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患者分别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及DSA冠状动脉造影,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SCT诊断NSTE-ACS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结果 16例患者中,与DSA结果对照,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大于或等于50%狭窄的准确性为95%、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5%.结论 DSCT能可靠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DF-15血浆水平与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单支血管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以冠状动脉正常101例作为对照,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血清GDF-15检测.比较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对照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同时在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进一步比较,明确血浆GDF-15水平与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冠脉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GDF-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 血浆GDF-15水平是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新的生物标志物,且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少娜 《当代医学》2014,(19):29-30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不同变化与冠脉造影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探讨ST段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东普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心电图ST段的不同变化,分析ST段不同变化组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异同。结果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32例心电图ST段抬高,51例心电图ST段压低,17例ST段无偏移;冠脉造影结果显示:132例ST段抬高患者中多为单支血管闭塞病变,51例ST段压低患者中多为两支或两支以上血管非闭塞病变,ST段抬高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率(12.9%)远低于ST段压低患者(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的变化可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ST段不同改变的冠脉造影病变特点不同,ST段不同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顽  莫鸿忠  吕访贤  庞统权 《广西医学》2009,31(12):1821-1822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530例进行DSCT检查,对DSCT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10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DSCT示530例患者(1590支冠状动脉)有163例323支血管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轻度狭窄174支,中度狭窄105支,重度狭窄38支,闭塞6支。105例共149支冠状动脉进行DSA检查,对比显示DSCT诊断符合率94.63%(141/149),误诊5.37%(8/149)。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86例在我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治疗1周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至少3个月内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顽固性缺血、再发心肌梗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为16例(36%),对照组为24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顽固性缺血及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晋康华 《当代医学》2011,17(29):99-10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对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检查出现ST抬高并出现对应导联ST段压低者42例,对其进行行冠脉造影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探讨并总结。结果在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其中心电图显示下壁心肌梗死25例,占59.5%;前壁心肌梗死17例,占40.5%。2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右冠状动脉闭塞22例,左旋支闭塞3例,左前降支狭窄30%~75%者21例,非梗死区血管狭窄的发生率84%;17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前降支闭塞:15例,右冠状动脉狭窄者〉50%者1o例,左旋支狭窄〉50%者3例,非梗死区血管狭窄的发生率76%。结论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各项指标来综合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并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入选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MPO。结果MPO、hs—CRP浓度在UAP和NSTEMI组中显著高于SAP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MPO浓度明显升高,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黄江  蔡剑玲 《当代医学》2010,16(34):52-52
目的对于部分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本文意在探讨急诊冠脉造影在诊断不明确持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持续6h以上胸痛患者仍诊断不明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 22例急性持续胸痛患者中,5例(5/22)被除外冠心病。17例(17/22)确诊为冠心病,结合随后的肌钙蛋白结果,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梗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对15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论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急性持续胸痛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可快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进行直接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从而解除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与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对比性研究,探讨DS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34名做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冠状动脉狭窄情况,按狭窄程度分类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按AHA15分段法,34位患者CT造影共显示良好节段452段,显示优良率为91.3%。对于≥50%狭窄节段,DSCT诊断的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7%,阴性预测值98.5%,阳性预测值85.9%。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与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价值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85-87,93
目的评价我院8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误诊分析。方法对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非选择性连续54例患者进行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其中有2例患者既往置入冠状动脉支架。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探讨我院8层MSCT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基于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分析,598个冠状动脉节段中有592个节段(96.7%)进入统计学分析,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81%,假阳性率13%,假阴性率13%,误诊率19%。结论我院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支架再狭窄的评价有较高价值,但不能完全取代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结合血清hs-cTnT、BNP、hs-CRP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组(n=40)、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组(n=4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40),另选同期4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四组均接受血清hs-cTnT、BNP、hs-CRP检测,以及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比较不同组别上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以冠脉造影为标准,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准确率依次为95.65%、79.70%、82.91%、85.19%.(2)STEMI组、NSTEMI组、UAP组、对照组之间的hs-cTnT、BNP、hs-CRP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CT检查与血清hs-cTnT、BNP、hs-CRP检测联合应用,便于临床准确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建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19-119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浓度变化,以探讨PIGF水平在非ST段抬高ACS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0例,分为中危、高危两组(低危0例),其中高危组25例,中危组15例,对比分析非sT段抬高ACS不同危险分层PIGF的变化。结果:高危组PIGF浓度43.16±12.93ng/L,显著高于中危组的31.73±7.09ng/L(P〈0.05)。结论:PIGF可用于非ST段抬高ACS的危险分层,在非ST段抬高ACS临床治疗策略制定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N(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产生了急性狭窄或闭塞所致。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的ACS比例的不断升高,非ST段抬高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D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入选患者均先后进行DSCT和CAG检查,两项检查之间隔不超过2个月。以CAG为金标准,评价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标准,108例冠心病患者中,DSCT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97.3%,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91.7%,准确性为91.9%。结论 DSCT对诊断冠脉明显狭窄有很高的准确性,可将其作为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手段,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筛选和评估有重要意义。与CAG相比,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可以考虑将D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80例分为糖尿病患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组)40例和非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B组) 40例,分析两组冠脉病变特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病变范围、病变部位、病变狭窄程度均明显大于B组(x2=3.871、3.987、3.879、3.977、3.897、3.894、3.978、3.954、3.781、3.811、3.893,P均<0.05);A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明显高于B组(x2=3.970、3.911,P均<0.05).结论 DM患者合并非ST段抬高ACS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9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vs14%,P<0.01),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54%vs20%,P<0.01);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减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P<0.01)。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192例胸痛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5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STE-ACS组)99例和无冠状动脉疾病者(对照组)35例,入院时检测血清OPG和BNP水平,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OPG、BN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数目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3组患者血清OPG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PG水平与BNP水平无直线相关(r=0.34,P=0.48).(2)单支、双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OPG和BNP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BNP水平、OPG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0.64,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及BNP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OR=3.531,95%可信区间为(1.263,4.132)和OR=2.412,95%可信区间为(1.742,8.56)].结论 血清OPG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进展有关,提示OPG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进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NP水平也增高,表明BNP水平与缺血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前两者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目前主要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而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尤其针对aVR导联ST段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ACS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0例AC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冠脉造影结果和心电ST改变,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冠脉动脉狭窄〈50%者与冠脉动脉狭窄〉50%者更易出现心电图改变(P〈0.05)。狭窄部位近端、远端、近端+远端病变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电图初步判定ACS病变血管对病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