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前Ⅲ型胶原(PC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不同类型肝病应用放射免疫法探测血清HA、PCⅢ和TNFα活性。结果:不同类型的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HA、PCⅢ和TNFQ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A在肝硬变组含量最高(851.8±301.6ug/L),PCⅢ和TNFα在慢性重症肝炎组含量最高(806.1±288.3ug/L)、(738.2±216.8ug/L)。血清TNFα与HA、PCⅢ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和 PCⅢ升高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加肝纤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在肝纤维化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h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以比较它们在肝损害及肝纤维化检测中的价值结果:hpcⅢ及HA的水平分别为:慢迁肝144.25±53.57μg/ml、57.05±37.04ng/ml,慢活肝279.7±153.0,303.0±308.3,肝硬化636.57±428.9,741.5±770.5。hpcⅢ、HA与ALT之间也显著相关,二项指标均对肝纤维化检测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86例老年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的变化进行观察表明,肝硬变患者HA水平最高,平均856.34±386.97μg/L,其次为急性黄疸型肝炎(620.36±456.87μg/L)、慢性活动肝炎(314.43±286.24μg/L),以上三组均较正常人(57.83±21.70μg/L)明显升高(P<0.05及0.01)。早期肝硬变较慢性活动性肝炎明显升高,对诊断有帮助,HA升高与Ⅲ型前胶原肽和总  相似文献   

4.
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我们用放免法测定了正常人及急慢性肝病病人血清PCⅢ含量共120例(急性肝炎25例,慢迁肝17例,慢活肝20例,肝硬化26例,肝癌8例,正常对照24例),结果:肝硬化病人血清PCⅢ含量明显增高,为正常对照组的3倍(263.7±39.84μg/L与91.44±16.52μg/L),慢活肝及肝癌亦明显增高。含量分布图显示此三组病例与正常对照组及慢迁肝组均无重叠,以肝硬化组更为明显。而且血清PCⅢ与转氨酶、白蛋白、及胆红素等指标不相关。结果表明血清PCⅢ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放免法检测54例正常人(对照组),169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其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的HA值(909.5±250.9μg/L)为最高,与对照组(54.6±26.79μg/L)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CPH104.63±59.21μg/L,CAH456.7±128.9μg/L,提示HA是一项CPH与CAH二者鉴别诊断生化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肝硬化诊断的标志,优于其它肝功项目。血清HA增高的机理有三点:1)肝严重受损时,肝间质细胞合成HA增高。2)肝病时免疫监视能力低下对HA的清除能力下降。3)肝受损时,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其功能减退,分解代谢降低。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1990─1992年本院住院的188例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血清透明质酸,其中肝硬化(HLC)组68例,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化组42例,慢活肝(CAH)组40例,慢迁肝(CPH)组38例,正常健康人9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提示HLC组、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化组、CAH组分别为604±421.31、385±201.78、201±39.86μg/L,与正常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P<0.001、P<0.01),而CP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步检测HYP、ADA、GST、白蛋白、A/G发现其对早期肝硬化诊断阳性率不如HA,故认为HA对诊断早期肝硬化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正常人血清HA值为51.17±17.13μg/L(男56.6±19.8μg/L,女45.5±11·5μg/L).肝癌HA均值高度升高,520.82±183.53μg/L,P<0.005;肝硬化中度升高446.24±223.μg/L,P<0.005;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度升高308.57±258.1μg/L,P<0.01;急性肝炎轻度升高209.48±186.16μg/L,P<0.05,慢性肝炎轻度升高227.12±197·97μg/L,P<0.005.HA阳性率:肝硬化97.2%,肝癌90.9%,急性黄疸型肝炎51.5%,在性肝炎42.3%,急性肝炎31.3%。HA,AFP、CEA、SF、CG联合RIA有助于肝脏疾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权启镇  李定国 《上海医学》1993,16(10):562-564
采用口服汉防己甲素抗肝纤维化治疗,并以肝素乐保肝治疗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肝硬化患血清HA.PⅢP,肝组织学及肝肾功能的变化,随访18个月。结果血清HA(404.8±140.0比588.0±181.2nmol/L),PⅢP(19.4±5.5比31.8±10.9nmol/L)的含量及肝活组织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与治疗关相比有显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HA539.8±150.2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各类肝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血清PcⅢ含量升高尤为显著,分别为(202±43)μg/L和(264±52)μg/L。提示:血清PcⅢ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硬变的早期诊断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是较敏感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01例氯乙烯作业工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结果为102.07±21.01μg/L;对照组103例,含量为90.29±22.2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PCⅢ异常率分别为20.79%和8.73%,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18例氟乙烯作业工人诊断为慢性氯乙烯中毒者进行了PCⅢ及肝功能检查,以PCⅢ型改变囊明显。提示血清PCⅢ可做为早期诊断氯乙烯中毒肝纤维化的敏感、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Ⅲ型前胶原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测定各类肝病患血清标本。结果:各类肝病与正常对照组幽默匀有显性差异(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血清PcⅢ含量升高尤为显,分别为(202±43)μg/L和(264±52)μg/L。提示:血清PcⅢ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硬变的早期诊断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是较敏感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新  许才绂 《医学争鸣》1997,18(3):254-255
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LC患者血清LM含量。肝硬变患者血清LM「148.72±36.57)μg/L」,显著高于耐血员对照组「(105.81±14.56)μg/L,,P〈0.01」。Child‘2A,B,C各级「(125.35±30.62)μg/L,P〉0.05,(14.568±27.95)μg/L,P〈0.01,(171.65±43  相似文献   

