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包括非创伤急症、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32例损伤控制性手术及16例行常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对比2组患者术后表现及康复情况.结果 损伤控制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的体温、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急、重病症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包括非创伤急症、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32例损伤控制性手术及16例行常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表现及康复情况.结果?损伤控制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的体温、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急、重病症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意义及膈下感染的预防,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3年7月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一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与APT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医院感染及并发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损伤控制性手术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及APTT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率4.17%、膈下感染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30.43%、膈下感染率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的进行止血,并做好术后在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实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实行损伤控制性手术60例,其中治愈54例,死亡6例,包括2例因肝大部碎裂无法止血死亡,1例合并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肝叶切除术后死亡。(2)术后并发肝脓肿4例,膈下及肝创面感染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2例。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够达到快速、简单及有效的止血目的,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创伤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机体脏器的功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脏外伤并发腹腔感染的诊治方法,以期为肝脏外伤并发腹腔感染的预防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0年1月-2012年9月64例肝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保守治疗,57例行手术治疗,均予预防性抗感染、保肝、营养等治疗方法.结果 64例患者中23例出现腹腔感染,感染率为35.9%,其中单纯性肝脏外伤患者无并发腹腔感染,合并胃肠道损伤的肝脏外伤患者中并发腹腔感染率为85.7%,AAST Ⅳ级患者中腹腔感染率为51.5%;共培养出病原菌41株,其中,位居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5株占36.6%、粪肠球菌10株占24.4%、屎肠球菌8株占19.5%;23例腹腔感染患者中,22例治愈,治愈率为95.65%.结论 复杂肝脏外伤尤其是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较易并发腹腔感染,采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微创手术、综合治疗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和治疗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在临床急救中采取出血控制、污染控制、关闭腹腔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ICU复苏后,再行确定性手术,观察本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DCS组中,95例在ICU复苏治疗后实施确定性手术,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6.4%,15例死亡,死亡率为13.6%。DCS组患者ICU复苏后的Apache-Ⅱ单项评分(APS、YS、CPS)及总评分均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0.05;DCS组ICU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pH值均显著高于复苏前(P〈0.05),PT值显著低于复苏前(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CS组ICU复苏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pH值、P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过程中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有助于减轻创伤应激、节省手术时间、纠正创伤三联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创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闭合性胰腺创伤病人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后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病人均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监测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营养状况指标,统计分析营养支持应用情况、住院时间、预后、并发症等临床数据. 结果:38例闭合性胰腺创伤病人中,手术37例,非手术治疗1例,治愈率为97.4%(36例),死亡2例.手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处理胰腺创伤结合早期营养支持,能预防胰腺创伤病人创伤后营养不良的风险,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部外科大手术后患者体温变化规律,总结护理措施,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700例行腹部外科大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研究样本手术前平均体温高于手术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的研究样本完成手术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患者在完成腹部外科大手术治疗后存在着比较大的体温波动,发热与低体温患者比例较高,为了加速患者康复,对各种不良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为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手术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9.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理念在严重创伤救治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在战场救治中的应用尚未明确。本文认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策略是战场伤员救治的需要,是完善救治阶梯的需要,是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需要。我军应对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策略作进一步调整,加强前沿手术力量建设和使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47例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DCS救治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情况.结果 全组治愈41例(87.23%),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3例(6.38%),肠瘘、胆瘘、胰瘘各1例(各为2.13%),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6例(12.77%),死亡原因均与手术无关.