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在我国有众多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其中孕母携带HBV在传播上有其特殊意义,母婴传播是造成儿童时期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孕母HBV携带状况和母婴传播机率对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阻断意义重大。本文在73名HBsAg阳性孕母分娩时抽取脐带血进行HBsAg,HB  相似文献   

2.
正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育龄女性HBV感染率占全国乙肝及乙肝携带者的6%-8%,HBsAg阳性的育龄女性,其下一代感染HBV的概率可达50%以上,为减少后代感染HBV,倡导优生优育,保障孕母及围产儿的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做到科学妊娠,避免乙肝伤害。1、现阶段尚未感染乙肝病毒、有备孕期望的育龄女性需要筛查乙肝两对半吗?HBV能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3.
黄明春 《广西医学》2008,30(12):1926-192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HBV,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在出生时携带HBV[2],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因此探讨HBV母婴传播规律对预防和阻断HBV感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41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婴儿在出生过程和生后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内)感染HBV。现已公认,这是 HBV 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 HBV 母婴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一、母婴传播的方式各地调查资料表时,产妇 HBsAg 阳性率为3.4~7.5%,HBsAg 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在一年内发生  相似文献   

5.
孟翠萍 《广州医药》2002,33(2):13-14
为观察母婴垂直传播致小儿HBV感染的发病情况,对10例HBV携带者母亲的小儿进行1年随访。方法:出生24小时内测HBV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显示:HBeAg阳性2例,抗-HBc阳性8例,HBsAg全部阴性。正规接种乙肝酵母疫苗,1岁时HBsAg、HBeAg、抗-HBc阳性1例,全阴性2例,抗-HBc阳性1例;提示母婴传播感染HBV仅少数出现HBV携带(1/10)。被动转移抗-HBc、抗-HBe阳性呈一过性。  相似文献   

6.
李允亮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50-15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区,其感染率达10%以上。我国HBV感染方式主要是母婴传播,而宫内感染是导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1]。因此,切断该途径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对HBsAg阳性的母亲在妊娠期接受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后婴儿HBV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接受免疫阻断措施后HBV垂直传播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在我国,30%~5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如果孕妇HBsAg 阳性并伴HBeAg 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高达90 %[1].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宫内感染是导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原因[2,3] ,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我国婴幼儿乙肝流行的关键手段.因此,积极开展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研究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报道HBsAg阳性占人口的10%。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程蔚蔚报道母婴传播率为83.3%,而当母亲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母婴传播率达92%~97%。其中主要有宫内感染、分娩期感染和产后感染。因此,阻断HBY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本文结合近几年文献对HBV母婴传播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20多亿人经历了乙肝病毒(HBV)感染,其中有3.5亿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占1.2亿)。每年全世界有100万~500万的病人死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谒和肝癌。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血液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而母婴垂直传播约占感染人数的一半以上。所谓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子女的生命早期即胎儿期、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新生儿期将自身的HBV传染给子女。受其感染的子女,约85%以上都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进入成年期一直带着病毒而不发病或步入乙肝“三步曲”——肝炎、  相似文献   

10.
黄璇  吴丰  林洁  陈玥 《海南医学》2014,(19):2930-2932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 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46例无症状HBsAg(+)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孕妇所产婴儿,除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外,均于出生后24h内和2周肌肉注射HBIG,然后随访并测定婴儿HBsAg和抗HBs。结果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共检出HBsAg阳性20例,其中16例为双阳性母亲所生,提示HBIG对单纯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的阻断效果优于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结论HBIG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降低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蒋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251-251
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10%,其中半数是由母婴垂直传播,采取有效的免疫措施就可降低HBV婴儿感染率。笔者通过6年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结论是乙肝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孕妇及婴儿进行母婴联合免疫可降低HBV婴儿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BV感染的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FMA法)检测孕妇HBs Ag和HBe 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CD69和IFN-γ,并对以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血中HBs Ag单阳性与HBs Ag/HBe Ag双阳性组间母婴垂直传播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外周血HBV DNA载量越高母婴垂直传播几率越高。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中HBV母婴垂直传播组、未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脐血中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58±1.745)%、(15.6±2.117)%和(5.66±3.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V母婴垂直传播与IFN-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母血HBe Ag阳性与否、HBV DNA病毒载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母婴HBV垂直传递的风险,同时T淋巴细胞中活化标志物CD69表达水平与母婴HBV垂直传播相关,该研究的结果为临床研究HBV母婴传播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减少HBV携带者,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为儿科传染病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宫内感染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免疫失败中的地位、宫内感染引起免疫失败的机制以及产前、产时、产后综合措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后的对策。 1.通过对624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随机分组,按0、1、6单用乙肝疫苗或出生时注射HBIG100IU,然后于1、2、7月龄接种乙肝疫苗,随访6.34±1.71年。发现89例慢性HBV感染儿童,其中82%在6月龄以前出现HBsAg阳性,随年龄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sAg、HBe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共6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PBMC后,经抽提、纯化后的DNA进入PCR扩增反应,引物为HBVC区基因序列。结果:67名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35例(52.2%)PBMC中HBV DNA阳性,25例孕妇在血清及PBMC中均发现HBV DNA。67名新生儿有22例感染HBV DNA,感染率32.8%,其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例,PBMC HBV DNA阳性者19例,二者均阳性者7例。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若血清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张婷  黄建琼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078-1079
目的研究阻断HBsAg阳性母亲母婴传播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3月~2008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产前检查并在该院分娩的经HBV血清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的孕妇328例为对象,随机分甲、乙、丙、丁4组,观察各组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率甲乙组明显低于丙、丁组(P〈0.01),而抗-HBs转阳率均明显高于丙、丁组(P〈0.01);12月龄婴儿血清HBsAg阳性率甲、乙组均明显低于丙、丁组(P〈0.01),抗-HBs转阳率均明显高于丙、丁组(P〈0.01)。结论孕期多次注射HBIG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及联合免疫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提高接种率,降低乙肝病毒传播率。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况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和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经破损皮肤和黏膜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约30%~50%HBV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HBV母婴传播可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体内HBV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分娩时吞咽了含有HBV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而造成感染;产后感染主要是生活中母婴密切接触传播。目前认为孕妇高HBV载量是发生母婴传  相似文献   

18.
母婴垂直传播早已被公认为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宫内感染又是乙型肝炎免疫失败的首要原因.为探讨产妇血清GPT、AFP,、HbeAg、HBV DNA对HBV母婴宫内感染的影响,我们对22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婴儿进行了流行病学的病因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宫内感染的机率与其GPT、AFP异常、HBeAg阳性、HBV DNA阳性高度相关,是婴儿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袁平戈 《肝博士》2014,(1):23-24
正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重大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者人数达1.2亿,通过10多年大规摸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慢性HBV携带者目前已下降到9300万人。在慢性HBV携带者中至少有1/3是通过母婴传播而造成的,目前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目前育龄妇女HBV感染率仍高达8.16%(普通人群为7.18%),约有1 7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40%左右可被感染,若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其所生新生儿感染HBV的机会可达90%以上。反之,如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HBsAg阴性、HBV DNA阴性或低水平、HBsAg低滴度,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相对少,约为10%~15%。●HBV母婴传播的途径:(1)宫内感染,约占10%。HBV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对引产胎儿肝脏或血液的HBV感染标志物检出率可达40%;(2)产时传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最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