13.
用 ̄(125)Ⅰ标记Ⅲ型前胶原(PCⅢ)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献血员33例±s,为85.0±17.5mg/L,急性黄疸型肝炎11例为148±50.1mg/L,慢性迁延性肝炎14例为133±31mg/L,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为157±59μg/L,肝硬化17例为178±83.7μg/L,检测结果与健康献血员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升高更为显著。提示PCⅢ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测定在肝硬化患者脑部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MBP水平。结果 6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MBP为1.17(0.46~13.09)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1.00(0.50~1.32)μg/L(P〈0.01)。其中亚临床型和临床型肝性脑病组为13.60(10.54~20.28)μg/L,高于无肝性脑病组「1.00(0.44~7.98)μg/L」;按肝功能Child分级,A级「0.44(0.70~1.02)μg/L」、B级「1.17(0.74~4.39)μg/L」、C级「15.17(13.00~28.11)μg/L」之间MBP水平有差异。结论 血清MBP测定对临床上诊断亚临床型或早期肝性脑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新型定量PCRHBV检测法-AcuGen Amplisenor^TM HBV法对70例慢性乙型与丁型肝炎病例进行血清HBV DNA水平测定,观察乙肝在丁肝病毒重叠感染时是否对HBV DNA复制存在抑制作用。实验结果:乙肝组(34你)及丁肝组(36例)定量PCR测HBV DNA阳性率为88.2%(30/34)和91.7%(33/36)(P〉0.05)。乙肝组HBeAg阳性与抗HBe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16.
黄雪  谭维中 《广西医学》1998,20(4):515-516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149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并以40正常人及25例非肝病患者为对照,结果表明:各肝病组(除慢迁肝外)血清PCⅢ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非肝病组(P〈0.05),其中以慢活肝,肝硬化及肝化型肝癌缚升高最为显著,血清PCⅢ升高水平与肝组织中的纤维细胞数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显著(γ=0.582,P〈0.05),而与小叶内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相关(r=0.159,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0名健康人(对照组),14例肝硬化和3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硒含量。对照组为0.779±0.116μmol/L,肝硬化组为0.683±0.139μmo/L,肝场组为0.646±0.208μmol/L。测定结果与健康人组相比呈显著性(肝硬化组)和极显著性(肝癌组)差异,P值分别<0.05和<0.01,提示血清硒含量是肝病,特别是肝癌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时血清Ⅰ型前胶原(PCI)变化规律,为肝纤维化的诊断筛选新的血清学指标。方法:30例肝纤维化均经肝活检确诊(H.E染色,显微镜下分期0,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CI浓度。结果:肝纤维化Ⅰ和Ⅱ期PCI各为79&;#177;14μg/L、88&;#177;18μg/L,18例中阳性4例(22.2%);Ⅲ和Ⅳ期PCI分别为118&;#177;32μg/L和129&;#177;31μg/L,12例中11例阳性(91.7%)。和正常人相比,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抗原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1±4.16copy/ml和10^5.82±3.28copy/ml,二组相比具有显性差异(P〈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也有32.9%(2  相似文献   

20.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丙肝)不同感染方式患者血清PCⅢ和HA浓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输血后丙肝30例和散发性丙肝33例血清PCⅢ和HA值,并与正常人15例对照。结果显示,输血后丙肝组血清PCⅢ和HA均值分别为316.7±220.3μg/ml和469.9±267.2μg/ml,显著高于散发性丙肝的198.7±88.1μg/ml和292.9±202.9μg/ml(P<0.01);两组丙肝患者的血清PCⅢ和HA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8.0±18.5μg/ml和60.5±18.6μg/ml(P<0.01)。分析认为,血清PCⅢ和HA升高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而输血后丙肝较散发性丙肝更易发展成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