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状况,探索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可能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与对策,为改善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宜昌市三甲医院的700例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拟的临床医护人员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08份,有效回收率为86.86%。【结果】不同从事职业时间的护士的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因子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工作时间5年以下的睡眠质量因子总分较少,不同夜班次数的护士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总分上有明显差异,夜班次数越少护士的睡眠质量因子总分越小,不同的职业态度护士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总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工作非常满意的护士的睡眠质量因子总分最少,不同学历的护士的入睡时间因子和日间功能因子及总分上,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结论】睡眠质量障碍与夜班次数,工作态度,学历,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及自我睡眠意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护士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of sleep,SRSS)对某市4所三甲医院98名ICU护士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以上者64名(65.3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除觉醒不足、入睡困难、服药情况外,均高于常模(p<0.01);已婚护士、轮班护士、不参加娱乐运动护士睡眠质量相对较差(p<0.01)。结论ICU护士睡眠质量较差,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需通过提倡科学健康睡眠,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合理安排班次,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应用激励机制,帮助护士建立最佳工作状态,以降低护士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宁静贴穴位贴敷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每天予2次宁静贴片贴敷治疗。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前1 d 10个睡眠质量因子评分中除睡眠不足、噩梦惊醒、失眠后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7个质量因子评分以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5 d睡眠质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2,P0.05);观察组术前1 d的睡眠质量分级与术前5 d相比明显降低(χ~2=35.615,P0.001);观察组术前1 d的睡眠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术前1 d的睡眠质量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37,P0.001)。结论宁静贴穴位贴敷对提高胃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SRSS)量表、自编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问卷对10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7例脑卒中病人SRSS得分为(26.38±6.21)分;其中82例睡眠质量差,占76.64%。且病人睡眠质量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等方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活动量减少、日间睡眠过多等。结论:大部分脑卒中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睡眠剥夺对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存在睡眠剥夺夜班护士14例和无睡眠剥夺非夜班护士12例,分别作为睡眠剥夺组(SDG)和非睡眠剥夺组(NSDG)。采用睡眠日记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估情绪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自我效能感。结果 SDG护士睡眠时间、PSQI评分低于NSDG护士,SDG护士睡眠障碍率高于NSDG护士,睡眠时间和PSQI评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G护士消极情绪分量表评分增加,积极性情绪分量表评分减少,其中愤怒-敌视、疲劳-迟钝、慌乱-迷茫、精力-活力4个分量表评分以及情绪紊乱总分(TM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G与NSDG护士GSES总分分别为(1.71±1.05)分和(2.67±1.1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非睡眠剥夺组护士,睡眠剥夺组护士出现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情绪状态恶化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对儿科ICU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我院109名儿科ICU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为(7.79±1.43)分,其中60.73%的儿科ICU护士存在睡眠问题,与儿科普通病区护士相比,在睡眠时间、总分和睡眠质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比较,除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提示干预效果好。结论: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低于儿科普通病房护士,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可明显改善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梦、恶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诉症状亦可混合存在[1]。睡眠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每周至少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等)即可诊断为失眠症。李建明等[2]通过对13273名正常人进行睡眠状况评估认为,45.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对于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余红艳等[3]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得出76.67%的患者有睡眠问题,而程利萍等[4]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得的比率为63.6%。说明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士工作狂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以指导她们的工作模式和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狂问卷(DW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横断面调查了644名四川省绵阳市三甲医院护士。并根据工作狂问卷得分中位数,将其分为轻松组、强迫组、刻苦组和工作狂4组。结果①在全部样本中,轻松工作组232人(36.0%),强迫工作组128人(19.9%),刻苦工作组98人(15.2%),工作狂组186人(28.9%)。②护士PSQI总分为(7.83±3.5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88±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7.P0.01)。270人(41.9%)存在明显的睡眠质量问题。③相关分析发现,在控制混杂因素以后,工作狂总分和睡眠质量总分存在正相关性(r=0.327,P0.01)。结论护士工作狂可能引起主观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日间功能差等睡眠质量问题,针对工作狂的行为干预和认知治疗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983-1984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4-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无锡市及苏州市6所213名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急诊护士PTSD检出率29.11%。急诊护士PTSD总分(46.67±7.27)分,其在年龄、工作年限、省级专科护士、职称、职务、夜班数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PTSD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是省级专科护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睡眠质量是影响急诊科护士PTSD的重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PTSD、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状态需要改善。因此,通过急诊护士积极应对创伤事件,提高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降低PTSD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52例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1~4周进行问卷调查,与慢性肝病患者睡眠情况进行比较,并对睡眠影响因素进行频度分析。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及睡眠总体情况较差(P0.05);术后3周,描述睡眠的多方面较差,睡眠不足、觉醒不足、恶梦夜惊开始改善,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术后4周,睡眠质量、服药情况较差(P0.05),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方面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术前为心情、疾病症状、睡眠节律;术后为疾病症状、舒适感、外界干扰。结论:肝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3周内睡眠差,针对性给予护理,有助于改善睡眠,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17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40.2%的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女性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女性更易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睡眠障碍的护士其总体睡眠质量及睡眠的各个环节均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2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定,并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各项睡眠指标,评价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结束后1月时睡眠障碍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的一般情况、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的PSQI及SRSS量表评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觉醒时间、S1%、S2%、(S3~S4)%、REM%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及SRSS评分、睡眠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较单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4.
