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即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尽快达标,同样达到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应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是基层医院针对农村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CSII短期强化2周后的FBG、2h PG、TC、TG、LDL-C均明显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水平FINS、INS1、INS2及Homa-IS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HOMA-IR水平同较治疗相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CSII短期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有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较好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咏瑶  兰军  林少虹 《河北医学》2010,16(2):190-191
目的:探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FBG〉11.1mmol/L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量。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降低,但CSII组降低更为明显,达标时间缩短,低血糖反应更小。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减轻病人多次注射的痛苦,是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控制高血糖效果的差异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短期内应用胰岛素泵(CSⅡ)和MSⅡ,对54例住院的初发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14天,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HOMA-β、HOMA-IR的变化。结果:CSⅡ组比MSⅡ组能更有效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需胰岛素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HOMA-β增高、HOMA-IR减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安全、有效、快速控制血糖,能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MSII)方法为对照,将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9例,分为CSII强化治疗组17例,MSII治疗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胰岛素总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明显恢复,但与MSII组相比CSII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FBG、P2hBG低于MSII组(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MSII组(P〈0.01),平均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胰岛素β细胞功能恢复,优于常规2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韩宏军 《当代医学》2011,17(16):102-103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组,分别予以2周的降血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得出AIR、Homaβ和Homa IR值,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胰岛素泵组治疗后多数患者都恢复了不同程度的第一时相分泌,治疗后AIR 、Homaβ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 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 5).多次胰岛素注射组治疗前后,AIR 、Homaβ和Homa I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泵组患者AIR、Homaβ较多次胰岛素注射组显著性升高(P〈0.01),两组患者的Homa IR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均能很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是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 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 RI).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和抵抗指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 RI外,同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多点注射强化治疗都可以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得到同样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Ⅱ)对初发2型糖尿患者胰岛13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MSⅡ组(45例)和CSⅡ组(45例)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血糖、胰岛素、△I30/△G30、Homa—IR及INSAUC的变化。结果:两种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I30/△G30升高(P〈0.01);HomaIR降低(P〈0.01),INSAUC升高(P〈0.01),MSⅡ组更为明显。结论:短期CSⅡ强化治疗较MSⅡ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7例患者单纯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应用中药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初发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科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对照组20例,拒绝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20例,积极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水平、血糖达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第0.5 h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的比值(I30/G30)较治疗前明显变大,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变小,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于初诊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有助于修复功能受损的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12.
蓝志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19-42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输注诺和灵,对比2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均可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胰岛素泵治疗可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3.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毅 《广东医学》2006,27(7):1020-1021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2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和观察长期病情缓解作用。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3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30例),观察治疗2周和1年后低血糖发生率、用药量、达标时间和病情缓解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衰退的β细胞功能得以迅速修复和恢复,从而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酮症起病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酮症起病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1年后血糖、血清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空腹胰岛素、HOMA-β升高,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HOMA-IR下降(P〈0.01)。随访1年后血糖、HOMA-IR、空腹胰岛素、HOMA-β与胰岛素泵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变化,但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P〈0.01),其中30例患者中有13例BMI较高者可通过单纯饮食、运动治疗维持血糖达标。结论酮症起病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体重指数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分成两组,肥胖组和正常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8个月后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进行分析。结果:肥胖组患者治疗前后HOMA-β、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与疗效基线值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18个月后随访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HOMA-β、HOMA-IR与疗效基线值相比仍显著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体重指数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作用,而且具有长期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MDI)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治疗(n=10),对照组(n=10)予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取CSII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于显著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CSII)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组和胰岛素泵组,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情况、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血糖(2h PG)、餐后2小时C肽(2h C-P)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泵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CSⅡ)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DI组,CSⅡ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mmol/l和餐后2血糖<7.8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RI).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 resistant insulin,Homa RI),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RI外,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初发年轻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后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交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的初发年轻(年龄小于50岁)2型糖尿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达标3个月后改口服瑞格列奈,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强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方案均可使血糖强化达标,治疗后均可使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但治疗组对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30分)、第二时相(120分)的恢复更为明显。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年轻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提高显著,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餐前+睡前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白(GA)、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患者FPG、GA、2hPG、TG、TC、LDLC、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AUC、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快速纠正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异常,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