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P-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二者在脑梗死中的意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P选择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的研究显示,P选择素及其mRNA水平,T2DM患者高于正常人,糖尿病伴肾病患者高于无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P选择素的表达率及血清P选择素的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30例ACS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正常)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率和血清P选择素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率显著高于SA组[(17.19±8.05)%vs.(13.09±6.25)%,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17.19±8.05)%vs.(10.83±5.76)%,P<0.05],SA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P-选择素的浓度显著高于SA组[(43.98±14.71)ng/ml vs.(36.14±13.42)ng/ml,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43.98±14.71)ng/ml vs.(33.34±11.05)ng/ml,P<0.05],S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率与血清P-选择素浓度呈正相关(r=0.295,P=0.017).结论 检测血清P选择素浓度对预测ACS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82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与56例健康老年体检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逐渐增高,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可反映出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病情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P—选择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 ,血栓形成在心血管疾病中 ,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 (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的发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对血液中反映凝血功能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作为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分子标志物 P-选择素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均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且对指导抗凝及预防心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 概述选择素家族是粘附分子中的一员 ,其基因位于 1号染色体 ,有 P-选择素、L-选择素与 E-选择素 ,皆为单链跨膜糖蛋白。它们分子结构的共同特点是氨基端有一个凝集素 ( lectin)样的结合区 ,一…  相似文献   

6.
对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进行分组评分.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升高,TBIL、IBIL水平明显降低;脑梗死组NDS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TBIL、IBIL水平呈负相关.认为hsCRP、TBIL、DBIL、IBIL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型患者16例,中型患者30例,轻型患者3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老年脑梗死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中型和重型患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sCD40L与IL-18呈正相关(r=0.764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CD40L、IL-18、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年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sCD40L可能上调IL-18表达,并参与脑梗死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龙艳  王琳  杜勇 《山东医药》2001,41(20):45-45
P选择素为血小板活化分子 ,可能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某种联系。因此笔者检测冠心病房颤患者 P选择素的表达 ,以探讨有效防止血栓性疾病的措施。临床资料 :39例冠心病房颤患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制订的诊断冠心病标准 ,并伴有慢性持续性房颤。男 31例 ,女8例 ;年龄 6 1~ 72岁 ,平均 6 5 .2岁。取 6 0岁以上健康人 30例作为正常对照。患者在采血前 2周停用抗血栓药物。方法 :清晨空腹自肘静脉采血 2 ml,加入盛有 1:9EDTA抗凝管 ,摇匀 ,1小时内送检。 1多血小板血清的制备 ;静脉血2 ml,EDTAl:9抗凝 ,离心 (80 0 r/ m im) 5 min,取上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肾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20例肾癌患肾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结果研究发现肾癌组织中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为55.0%(11/20),其不仅在肿瘤血管内皮上表达,也在肿瘤细胞膜上表达。晚期肾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为87.5%(7/8),明显高于早期肾癌(Ⅰ、Ⅱ期)的33.3%(4/12),P<0.05。结论P选择素与肾癌浸润转移有关.并可能是一种新的肾癌转移及预  相似文献   

10.
龚科  黄汉飞  曾仲 《山东医药》2014,(25):105-107
研究发现,黏附分子家族的Ca2+依赖外源凝集素一族--P选择素和E选择素,在感染、创伤、缺血再灌注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特别是在炎症早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严重肝外伤、肝叶部分切除(肝门阻断)、肝移植等过程中均可发生,处理方法包括缺血预处理、麻醉处理、药物预处理等。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中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及改善肝脏IRI有重要意义。现将P选择素、E选择素在肝脏IRI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的老年患者644例,将46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179例无高血压患者作为非高血压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检测血胆红素、血脂、肝功,同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总胆红素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是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B型钠尿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间接胆红素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呈负相关,与左心室缩短率呈正相关。结论在老年人群中,生理范围内的胆红素轻度升高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同时它也是高血压人群心功能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P-选择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1例,正常对照30例,检测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明显上调,以急性脑梗死为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明显升高,TIA患者升高不明显.结论 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的关系,探讨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程在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时及1周后进行血清CRP水平的测定,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记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入院时的CRP水平低于入院1周后的CRP水平,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前者与患病当时及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存在着量化的关系,而后者则无此相关。结论根据脑梗死患者病后2周内的CRP水平可以对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进行量化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根据病情变化分为PIS组50例,非PIS组8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与非PIS组比较,PIS组患者第1、3、7天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S组患者铁蛋白水平与第1天比较,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且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铁蛋白水平升高,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度呈上升趋势(χ2=20.63,P<0.01)。结论铁蛋白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铁蛋白水平升高,病情进展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n=42)及年龄相近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B组,n=4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A组与B组颈动脉IMT均明显增厚,2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斑块以软斑为主,B组以硬斑为主。A组hsCRP水平高于B组(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hsCRP水平越高;A组P-选择素水平高于B组(P<0.05);软斑患者hsCRP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软斑组(P<0.01),且软斑组hsCRP水平与P-选择素水平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斑块软化破裂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是斑块不稳定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P-选择素又称CD62,通过介导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活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等过程,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多项研究证实,P-选择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吸烟、酗酒、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能否作为独立危险因素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性标记物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根据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高hs-CRP组(hs-CRP>3mg/L,116例)和低hs-CRP组(hs-CRP≤3mg/L,156例)。入院后行TOAST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检测入院后24h内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高hs-CRP组年龄、心房颤动、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白细胞和1、7、14dNIHSS评分及1、7、14、90dmRS评分明显高于低hs-CRP组,1、7、14dBI评分明显低于低hs-CR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白细胞、高脂血症、入院1d时BI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炎性标记物hs-CRP及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VCI患者分为治疗组(血栓通注射液+TMS)53例和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49例,同期选健康者54例为正常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RP,凝固法测定Fib,比较患者血浆CRP和Fib含量差异。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75.47%,对照组总有效率48.98%(P<0.0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CRP和Fib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CRP及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S联合药物对脑梗死后VCI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TMS可以降低血浆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uPA与P-选择素蛋白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PA与P-选择素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随着乳腺组织的恶性转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uPA、P-选择素蛋白均呈高表达趋势(P<0.05),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547,P<0.01)。结论 uPA与P-选择素蛋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二者,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