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方法我院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接受治疗的50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开始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后将所有患者(有3例死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9例,对照组24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丽华 《四川医学》2013,(9):1501-1503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0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给予系统的延续护理服务,分别于出院后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抗凝相关知识、抗凝药物服用的依从性调查.结果 出院后3、6个月试验组抗凝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延续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魏婷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3):124-125
目的 探讨5A模式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5A模式护理,对比两组干预6个月后抗凝知识认知情况与抗凝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抗凝知识认知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自我监测评分别为(3.18±0.44)分、(3.11±0.55)分、(3.41±0.33)分、(3.28±0.4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抗凝知识认知度,提升抗凝依从性,利于改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谢静  杨和平  蒋丹丹 《中外医疗》2024,(1):155-158+18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62.18±5.39)分、(57.03±5.78)分、(62.31±5.39)分、(59.85±6.26)分、(58.37±6.20)分、(63.19±5.40)分、(56.94±6.22)分、(63.26±4.8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5.618、5.030、6.107、6.685、4.942、3.528、6.677,P均<0.05)。出院当日,观察组患者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康复护理有助于优化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实施延续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有力的护理支持,有助于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14±5.6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6.04±8.6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助于显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在出院时给予出院后相关知识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内给予个体化的随访指导。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自我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时,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为(6.21±1.52)分,观察组为(8.32±1.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健康总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10例抗凝治疗患者接受分阶段不同时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效果评价并在康复期进行主动询药训练。结果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和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行为及电话随访对其抗凝治疗依从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电话跟踪随访,1年后调查两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年后观察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跟踪随访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妍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4):105-107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抗凝依从性(随访3个月)与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凝依从性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ICU住院时间、床上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83±0.43)d、(3.14±0.96)d、(7.63±2.1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抗凝性依从性,利于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房颤(AF)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行为助推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心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凝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助推理论下的老年AF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行为提升策略;于干预前、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抗凝依从性[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AF-QoL-18)]。结果: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两组MMAS-8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及AF-QoL-18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助推理论下抗凝治疗依从性行为提升策略能够提高老年AF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瓣膜置换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水平调查表。结果2例出现咯血,1例发生大腿大片淤斑,腹膜后血肿2例,鼻出血1例,1例出现心脏瓣膜血栓。除2例外,所有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在调整治疗方案后症状出现缓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平均得分:服药依从性(3.94±1.28)分,随访依从性(3.35±1.17)分,饮食依从性(2.30±1.08)分。且男性在三个方面的依从性均低于女性(P〈0.05)。结论目前1S脏瓣膜植入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与2015年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各100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予详细讲解抗凝治疗相关知识,发放抗凝治疗宣传手册,制定术后回访跟踪手册。自行设计《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两组患者分别于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转入普通病房后3d、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的基础上实施持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即除问卷调查外进行提问式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个别单独交流,及时纠正错误。对于问卷中的错误解答给予详细分析,加强再次宣教,鼓励患者复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术后出血倾向、药物漏服、再次入院情况。结果CCU转入普通病房后3d,两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倾向、药物漏服、再次入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能够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掌握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贾永芬  孔祥荣 《当代医学》2016,(22):123-124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踪护理对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跟踪护理,对比2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88.57%高于对照组69.09%(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宣教、出院指导、出院回访及服务态度依次为(23.17±5.59)分、(22.65±5.88)分、(21.56±5.74)分及(24.39±5.4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3.23±5.26)分、(12.24±3.85)分、(11.66±4.22)分及(13.23±3.98)分(P<0.05);研究组HBeAg转阴率47.14%、HBV-DNA转阴率82.86%高于对照组20.00%、56.36%,且病毒变异5.71%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跟踪护理可增强治疗依从性,从而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够增强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80-183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及口服抗凝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患者60例,根据出院后采取的护理模式,分为常规家庭护理患者(对照组)32例和“互联网+”延续护理患者(干预组)28例。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根据是否按时连续口服抗凝药物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出院后第1、3个月,干预组患者HSS评分分别为(65.310±7.981)分和(86.342±9.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32±7.319)分和(71.138±7.733)分(P0.05);干预组患者QOL评分分别为(77.530±2.682)分和(94.408±3.9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28±2.481)分和(86.611±2.141)分(P0.05)。出院后1个月内,干预组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43),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P=0.704)。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能够提升TKA术后归家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依从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心肌病理改变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的相关性及适宜抗凝强度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22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抗凝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2例采用常规抗凝强度治疗)和实验组(103例根据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分别采用较高强度或低强度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抗凝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腔血栓与心肌病理改变呈正相关(r=0.477.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8%和4.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个体化的抗凝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抗凝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1月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术后抗凝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n=60)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8.33%),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就诊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症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抗凝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归因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9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研究组在常规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归因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抗凝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6个月后应用情感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并采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素质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u值分别为3.50、3.63、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96.94%,对照组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85.71%,两者比较,χ2值为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归因干预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素质和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抗凝,达到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预防血栓栓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需要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治疗中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要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所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协助抗凝治疗的了解程度来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方案所起到的疗效。结果通过实际的临床对比观察发现,采取循证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治疗方式的了解程度评分均较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显著提升。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显著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抗凝治疗中采取循证护理方案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提升了患者术后良好手术效果的获得率,对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的保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医护合作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8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护合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分、医护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简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等HA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护理依从性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护理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提高医护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