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改变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慌、乏力、头昏、面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时,应首选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4.09%,心电图改善率为75.0%,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4.09%,心电图改善率为75.0%,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用比索洛尔和尼可地尔,对照组联用美托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两组均连续运用两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4.20,P<0.05)。在心绞痛症状改善方面,虽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X2=3.783,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尼克地尔与比索洛尔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长期运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应用比索洛尔和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观察组——再联合比索洛尔,对比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辛伐他汀,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状况,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比索洛尔联合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健  郑舒展  李家富  范忠才 《吉林医学》2012,33(36):7849-7850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联合生脉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及生脉胶囊。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因心绞痛再住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猝死。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生脉胶囊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借助比索洛尔和辛伐他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8例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该院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9例,观察组-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照组-辛伐他汀,相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达到93.10%,且不良反应率低,生活质量4项评分较治疗前高20分左右,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比索洛尔结合辛伐他汀医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则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种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发生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接受银杏叶提取物+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电图、炎性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ST段下降总时间、ST段最大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清hs-CRP、MCP-1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心电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通脉养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16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阿托伐他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脉养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治疗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的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3.0%;心电图改善总的有效率为90.1%,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结论在规范的药物及剂量治疗基础上,增加通脉养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取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钟毅  郑舒展  李家富  范忠才 《吉林医学》2013,34(13):2483-2484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联合红花黄色素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实际病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则仅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均明显提高,分别可以达到42.31%和92.31%,且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7.69%。另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尤尼舒)、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严格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索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为1周,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27.8%,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三个月,对照组有3例发生心肌梗死,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UAP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40 mg,1次/d。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缓解、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88.6%、93.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8周后血TC、LDL-C分别下降20.66%、19.44%。结论辛伐他汀40 mg/d早期强化治疗UAP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血脂,心绞痛临床缓解、心电图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彭惠媚  胡中华  李惠  陈小丹 《海南医学》2014,(13):1890-189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灯盏细辛注射液。3个月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2%(33/35),对照组为72.7%(24/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静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及血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还能够改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能够更明显地改善血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微循环灌注,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华夏医学》2005,18(4):505-50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交替注射1次/12h,共用7d;通心络胶囊4粒,3次/d,连用7d.对照组(16例)仅给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共7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P疗效、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0.01、<0.05).治疗组UAP疗效总有效率为95.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UAP疗效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8.7%及6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4周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片口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