龄时HBsAg和抗-HBs水平,比较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结果婴儿出生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47%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月龄随访时,接种10μg和20μg乙肝疫苗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和1.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3.1%和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μg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无/弱应答率高于20μg组婴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vs 33.9%,P<0.05)。结论 20μ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10μg乙肝疫苗,对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建议接种20μg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
50名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儿,用国产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采用0、1、6三剂方案,每剂20μg/ml,肌肉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1、3、6及12个月时,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20%、44%、72%与82%;S/N 均值分别为4.98、20.85、60.79与86.72。6月龄时,16名 HBeAg 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 全部阴性;34名 HBeAg 阳性母亲的婴儿,6名 HBsAg 阳性,占17.6%(6/34),可降低婴儿 HBsAg携带率76.5%。根据血清学检测,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反应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接种2~15岁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丹阳招募1 288名2~15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随机入选为试验组(649人)及对照组(639人),按0,1,2月程序分别接种10μg和5μg剂型康泰公司生产的酵母乙肝疫苗。于第1针接种前及接种后1、2和3月时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指标,计算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全程免疫后1月时试验组人群抗-HB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 375.0mIU/ml vs 854.69mIU/ml,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抗-HBs阳转率均呈现较高水平(99.68%vs 99.00%,P〉0.05)。结论 10μg剂型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抗体水平显著优于5μg剂型疫苗,适用于2~15岁青少年儿童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85年开始对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 HBV 血清学指标检测,阳性携带者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随访观察,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1985年8月到1986年5月为分娩前1~3个月孕妇检查肝功、HBsAg、HBeAg、抗 HBe。选择 HBsAg 阳性(单阳)性及 HBsAg 阳性与 HBeAg 阳性(双阳性)产妇,采集部分胎盘血,脐血和新生儿血检测HBsAg。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生后1及6月分别肌注1ml 乙肝疫苗。二、疫苗;由北京生物制品所提供,每支含 HBsAg10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不同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008-2011年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2种不同国产免费乙肝疫苗,按0、1、6程序全程接种,检测血清抗-HBs。结果抗-HBs阳转率中,156名新生儿接种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为94.00%,122名新生儿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为98.36%。结论在新生儿中接种不同国产的乙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均很高,但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好于接种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6.
我们观察国产乙肝疫苗效果,选择经ELISA法检测乙肝5项标志均阴性的2~6岁儿童,随机分成5组,1组皮下接种疫苗10mg;2组肌肉接种10μg;3组皮下接种5μg;4组肌肉接种5μg;5组皮内接种2μg。采用0、1、6月三针免疫程序。乙肝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514~2,含量10μg/ml。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220名和HBsAg阴性孕妇180名,分别纳入HBsAg阳性组、HBsAg阴性组,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6年8月31日,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对比血清学指标和母婴阻断情况.结果: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同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HBsAg阴性组中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与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比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高(P<0.05).结论:针对HBsAg阴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实施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针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取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76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进行HBV标志检测。母血HBeAg和PHSA-R阳性率分别为48.9%和52.9%。婴儿脐血HBsAg阳性率9.8%(27/276)。对276例新生儿按0、1、3、6月程序,每次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0μg进行阻断研究。生后9月龄,脐血HBsAg阴性组212例抗-HBs阳转率86.8%,随访24月龄时抗-HBs阳性率91.4%。脐血HBsAg阳性组27例抗HBs阳转率51.9%,9例HBsAg持续阳性。母血HBV标志和婴儿性别对疫苗阻断效果无明显影响。抗-HBs阳转组婴儿血清PHSA-R和HBV-DNA检测均阴性。表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究竟哪种组合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最优,提高广州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方法。方法:2003-2004年,应用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及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不同剂量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1489人,其中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免疫816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73人。结果:使用各厂家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7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2.40%,GMT为175.39,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为91.67%,GMT为174.02;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首针免疫后12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81.7%,GMT为77.02;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83.52%,GMT为76.40。有效抗体阳转率在两种疫苗中均相似。5μg、10μg、20μg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存在明显区别,结果显示免疫效果与疫苗剂量间呈正相关。结论使用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的保护率达到国外同类疫苗水平,从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考虑,建议北京酵母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1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5μg或10μg;CHO疫苗首针免疫最好使用20μg,其后两针可选择10μg。  相似文献   

10.
<正>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能够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又可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早有报道。本文主要对400名新生儿采用乙肝疫苗单纯注射和乙肝疫苗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注射的两种不同免疫方法进行效果对比。1 接种对象1991年2月~1992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400名新生儿为免疫接种对象。2 检测试剂及免疫按种物2.1 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检测HBsAg和抗-HBs酶标试剂盒,批号分别为910822和950710。2.2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肝疫苗(10μg/ml)和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ml),批号分别为910320和90122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坏试验中不同浓度HBsAg对消毒剂效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HBsAg采用定性破坏试验和定量破坏试验。观察HBsAg的破坏程度,确定对消毒剂效能的影响。结果:通过HBsAg定性破坏试验。证实HBsAg酶标检测试剂盒灵敏度为1ng/ml,有效氯含量为500ml/L,加入HBsAg悬液的浓度为100μg/ml,作用15min S/N值<2.1,当加入HBsAg悬液的浓度为30μg/ml时,作用30minS/N值仍>2.1,通过HBsAg定量破坏试验,证实当消毒剂的作用浓度相同时,HBsAg悬液的浓度为10μg/ml,作用15min,HBsAg残余量较作用6min时下降78.02%,而HBsAg悬液的浓度为32μg/ml时,只下降了60.19%,结论:所使用的HBsAg浓度越低,消毒剂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有效时间将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2.
