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骨盆及髋关节解剖提要1.骨盆: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共同组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在未成年期,上三块骨籍软骨相连,成年后,软骨骨化,三块融合为一,统称为髋骨。骨盆前方的耻骨部分由纤维软骨相连,虽然有一定活动度,却并非一个完善的关节,故又可称为“半关节”。骨盆后部两侧髋骨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活动度很小,周围关节囊纤维层发达。骨盆侧方髋臼与股骨构成髋关节。骨盆是脊柱与下肢间的桥梁,躯干的重力通过骨盆传达到下肢,下肢的震荡也通过骨盆上达脊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盆多发性骨折各部位的摄影角度及影像显示的原理及方法,优势与不足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选择骨髂标本做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摄影,并选择了最佳摄影角度及方法,进行了30例患者的摄片,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果:骨盆多发性骨折的各部位最适宜的摄影角度。骨盆入口位,摄影角度向头侧倾斜25°位;骨盆出口位,摄影角度向足侧倾斜25°位;髂骨及闭孔斜位,一侧抬高25°位,影像显示效果较佳,优于有关报导的摄影角度及方法。结论:对外伤性骨盆多发骨折的患者,各部位摄影角度上述所示,此方法可行,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3年购置一台东芝KXO-15RX线机,该机设计结构为中频机型,十几年来性能稳定,各部参数正常,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然而近期工作在给定的摄影条件下,连续出现曝光不足现象,使照片质量和诊断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骨盆数字化X射线摄影曝光剂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照射剂量与成像质量的关系,确定骨盆X射线摄影的最佳摄影条件。方法以对比度一细节体模CDRAD2.0在不同照射剂量下所获取的影像的图像质量因子IQF,进行ANOVA及SNK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照射条件。应用X射线摄影模拟人拍摄骨盆X射线影像,按照欧共体(CEC)图像质量标准验证最佳摄影条件与常规摄影条件下照射剂量与成像质量的差别。结果不同照射剂量条件下,对比度一细节体模影像质量因子IQF有显著性差别(P=0.0001),照射剂量大于0.61mGy时,不同剂量组间IQ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以最佳照射条件和常规照射条件所拍摄的X射线摄影模拟人影像按照CEC标准评判,两者影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时通过增大照射剂量可以提高影像质量,但是当曝光剂量达到足够大时,再增大曝光剂量并不能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影像质量与曝光剂量间存在一个优化剂量。标准体模骨盆X射线摄影的优化剂量为0.61mGy。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摄影在使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的骨盆数字化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在对50例骨盆外伤患者初诊和复查时,分别以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摄取骨盆前后位片,获得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各50幅图像,并对其曝光量和剂量面积值(dose area product,DAP)进行比较。图像按欧共体标准,由高年资医师与技师各一名观察并评级,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曝光量值(2.48±1.20)显著低于常规组(14.78±1.20)(t=13.69,P<0.01)。同样,低剂量组的DAP(3.63±1.79)亦显著低于常规组(10.23±1.69)(t=9.22,P<0.01)。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e-Whitney U=1175.00,P=0.34)。结论低剂量骨盆摄影可大大降低曝光量和吸收剂量,而对图像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应用髋骨截骨延长术治疗下肢不等长日渐增多,但对其回缩问题尚未很好解决。1983年我们在髋骨块支撑交叉克氏针固定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骨水泥柱(Acrylic cement)截骨间隙支撑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内固定方法 将骨水泥柱支撑固定支点定于近小骨盆环处,小骨盆环处应做足够的撑开。置入骨水泥柱前,截骨间隙在撑开器作用下,用峨眉凿将截骨两断面内外骨板之间的松质骨各凿除0.5cm深,使之形成1条沟槽。此时将预制成直径约1.5cm、长约3.5cm的骨水泥柱垂直嵌置  相似文献   

7.
脊柱损伤患者摄影床的研制毛毳我们设计制作了脊柱损伤患者摄影床。此床可作为担架直接从现场及病房搬运患者,并可利用此床摄片。摄片时,无需患者自行变换体位便能成功地摄取位置正确的脊柱及骨盆平片。1.制作方法及使用:此床由支架、弧形床面及旋转传动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错位这一概念,是由Goldwaitosgood[1]于1905年首先提出的。作者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对该病总结出比较完善的诊断标准和有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1 应用解剖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及尾骨构成,有保护盆腔器官及传递重力的作用。骶髂关节:由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粗糙不平,表面被覆一层软骨。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一般可有0.2~0.4mm可变性的错动位移,轻微的上下及前后运动。其关节囊很紧张,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关节腔狭小,呈裂隙状,老年人由于纤维或纤维软骨的…  相似文献   

9.
耻骨皮质旁骨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6岁。因左髋关节痛,间断发作入院。查体:左髋关节及耻骨压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正常。X线平片:骨盆正位片示左耻骨、髋关节及其邻近髋骨溶骨性破坏,内侧软组织肿块(图1)。CT平扫:见巨大软组织块影突向盆腔,侵及闭孔内肌,CT值...  相似文献   

