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正颌外科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方法 12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伴OSAS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10~25岁,平均18.4岁;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8例,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4例),采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下颌矢状劈开前徙术、颏前徙成形术、舌骨悬吊术以及牵张成骨术移动下颌骨和舌骨。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张口度由术前的0~2mm增大到术后25~40mm;术后患者颜面形态明显改善;其连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由术前的42%提高至术后的90%以上,睡眠呼吸障碍解除和睡眠质量获得提高。结论 在颞下颌关节强直伴OSAS患者的治疗中,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的同时,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不仅可以增大患者的张口度,而且还能解决患者下颌后缩的畸形,同时解除上气道狭窄,从而缓解或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下颌骨后退11例,下颌骨前徙10例)手术前自下颌运动范围进行了测量,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了临床检查。发现在术后6个月时,后退组患者的张口度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前徙组患者的张口度仍低于术前,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术后两组患者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左右)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退下颌骨对患者张口度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牵张成骨术(DO)治疗颞颌关节强直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方法 对8例患有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的患者采用DO技术进行治疗。手术在全麻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行关节成形、下颌体部截骨,安置牵引器,前徙下颌矫正小颌畸形及OSAS;第二期在拆除第一期牵引器的同时,进行下颌升支后缘L型截骨,安置牵引器,通过牵引延长下颌升支。结果 8例患有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张口度可迭3cm~4cm,小颌畸形得以矫治,AHI指数由术前的20~40降至5以下,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8%提高至术后的96%,OSAS得以治愈。术后半年~两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DO技术是治疗颞颌关节强直后OSAS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牵引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在TMJ强直继发OSAS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30例 TMJ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 ,单侧 TMJ强直 18例 ,双侧强直 9例 ,TMJ强直术后 3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小下颌畸形并伴轻度的上颌后缩畸形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I>5 ,且睡眠时血氧饱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方法 应用术前后临床检查、头影测量分析和夜间多导睡眠检测筛选患者和评价治疗效果。采用电脑辅助的诊断和手术模拟及预测系统 ,获得充分扩展口咽和纠正颌面畸形的最佳手术方案 ,以 TMJ重建、牵引成骨和正颌外科方法治疗患者。结果 本研究有 15例患者接受患侧下颌升支倒置 TMJ重建、植骨前移 ,健侧升支矢状劈开、下颌前移和颏前移成形术 ;其中有 3例行二期的上颌的 L e Fort 截骨术。 6例行双侧 TMJ重建、植骨前移下颌和颏成形术。 3例施行同期双颌截骨前移和颏成形术 ;6例行单或双侧 TMJ重建、牵引成骨术。全部病例创口均正常愈合 ,无一例感染。术后复查 (平均 5 .2 5年 ,最短 1年 ,最长 8年 ) :1例术后 TMJ强直复发 ,余张口度均在 3cm以上 ;术后颌面形态获得明显改善 ;2 9例患者眠眠呼吸障碍解除和睡眠质量获得提高 ;1例 AI>5 ,睡眠呼吸障碍改善不明显。结论  TMJ强直继发 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 ,又要矫正牙颌面畸形 ,更不容忽视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矫治儿童患者小下颌畸形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方法6例均为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重度小下颌畸形及OSAHS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5~14岁。全麻下颌下手术入路,下颌骨体部截骨并在远心骨段小型钛板固定,然后安置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并与下颌骨上的钛板连接。同内置式牵引成骨方案。结果6例手术前后面型、后气道间隙和多道睡眠监测结果均有明显改变,患者术后睡眠及日间状态恢复正常,未发生术后不良反应。4个月后拆除牵引装置及固定钛板,牵引区新骨生长良好。结论治疗重度小下颌畸形伴OSAHS时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具有手术简便、成骨质量好、牵引幅度大、牵引方向精确并可调等优点,特别适于下颌骨体积过小、无法安放较长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的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d 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在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 e,OSAHS)中的应用。方法:9例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3个月后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术前术后行头颅侧位测量和多导睡眠监测仪测试。结果:9例牵引完成后所有患者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值扩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指数下降,血氧饱和度增加,OSAHS症状消失或减轻,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DO技术在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导致的小下颌畸形伴OSAHS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移下颌骨对下颌升支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采用定位头颅后前位片及薛氏关节片,研究16例成人骨性Ш类患者术前及术后下颌升支整体及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下颌升支宽度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关节间隙在术后1月时有明显改变,6~12月后恢复为原位,且临床表现关节症状多有所缓解。结论BSSRO矫治成人骨性Ш类错畸形对下颌升支及颞下颌关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对10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前徙下颌骨患者手术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改变的分析,并结合临床检查,发现在术后6个月时,患者张口度小于术前,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也较术前有不同程序的改变,髁状突向后移位占14/20,向前移位占6/20。术后多数患者颞下颌关节可通过调整,改建适应新的位置,而不出现临床症状,有的患者因术后髁状突位置改变使术前的关节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移下颌骨对下颌升支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采用定位头颅后前位片及薛氏关节片,研究16例成人骨性Ⅲ类患者术前及术后下颌升支整体及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下颌升支宽度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关节间隙在术后1月时有明显改变,6~12月后恢复为原位,且临床表现关节症状多有所缓解.结论 BSSRO矫治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下颌升支及颞下颌关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术结合髂骨移植术矫治成年下颌发育不足畸形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5月11例下颌发育不足患者接受了口内或口外入路的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术和髂骨移植术.结果 通过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术和髂骨移植术使得所有患者的下颌升支高度和宽度得到有效扩展,面型及咬合明显改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术结合髂骨移植术矫治成年下颌发育不足畸形是安全、有效的,是临床上值得考虑和选择的矫治成年下颌发育不足畸形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1.