乙肝疫苗可有效的予防HBV感染已为大家公认。Wismans报导许多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常规接种(即0、1、6月程式,每次20μg量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92~99%的人产生有效的的(即抗-HBs>10IU/L)对HBsAg的抗体应答。国内使用乙肝疫苗有效率与此相似。 HBV感染遍及全球。1987年伦敦国际肝炎会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2.8亿。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约8~15%,HBV总感染率60~80%,HBV持久感染者转化肝硬化或/及肝癌者很多。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很重要。1987年WHO提出要在全世界推行本疫苗计划免疫,到2010年时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共144例,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72),其中观察组采用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对照组采用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2组新生儿的免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抗-HBs阳转率为98.61%(71/72);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90.28%(65/72),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转阳率均相对较高,但接种10μg/剂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效果会优于5μg/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青少年HBsAg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工作,切实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笔者于1999年1月对某技校516名新生进行HBsAg检测和肝功能检测,并对HBsAg阴性者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和接种后血清HBsAb随访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516名中,男323名,女193名;年龄15~18岁。用一次性注射器取空腹静脉血2 ml,迅速分离血清,测定HBsAg和肝功能。   1.2 试剂与疫苗 HBsAg和HBsAb用ELISA诊断试剂盒,珠海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乙肝疫苗酵母重组系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980829-1。   1.3 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对HBsAg阴性的学生采用0、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5 μg,选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半年后进行血清HBsAb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15.
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乙肝疫苗的研制,已取得肯定的效果。本文就有关情况作一简介。一、血源乙肝疫苗 (一)制备:现在使用的血源乙肝疫苗即纯化灭活血源HBsAg疫苗,又称血源乙肝亚单位疫苗,系从富含HBsAg的血清或血浆,经浓缩、纯化,再经胃酶处理,加热和加1:1000~1:4000甲醛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接种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成功率和效果。方法选择我县200名16岁以上已进行乙肝疫苗免疫且没有抗体产生的人群,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20支,批号20100732-1,一针接种后1个月采血,进行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接种人群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接种一针后1个月,阳转率达98%,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0.88 mIU/mL。结论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安全性良好,免疫成功率高,可用于成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TRFIA)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5 8份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标本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结果 :急性乙肝组血清HBsAg的含量为 2 0 . 8± 18 . 5 μg/ml ,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HBsAg含量分别为 5 . 3± 8 . 7μg/ml ,4 . 5± 7 . 2 μg/ml ,4 .1± 6 . 3 μg/ml,与急性乙肝组相比较差别显著 (P <0 0 1)。HBeAg(+ )组HBsAg含量为 2 6 .8± 18 . 2 μg/ml ,抗HBe(+ )组HBsAg含量为 3 . 6± 4 . 1μg/ml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 . 0 1)。结论 :采用TRFIA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直观地反映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结合乙肝其它血清学指标检查 ,对乙肝的病程监测及药物疗效判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曾捷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52-354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200IU(200IU/ml),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同时在出生后24h内注射HBIG200IU,然后在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每次10μg。B组:258例产前未注射HBIG和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的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在0、1、6(30μg、30μg、30μg)月龄只用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免疫。A、B两组婴儿都分别在0、3、6、9、12、24月龄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同时随访。结果A组的宫内感染率为3.25%,B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A组没有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婴儿,而B组中有7例婴儿发生慢性HBV感染,B组婴儿发生慢性HB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χ^2=4.41,P〈0.05)。结论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程感染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乙肝疫苗对乙肝的预防有一定效果,但究竟如何才是合理使用?具体如何接种才好?有的患者已患乙肝再用乙肝疫苗想作为治疗是否有效? 乙肝疫苗有血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为血源疫苗.乙肝疫苗注射后可使90%以上人群产生抗体(抗—HBs),从而获得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而且慢性乙肝病毒(HBsAg)携带者极高,1979年调查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因此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大面积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经2至3年免疫效果的追踪随访,并具体分析了151对HBsAg阳性及阴性母婴注射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认为母体的HBsAg携带状态对婴儿注射疫苗后的抗-HBs应答效果明显相关。注射30μg组与10μg组相比,前者HBsAg保护率及抗-HBs阳性率均高于后者。疫苗注射的保护效果逐年下降,当保护率低于60%时,应给予加强注射。值得指出的是约有13~15%婴儿对疫苗无抗-HBs反应,故如何保护HBV易感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