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压疮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需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2组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1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12.4%,观察组仅有1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1.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疮的预防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处理,观察组进行临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5%,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方法,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收治的78例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约25.65%,观察组在14 d之内治愈者达76.92%,而对照组仅4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上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使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减少了患者的在治疗中的痛苦,可于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中风科长期卧床的116例病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发生时间。结果运用循证护理组得压疮发生率以及发生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践发现,循证护理能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晓东 《大家健康》2016,(10):119-120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以持续质量控制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64%(4/11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00%(12/100),通过χ2检验可知,两组压疮发生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6.208,P<0.05)。结论:持续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景晓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43-3944
目的:探讨干预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外科患者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脑外科手术术后患者采用风险干预护理(观察组)与脑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其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压疮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脑外科患者术后因需要长期卧床而产生的压疮,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压疮发生情况,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两组治疗后3 d和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7例(7.00%),对照组为18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长期卧床骨折患者出现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门诊部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20例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及记录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褥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70例ICU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釆取个性化优质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及时发现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减少ICU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石梅 《大家健康》2014,(9):36-37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有针性对地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73±0.29),对照组为(2.92±0.2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白塞氏病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2015年收治的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减压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预防压疮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为33.3%,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应用综合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内科收治的压疮高危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压疮高危人群采取人文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各临床科室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中采用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别作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产妇的先兆子痫和子痫发生率、产后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产妇经综合护理后,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后,新生儿体重(3.4±0.4)kg明显大于对照组(2.7±0.5)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产妇,在经过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后,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对母婴均有一定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凌洋 《中外医疗》2013,32(8):169+171-169,17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参考意见。方法对该院在2009—2011年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以及具体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进行了循证护理干预后,无压疮情况发生,而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情况明显,达到了7例(10.7%)两组患者之间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数据对比实践证明发现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起到良好的压疮预防效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工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气垫床在预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喷气式气垫床干预,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压疮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压疮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垫床在预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对内科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内科压疮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医学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预防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4.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8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法应用于内科压疮的预防上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显著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董艳 《大家健康》2016,(11):30-30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护理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未有新压疮,对照组新压疮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压疮的临床病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编号法将上栗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采取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加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敷料的更换次数及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同时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敷料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应用在骨科卧床患者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相对减少压疮发生次数,同时有利于减少敷料的更换次数及每次预防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应用于高龄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高龄(80岁以上)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腰骶部潮湿感和发红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预防高龄卧床患者压疮的效果及护理的实践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彭皓  唐峻 《大家健康》2016,(2):225-225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 ICU 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4.0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压疮发生时间为(5.21±2.12)d,对照组为(8.33±2.24)d,观察组明显迟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 ICU 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明显就降低压疮发生率,延迟压疮发生时间,使得压疮病变程度得到缓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