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水平,同时选择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 hs-CRP 与健康孕妇相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D-二聚体和 hs-CRP 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C反应蛋白(C reative protein,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CRP明显升高,检测CRP水平对评价AP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近年来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CRP对AP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宏  吴逊  夏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5):2225-222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AP)的关系.方法 观察106例AP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比较三者与AP病情发展及预后关系.结果 AP时C反应蛋白及血尿淀粉酶均有明显升高,提示重症胰腺炎(SAP)时,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且与病情发展及预后成正比.结论 C反应蛋白大于150mg/L时对SAP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D-二聚体和hs-CRP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和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时,D-二聚体和hs-CRP的值也越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D-二聚体和hs-CRP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急性脑梗死是否发生,而且可以评估梗死的程度,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意义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根据WHO制定的ACS诊断标准,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9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5例,同期招募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NC)30例作为对照组。于入院前24 h未使用肝素,次日晨起采外周静脉血2 mL检测hs-CRP及D-D。结果 AMI组、UAP组血清hs-CRP及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UAP组,AMI组hs-CRP、D-D单项及联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78%、75.56%、93.33%,联合检测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D-D对ACS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两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对于ACS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更高,从而为ACS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婵娟  田玉玲  徐文丽 《广西医学》2012,34(10):1323-1324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AP患者59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48 h及对照组体检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CRP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淀粉酶(AMS)水平.结果 患者入院24 h时,除MAP组D-D含量外,各组相应的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SAP组D-D、CRP含量高于MAP组(P<0.01);但SAP组与MAP组AMS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 h时,SAP组D-D、CRP含量均高于24 h时(P<0.05);而MAP组两者的含量与24 h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MAP组48 h AMS含量与24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联合检测D-D、CRP含量可及早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预测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TG/HD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全科医学科及心 内第一、第二病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各7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TG/DL水平.结果 观察 组TG/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炎症因子水平增高,且血脂水平降低,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珍 《医学综述》2015,(5):945-946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叶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51例)、支原体性肺炎组(40例)以及病毒性肺炎组(35例),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幼儿作为对照组(52例)。比较并分析各组受试者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按照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各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虽然支原体肺炎组的白细胞计数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以及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小儿肺炎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同,在排除其他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的因素后,其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小儿肺炎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挑选了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再选择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复发等各个阶段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2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复发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仅略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复发诊断有较好的辅助判断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联合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肺栓塞疑似患者106例,其中76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全部行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检测,分为3组,A组(n=76)统计血气分析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敏感性,B组(n=76)统计D-二聚体阳性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敏感性,C组(n=76)统计2者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敏感性,并比较3组敏感性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对30例疑似病例同样全部行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检测,分成2组,D组统计分析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特异性;E组统计分析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并比较2组差异。结果 C组敏感性(100%)显著高于A组(80.26%)和B组(9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特异度(63.33%)显著高于D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联合D-二聚体检测可显著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过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QuickRead 101仪器检测17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病毒组)、30名细菌性肺炎患儿(设为细菌组)和3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末梢指血中hsCRP的水平,对比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 hsCRP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的一组疾病,其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故老年人患脑卒中的危险性远超于成人[1]。其发病急骤,致残率、病死率极高,病理生理过程复杂。近年来,随着全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老龄化程度加速,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本研究寻求对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检验指标,以便及时掌握该病的病理发生发展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患儿组(P<0.05);病毒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有助于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玉华 《黑龙江医学》2013,37(3):172-17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2-09期间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6例和8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对这些人群进行D-D、CRP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TIA组D-D、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D-D、CRP的检测和分析在TIA的诊断、估计预后、治疗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首次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治疗前CRP、D-二聚体分别为(12.10±3.45)mg/L、(1.64±0.47)mg/L;治疗后分别为(2.18±0.67)mg/L、(0.44±0.31)mg/L.对照组CRP、D-二聚体分别为(1.46±0.46)mg/L、(0.32±0.23)mg/L.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庆兵  郭海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98-459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0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A组)CRP>6mg/L,阳性率为89.4%;7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B组)阳性率为82%;75例病毒性肺炎患者(C组)CRP阳性率为12.5%;70例健康儿童(D组)CRP阳性率为3.1%。A、B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前后检测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毒性肺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RP的检测在肺炎病原体的诊断上有辅助作用,并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浆 D-二聚体含量增高可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疗和预后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血清淀粉酶含量测定,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该酶含量明显升高。而严重的出血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由于腺泡细胞的破坏和胰腺组织的坏死,淀粉酶生成减少,其含量反而无升高的表现,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各种急慢性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其血清含量在发病数小时后迅速升高。为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检出率和提前检出时间,采用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方法,连续测定1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测定淀粉酶含量做对照),得出高于正常值的检出率:淀粉酶法为82.4%,C反应蛋白法为92.6%,双法兼用为97.1%。并通过20例动态水平测定得出:C反应蛋白最早检出时间为发病后2h,达到高峰时最早检出时间为发病后20h,均比淀粉酶法提前2h和16h以上。实验结果证明:同时测定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含量,是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好的实验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与WBC数的关系以及二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尤其对肿瘤并发急性感染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非肿瘤组和肿瘤组共136例住院患者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WBC数,并在感染恢复期作了复查.结果非肿瘤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WBC数密切相关,肿瘤组两者无相关性.结论对于肿瘤患者并发急性感染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比WBC计数有更大的价值,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检测是诊断急性感染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25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即AMI组;同期25例其它急腹症患者为对照,即非AMI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25例AMI患者根据起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分为进展组和症状缓解组。分别比较AMI组和非AMI组、正常对照组,进展组和缓解组CRP和D-二聚体水平及变化。结果:AMI组患者D-二聚体较非AMI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展组AMI患者D-二聚体较症状缓解组低,但进展组升高趋势明显;进展组AMI患者CRP总体水平和缓解组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聚体和CRP水平变化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