结论 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积极采用DCS,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肿瘤性食管穿孔治疗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非肿瘤性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颈部食管穿孔采用食管切开异物取出及局部引流,胸部食管穿孔伴纵隔感染较轻者,行食管一期缝合.纵隔感染严重者,采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无法耐受开胸手术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空肠造瘘术.结果 本组死亡5例,1例术后4 d因重症复合伤、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而死亡;2例中毒症状严重,感染无法控制死亡;1例因发病后5 d才手术,感染严重,终致MSOF而死亡;1例因严重的胸腔及肺部感染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根据非肿瘤性食管穿孔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损伤控制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0例患者均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采用DCS原则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通常DCS的临床实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实施初始简化手术阶段,包括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胆道的引流;再次就是ICU的复苏阶段;再然后是确定手术阶段。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47例治愈(占94%)、2例患者因为其它的原因放弃实施二次手术自动出院(占4%)、l例患者高龄患者因同时合并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无效死亡(占2%)。此次研究的50例患者都完整的接受了DCS的治疗,没有出现DCS源性的并发症。抗菌治疗5~20d,平均住院15d。在手术之后,有12例(占24%)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有7例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3例患者有切口感染、1例患者并发有手术后的胆道残余结石、l例患者为膈下脓肿。结论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要注重对患者手术前病情的评估以及手术后应用引流管的护理和其他的各项医疗安全,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导致休克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收治的腹腔感染致休克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损伤控制性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发生呼吸功能障碍20例、肾功能不全2例、凝血功能障碍8例,治愈22例、转院治疗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感染致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腹腔感染休克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治疗,可有效减小患者机体损伤,在患者机体耐受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非外伤性肝脏外科急症,是某些肝脏疾病或肝外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肝脏的急性破裂、穿孔造成腹腔内、胆道内大出血或胆汁、脓液外溢,引起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我院曾收治结节性肝硬化自发性大出血、阿米巴肝脓肿自发性破溃、肝内结石穿孔各1例。与国内很多病例报告一样,术前都被误诊。基于此,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部外科损伤诊断与治疗中,采取腹腔穿刺术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为腹部外科损伤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剖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穿刺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腹腔穿刺检查后,56例显示阳性,占93.3%。其中,有56例接受手术治疗,且在手术中被证实脏器损伤。手术后,均获得成功,顺利出院。其余的4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均获得痊愈,顺利出院。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了传统的剖腹手术。只有37例患者被证实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占61.7%。与此同时,其余的23例患者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占38.3%。结论:腹腔穿刺术在诊断治疗腹部外科损伤中应用后,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临床诊断价值高。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在围手术期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119例在围手术期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第1~5天口腔温度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术后第1天体温最高,为(38.1±0.6)℃,发热率为84.63%(P<0.05);第2天为(37.4±0.4)℃,发热率为30.12%,与术后第1天相比,明显下降(P<0.05);第3天为(37.1±0.5)℃,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发热率为5.53%;术后25例患者切口第1天稍有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第2~3天切口红肿消退,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无感染,第5~6天拆线,均为甲级愈合.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在诊断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提高腹腔感染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1月经临床、手术或生化检查证实为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患者77例治疗前的CT图像,观察内容包括积气、腹水、腹腔脓肿等征象,总结消化道穿孔合并感染的CT诊断征象。结果 77例中胃穿孔28例、十二指肠穿孔35例、阑尾穿孔11例、肠穿孔3例;腹腔积气是诊断穿孔的主要征象,其中51.9%的病例表现为大量积气,40.3%表现为少量积气;腹水和渗出是诊断腹腔感染的常见征象,约41.6%的病例腹腔内出现了明显的腹水,81.8%的病例均可见渗出性改变,腹膜增厚、腹腔脓肿及肿大的淋巴结等征象也支持腹腔感染。结论 CT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腹腔积气和渗出性改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征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性理念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87例各种原因致腹部损伤(开放性或闭合性)及单纯腹部损伤或(和)合并其它部分损伤的急救手术。急救方法和不同预后结果。结果87例均急诊手术,其中75倒急诊行剖腹探查,脏器修补或(和)脏器切除(脾切除),8例行控制性损伤手术,后期二次、三次手术,3例患者在急救手术中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早期腹部损伤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对危重病人的一种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女性计划生育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子宫穿孔,肠管损伤,膀胱损伤,切口、腹腔、宫腔或全身感染,术后宫腔或腹腔出血等。本文汇集的14例,其中由上环造成子宫穿孔、全身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取环造成子宫穿孔1例;人工流产造成子宫穿孔并肠管损伤4例;腹式输卵管结扎造成肠穿孔3例;膀胱损伤(继发膀胱挛缩)3例;腹腔大出血1例;切口严重感染1例。14例中死亡2例,残废丧失劳动力5例,余7例痊愈(但多数经再次或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治疗经验。方法17例大肠癌梗阻穿孔患者,其中14例行肿瘤及穿孔处肠段切除,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3例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结果治愈15例、死亡2例,病死率11.8%,均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住院时间1~46 d,平均21 d。结论老年性大肠癌梗阻穿孔多数病情危重,手术以挽救生命为目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