焦星琦  李阳  伊彪 《口腔医学研究》2021,37(10):931-935
目的:本研究利用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下颌骨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短期内的复发趋势.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并行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手术的患者共49例,分为下颌前徙患者22例,下颌后退患者27例,收集术前4 d(T0)、术后4 d(T1)、术后4~6周(T2)、3个月(T3)的CB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 Plan进行三维头颅重建,建立坐标系并测量下颌骨相关指标.利用SPSS 20.0软件对T1、T2时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患者中,下颌前徙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Pg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下颌平面存在顺时针旋转的倾向.下颌后退患者的下颌骨在B点存在水平向的复发趋势,Pg点存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复发趋势.结论: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术后下颌骨在短期内存在复发倾向,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21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下颌前突11例,下颌后缩10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殆力和咀嚼效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下颌前突的个体行下颌骨后退术后,其哈力和咀嚼效能增加;下颌后缩的个体行下颌骨前徙术后,其力和咀嚼效能降低。力的改变与下颌骨移动的距离和角度以及面下份高度的变化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UPPP+颏前徙术和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两种术式对OSAHS伴小颌畸形患者骨组织移动距离与上气道形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OSAHS伴小颌畸形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15例行UPPP+颏前徙术的OSAHS患者,B组为7例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的OSAHS患者,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下颌后退手术与舌根和舌骨位置变化相关性研究 ,了解二者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描记 18例接受经口内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患者的术前及术后 1个月的标准颅颌侧位头影测量图 ,测量项目 5项 ,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 ,并将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各测量项目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下颌骨后退的平均值是 10 .2 0mm± 1.31mm ,下颌骨后退术后后气道间隙的宽度显著减小 ,舌骨垂直方向显著降低 ,在水平方向上无显著后移。下颌骨后退距离与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后退术后舌骨向下移位 ,舌根后移 ,咽腔气道缩小 ,如果患者同时具有超重、短颈、舌体大等其他危险因素 ,下颌骨后退手术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下颌骨后退距离与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牵引成骨技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OSAS效果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分析评价下颌骨牵引延长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患者上呼吸道、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及血的变化,方法 对5例小下颌畸形伴OSAS患者应用口内型牵引器行牵引颌骨牵引成骨管长下颌骨体、前伸下颌骨、扩大咽腔。结果 5例下颌骨体最大牵引幅度为24.40mm最小牵引幅度8.50mm。在小颌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患者咽腔扩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最长随访时间11个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猴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术后3、6、12和24周时骨段连接区的X线和光镜组织学研究发现,术后的骨愈合过程以次级愈合为主。术后第6周可获得相对稳定的骨连接。在达到充分减张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升支内外侧肌附丽,有利于提供充足血供和促进骨愈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徙术有充足的骨创界面,是矫治颌骨畸形的一种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猴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术后3、6、12和24周时骨段连接区的X线和光镜组织学研究发现,术后的骨愈合过程以次级愈合为主。术后第6周可获得相对稳定的骨连接。在达到充分减张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升支内外侧肌附丽,有利于提供充足血供和促进骨愈合。下颌以太劈开前徙术有充足的骨创界面,是矫治颌骨畸形的一种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21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患者(下颌前突11例,下颌后缩10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He力和咀嚼效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下颌前突的个体行下颌骨后退术后,其He力和咀嚼效能增加;下颌后缩的个体行下颌骨前徙术后,其He力和咀嚼效能降低。He力的改变与下颌移动的距离和角度以及面下 份高度的变化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9.
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下颌前突畸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下颌升支部和下颌体部截骨矫正下颌前突畸形的手术和正畸治疗特点。方法:根据手术设计需要,将125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分下颌升支部截骨和下颌骨体部截骨两组,并分别进行内容不同的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结果:两种术式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颌升支部截骨和下颌骨体部截骨满意率分别为88.3%和83.3%。2例下颌体部截骨术后2年复发,行二次手术予以矫正。结论;必需根据不同的术工,设计不同的术前术后正畸方案。一方面保证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获得满意的美学改善,同时在新建的颌位上应具有良好的he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为18例下颌前突、12例单侧髁状突肥大患者施行了口内进路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术中2例升支近中骨段发生折断,1例下牙槽血管损伤,术后1例因颌间栓结方法不当致咬合关系错乱。文中介绍了手术设计及操作注意事项,并详细讨论了口内进路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的适应证,搭配术式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报道了30例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