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因呼吸系统疾病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25例,查阅住院病历,记录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25例的医院感染率为29.85%;医院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25.77%与44.3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26%,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使用构成中,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舒巴坦的使用占比最高,分别为23.87%与20.9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0 d、有留置导管与恶性肿瘤是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呼吸内科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年龄、抗菌药物的使用、留置导尿管与住院时间是导致该类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309例血液病科患者进行调查,对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3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为59.7%;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7%,革兰阳性球菌占34.5%,真菌占12.7%;年龄、化疗、白细胞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概率,应根据其疾病特点采取积极、全面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分析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CCU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89例,采集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标本,立即送检。采用全自动微生动分析仪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采用纸片法分析其药敏结果。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记录患者的冠脉介入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记录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上相关因素给予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 589例CCU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感染率为8.32%,例次感染率为9.68%;57例例次感染患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3.86%,其次为泌尿道和创口感染,分别占28.07%和15.79%;57例例次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8株,其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3株,占63.2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9株,占27.94%,真菌6株,占8.82%;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对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达80.00%以上,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00%;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COPD、血清白蛋白<35 g/L及住院时间≥1w是导致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导致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必须依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减轻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围化疗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320例晚期化疗NSCLC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感染情况分为研究组(发生感染,n=65)和对照组(未感染,n=255)。统计晚期NSCLC患者围化疗期的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晚期化疗NSCLC患者围化疗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出调查问卷320份,收回300份,其中晚期化疗NSCLC患者中有6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0.67%。在62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有48株,占比60.00%,革兰阳性菌26株,占比32.50%,真菌6株,占比7.5%。单因素分析显示晚期化疗NSCLC患者围化疗期发生感染与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关(P>0.05);晚期化疗NSCLC患者围化疗期发生感染与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合并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是否接受放疗有关(P<0.05)。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做好心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并及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感染的情况。方法:以2010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0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20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占到5.0%,其感染多为肺部感染,占73.47%;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49株占70.0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株占29.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7.24%;对口腔的菌群进行研究,对于口腔感染类病原菌,口腔链球菌等厌氧菌的数量占大多数,其次为需氧菌,对于病原菌的治疗采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效果相对有效,病原菌较敏感。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很高;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目前感染日益加重,肺部、口腔和泌尿类感染较为普遍,因此,应加强对病原菌的管理和检测,控制住局势,掌握其耐药性,有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可能性,保障其住院期间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院内感染患者60例,回顾性调查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基本情况,并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分析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60例院内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查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5株,占58.3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共15株,占25.00%;革兰氏阳性菌25株,占41.67%,其中金黄色葡萄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9株,占15.00%。60岁以上、采用人工通气、服用抗生素、空气质量差等因素为发生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中空气质量差危险性最高。结论:临床上应该注意空气质量、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主要细菌药敏。结果:2007年1月-2007年6月,96例下呼吸道感染肿瘤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5株(48.2%),革兰阳性球菌15株(13.2%),真菌33株(28.9%),革兰阴性球菌11株(9.65%)。检出居前四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3%,大肠埃希菌13.2%,卡他布兰汉菌9.65%,铜绿假单胞菌7.02%;18例同时合并2种菌感染,占15.8%;MRSA阳性率为33.3%。结论: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完善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证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发生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并发肝癌的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6例肝硬化并发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27例患者继发了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3.3%。并发肝癌的肝硬化患者与无肝癌的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种类无显著差异。其中100例(78%)感染发生在医院内,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54.3%,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12.5%(P=0.008)。最常见的感染为自发性腹膜炎,共56例(30.7%),其次为肺部感染和胆管感染(15.7%)。标本培养97例,62例获阳性结果,其中革兰阴性菌35例(56.4%),是常见的致病菌。但在败血症中,革兰阳性菌(8/15)为主要致病菌。应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住院时间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0.33(95%CI0.32—055)、0.23(95%CI0.14—0.38)。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住院时间是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发生感染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泌尿外科2016年1—12月接收的患者145例,观察临床感染发生情况,给予感染患者菌株培养,统计病原菌分布情况,以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经调查可知,145例患者中,发生临床感染18例,发生率12.4%.收集18例患者标本,经菌株培养,共分离出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61.1%;革兰阳性菌7株,占38.9%.感染组患者年龄≥55岁、采用手术治疗、住院时间≥2周、使用导尿管、合并其他疾病、有侵入性操作、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临床感染患者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且危险因素复杂,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肺部感染,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结果:在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中,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25例,感染率为25.00%。两组年龄、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开胸手术、手术耗时、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后PaO2<90%、血清白蛋白<35 g/L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5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中,痰培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3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5株。