10.
X线摄影是放射科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技术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常规X线摄影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平时工作结合临床,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摄影方法,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病例 女,68岁,因车祸致骨盆碾挫伤,右髋骨向外移位,耻骨联合分离明显,会阴部出血较多,失血性休克形成,给予补液、输血、止血等对症支持处理,改善全身情况后转入我院。入院查骨盆平片示:双侧耻骨下支及耻骨梳骨折,耻骨联合分离9cm,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联合分离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术。手术在双侧髂前上棘后约1.5cm处起,各间隔3cm作一小切口,在髂棘上钻孔,将3根固定针旋入髂骨内外板之间约3cm,套上固定连杆及中间拉力连杆。  相似文献   

12.
在摄影工作中环境设备的卫生消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须要我们认真的去做,就象摄影工作中进行体位设计一样不能草率。消毒工作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颧骨的骨质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由外伤引起较常见,颧骨的摄片是诊断病情所必需的,而摄片质量的好坏常常是影响诊断的关键因素。以往传统的摄影方法常用顶颌位、颌顶位。病人不易配合,摄片成功率很低,很难取得满意效果,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摄影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摄影条件、改变摄影方式,检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通过改变摄影部位的曝光条件,对X线管3个方位测试点的照射剂量进行检测、比较及分析。结果:摄影部位相同,两种曝光条件下,中心线处受线剂量最高;摄影部位不同,两种曝光条件下,同样中心线处受线剂量最高。骨盆和髋关节是摄影部位中接受剂量最多,降低剂量率最少的检查部位。结论:重视受检者的辐射防护,从单纯的追求影像质量,向通过QA、QC的管理方法,在提高照片影像质量同时,向降低病人体表入射剂量的思路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摄影工作中,胸骨正位片的临床应用较少,主要用于诊断胸骨骨折和肿瘤胸骨转移等,由于胸骨的解剖特点在摄影过程中很难掌握其摄影要领,重拍率达50%以上。本人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摸索并总结了较为实用的投照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CR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a radiography,CR)技术的普及,在临床上提高了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片,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摄影.尤其在骨盆病变及创伤病人术中床旁摄影时,传统X线摄影受设备条件所限,照片上所提供的信息较少.但应用CR系统摄影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其曝光宽容度大,在使用一定范围内曝光均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并能减少曝光次数.因在骨盆病变及创伤病人术中床旁摄影时,CR系统可对兴趣区进行局部放大、边缘增强等后处理,使兴趣区骨结构及软组织影像显示更清晰,所以,能为临床手术医生提供最优质的X线照片.  相似文献   

17.
六种常规X射线摄影检查病人所受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种常规X射线摄影检查病人所受剂量的研究贾明轩,刘晓东,戴铁成,冷仁利在我国X射线诊断检查中,腰椎、胸椎、胸、头颅、骨盆和腹部等6种X射线摄影检查的频率较高,已构成医疗照射的主要来源之一。我们测量了这6种常规X射线检查过程中病人的体表照射量,并计算出...  相似文献   

18.
腰椎、骨盆是外伤常见的部位,临床治疗原则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常以X线检查为依据。因此,一张优质的照片是及时准确诊断的关键。但传统X线片易受投照因素的影响,清晰度、对比度较差,影响读片。CR是普通X线平片的数字化摄影,图像可调节,特别对于厚薄不均、受周围组织结构影响较大的部位,如腰椎、骨盆病变显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X线和CT在骨盆损伤诊断中的作用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和CT诊断骨盆损伤部位和稳定性的敏感度,方法:所有59例骨盆损伤病人均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有骨盆前后位x线平片和CT检查,随机任选一名不知道病情的医生进行评估分析,然后由另一组医师对所有影象结合临床再次综合分析,得出病人骨盆损伤伤情和稳定性的正确结论,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前后位平片对所有骨盆损伤的诊断率是66%,其中前环是78%,而CT的诊断率是86%,对骨盆损伤稳定性的评价,前后位平片是74%,出入口位是75%,CT是93%,结论:骨盆前后位X线平片联合CT检查对骨盆损伤位和稳定性的判断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 用Ⅰ台透视,点片及手闸摄影均正常。Ⅱ台摄影按下手闸Ⅰ档旋转阳极启动,按下手闸Ⅱ档,预上闸继电器JC3不工作。 故障分析 根据摄影工作程序,ⅠⅡ台摄影时按下手闸Ⅰ档旋转阳极启动、灯丝点燃,保护继电器J10工作,其(8、2)触点闭合接通曝光电路,预上闸继电器JC3上闸,曝光即可进行。但在Ⅱ台照相时按下手闸Ⅰ档阳极启动正常,JC3不工作。因此应首先查明Ⅱ台灯丝是否点燃,保护继电器是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