鲁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0):1865-1866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08例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70%的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失眠后反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身体不适、病床不适、噪声及灯光、担心病情及费用、睡眠颠倒、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渐进性放松术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护士引导下渐进性放松术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有睡眠障碍的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放松组(护士引导下渐进性放松训练)29例、薰衣草组(薰衣草温水擦浴及足浴)29例、联合组(综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31例及对照组31例,观察并评价干预前、干预1周及2周后各组患者睡眠自评总分值、入睡困难及睡眠不稳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护士引导下渐进性放松术能有效降低慢性肝病患者的SRSS自评总分,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不稳(P<0.05或P<0.01)。结论护士引导下渐进性放松术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睡眠障碍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及护理差错的影响.方法 选取存在睡眠剥夺夜班护士14例和无睡眠剥夺非夜班护士12例,分别作为睡眠剥夺组(SDG)和非睡眠剥夺组(NSDG).采用睡眠日记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评定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评估情绪状态;回忆、查找和记录护理差错的发生例数.结果 SDG护士睡眠时间、PSQI评分低于NSDG护士,睡眠障碍率高于NSDG护士,睡眠时间和PSQI评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DG护士消极情绪分量表评分增加,积极性情绪分量表评分减少,其中愤怒-敌视、疲劳-迟钝、慌乱-迷茫、精力-活力4个分量表评分以及情绪紊乱总分(TM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G护士护理差错发生例数高于NSDG护士,其中小护理差错(LNE)和人均护理差错(NEPP)发生次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非睡眠剥夺组护士,睡眠剥夺组护士出现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情绪状态恶化和护理差错发生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宣城市精神病专科医院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睡眠问题突出表现在睡眠质量较差(占39.53%),入睡时间较长(占17.44%),睡眠时间较短(占13.96%);不同年龄、职称、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是否值夜班的护士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与美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与睡眠质量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个人成就感与睡眠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普遍较差,且与职业倦怠明显相关,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舒缓职业倦怠方能更好地服务病人。  相似文献   

18.
夜班护士由于睡眠被剥夺,容易产生疲劳感[1].ICU护士的服务对象往往是生命垂危者,且实行无陪护制度,工作繁重、琐碎,空间相对密闭,噪声密集,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压力大,是疲劳的高发人群[2].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又要求护士细心、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迅速做出处理.因此,ICU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及疲劳状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探讨了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的相关性,并提出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4所三甲医院的ICU护士共计68人,均为三班制工作;均无严重的全身病变及精神病史. 2.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ICU夜班护士的一般情况、睡眠质量以及疲劳程度.(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龄、ICU工作年限、夜班频率、工作持续时间以及床护比例等.(2)睡眠质量.根据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3]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7个方面,每方面0~3分,累计总分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当得分≥7分为睡眠质量较差[4].(3)疲劳程度.根据FAI(疲劳评定量表)[5]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4个方面,29个条目,每条1~7分.正常人每个方面评分<4分.  相似文献   

19.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萍 《现代护理》2006,12(20):1865-1866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08例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70%的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问题主要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失眠后反应。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身体不适、病床不适、噪声及灯光、担心病情及费用、睡眠颠倒、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儿科实行夜班固化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成效。方法夜班实行全夜双人制,由N3级护师和N1低年资护士共同完成。比较夜班改革前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行固化夜班后,患者、护士满意度分别上升至99.33%、83.33%,与传统大小夜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与传统大小夜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固化提高了患者及护士自身满意度及夜间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