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者年龄、术后PaO2、血清白蛋白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多为革兰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贡市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化疗巩固治疗后发生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为临床感染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化疗后发生感染的32例乳腺癌患者,留取患者包括口腔溃烂组织、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3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59.3%感染出现在第2~3疗程;感染共40例次,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20例次占50%,消化道感染与皮肤软组织感染各占8例次,各占20%;32例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56株,以革兰阴性菌30株,占53.6%,革兰阳性菌株、真菌株分别占28.6%和17.9%.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力降低,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有针对性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47例肝硬化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本院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院内感染监测管理规范》实施 ,对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院内感染监测资料及病例进行了回顾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疾病 ,总发生率为 44 8%。入院前 3 0天发生率为 64 7%,随住院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呼吸道感染比例为最高占 48 5 %,消化系统感染居第二位达 43 9%,感染细菌菌种革兰氏阴性菌占 62 96%,革兰氏阳性菌为 2 5 92 %。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表皮葡萄球菌。肝炎后肝硬化发生医院内感染最多占 74 5 %,并发症愈多愈重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愈高。在肝硬化院内感染中 ,上消化道出血占 5 2 9%,肝昏迷 5 0 %,白蛋白在 3 0g/L以下者为 3 8%。结论 :应加强肝硬化患者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应加强支持疗法 ,慎重进行侵袭性操作 ,以减少人为的感染诱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的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并发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521例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对病例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等,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非连续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率为35.7%(186例),最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和腹腔,G-杆菌感染101例,G+球菌感染37例,混合感染35例,真菌感染13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低等5个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率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介入性操作等多种因素可能在并发感染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强  夏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348-4349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观察肺部感染组的病原学特点。结果感染组年龄、心功能分级、患有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组60例中痰培养阳性28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0%),革兰阳性菌11株(39.29%),真菌3株(10.71%)。结论高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心功能分级高、患有糖尿病、脑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43-45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352份,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选取3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组,对照组则选择102例无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原菌在352份痰液标本当中一共分离出329株,其中229株革兰阴性菌占69.60%、30株革兰阳性菌占9.12%、70株真菌21.28%;革兰阴性菌比较敏感于美罗培南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造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有创操作、糖皮质激素还有滥用抗菌药物等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造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在实际临床上应该对于呼吸道感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采用科学的抗菌药物,监测和预防控制好耐药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E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将其中有营养风险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术后分别给予延迟和早期EN,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情况、化疗并发症以及化疗终止情况。 结果 化疗后2周,观察组体重、TP、ALB、HB以及皮褶厚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IgG以及IgA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2组患者吻合口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8.16% vs. 28.57%,P=0.029);观察组患者化疗终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HR=0.396,95%CI(0.195,0.803),P=0.011]。 结论 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化疗耐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呼吸道疾病并发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的212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患者均具有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结果临床分离病原菌229株,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3.9%,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分别为18.2%和13.6%;革兰阳性球菌占23-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2%,肺炎链球菌9.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占86.2%,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5%)、副流感嗜血杆菌(13.7%)和流感嗜血杆菌(1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为患有支气管扩张症(OR=5.590,95%CI 2.792~11.192);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为前1个月内使用制酸剂(OR=9.652,95%CI 2.636~35.339)和低蛋白血症(OR=2.679,95%CI 1.108~6.476);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为前1个月内使用抗菌药物(OR=4.236,95%CI 1.982~9.057),患有肾脏疾病(OR=4.305,95%CI 1.090-17.008)和糖尿病(OR=2.836,95%CI 1.339—6.009)。结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时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根据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的不同而变化,对病原菌的正确判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及营养受损状况的变化,分析化疗后营养风险变化与年龄和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调查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营养风险,并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是否〉60岁)、发生部位(是否为消化道)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在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和营养受损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对象总体及各组化疗后的营养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均P〈0.05),其中老年组和非消化道组的营养风险率化疗后较化疗前提高较大;患者化疗前后,在营养受损状况的变化中,除中青年组和消化道组近期体质量下降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风险较之化疗前明显增加;化疗期间营养受损情况恶化显著;老年患者和消化道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但化疗后以老年和非消化道患者营养风险率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口服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观察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其中对于单用该制剂治疗的32例胃癌患者,用电子胃镜观察用药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计算肿瘤的客观缓解率,并进行生存期的随访。对于结合放疗的患者观察其血象的变化。结果 该制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卡氏评分。在单用该制剂治疗的32例胃癌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6.3%)、部分缓解22例(68.8%)、稳定5例(15.6%),且生存期显著延长。该制剂还能改善放疗引起的患者造血功能的抑制和体重的下降。结论 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分析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急性白血病患者、肺癌为主(70/12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8.89%,其次是口腔粘膜、胃肠道、皮肤及腹腔等。感染种类以细菌为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两司他丁较敏感。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作好基础护理,肠道消毒及粒细胞刺激因子等,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真菌感染等是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